第344章 晏瑾之的三封密折
晏瑾之的密折递到御前时,年羹尧人还在西北,奏折也刚离开西北。
皇帝见到贴着晏瑾之名字的密折箱子时,也是吃一惊。
皇帝建立的密折制度,用的是特制的加锁木匣,晏瑾之直接给皇帝送来一个箱子,沉甸甸地压在案几上。
而且比皇帝预计的时间要早到太多。
打开箱子后,里面整整三大本厚厚的奏折,下面还有一个包袱和一个更小一些的箱子。
皇帝先翻开第一个奏折。
是正常的西北局势汇报,皇帝这次将年羹尧调回京城,西北全部的军政事务都要重新部署。
年羹尧的陕甘总督是在皇帝登基前,老十四在西北做大将军王时,皇帝就帮他争取的位置,当时是为辖制老十四的兵权。
后来青海战役,年羹尧领兵,为战事便利,皇帝给年羹尧极大的权限,允许他便宜行事。
导致现在整个西北的军政大权几乎全在年羹尧一人之手,人事任命更是有“年选”的说法。
这也是战事一停皇帝必须将年羹尧调离西北的初衷。
从晏瑾之的密折中可见,因为皇帝之前的人事布置,还有先一步卸掉年羹尧陕甘总督的安排。
西北的政权虽然动荡,但尚未引发大规模混乱,军权也因为岳钟琪倒也尚能维持表面平静。
不过年羹尧倒是还是留下不少隐患,当初为什么一定让年羹尧回一趟西北。
一方面是因为西北毕竟是年羹尧经营多年的地方,投鼠忌器,要年羹尧命容易,但西北军政一旦动摇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另一方面是,年羹尧当初虽然平定青海的叛乱,但却让罗卜藏丹津逃到蒙古草原,各处的兵乱也没有完全平定,留有不小的隐患。
这也是皇帝当初对年羹尧不满剧增的原因之一。
这不就是明晃晃的养寇自重。
晏瑾之在密折中提到,年羹尧到西北后,虽迅速安定军心,让这些隐患极短时间不见,但对一些关键要犯的追捕态度极其暧昧。
总的来说,年羹尧这趟回西北,明显没有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是藏着小心思。
皇帝将奏折往案上一掷,脸色沉下几分,不过也并未太过意外。
放虎归山易,再让虎乖乖自己走进笼子,谈何容易。
皇帝没有对晏瑾之第一封书信进行朱批,西北只要不乱,任何情况都可以等到年羹尧回京再说。
皇帝拿起第二个奏折,刚看完两页,就立刻放下奏折,去拿箱子里的小箱子。
小箱子打开后,里面是一个压实密封的袋子,是用青贮法制作好的青贮袋。
比青贮塔和青贮窖更方便,毕竟给皇帝上报,没办法送一个青贮塔到御前。
袋子上还保留着封条,上面清晰地写着封存的时间。
“苏培盛。”
苏培盛立刻上前,让人将小箱子取出,打开袋子,青贮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带着一股微酸的草料香。
皇帝微微皱眉,随即毫不迟疑地伸手捻起一撮青贮料,捻磨一下,颜色尚鲜,质地紧实。
如确如晏瑾之奏报所言,可堪大用啊!
皇帝点点头,将青贮料重新放入袋中,
“封好,去东暖阁将你十三爷请来。”
然后坐回座位,将刚才的奏折重新拿起来,继续往下看。
晏瑾之在密折中说,这法子名为青贮法。是晏瑾之在草原一个小部落里偶然得见。
这法子不仅能用在自己这边,让边境的军队有充足的草料供应,即便在严冬也能保证战马的战力。
更妙的是,如果能在草原推广此法,无疑是从根本上削弱一直迁徙的不稳定性。
草原部落逐水草而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冬季草料匮乏,若能推广这个方法,不仅能让部落稳定驻扎,减少边远不服朝廷管制部落南侵的动机,还可借其与朝廷形成更深的依赖关系。
皇帝从刚才看到那些青绿的草料那一刻起,脑中便已转过数个念头。
既能将草原纳入稳定的边疆体系,也能减轻边境的防御压力。
甚至借着这次的青贮法,合纵连横草原各部,让他们彼此牵制,进一步削弱整体战力。
若草原部落因青贮法而定居下来,朝廷还可以顺势设立常设机构,逐步施行更为精细的治理方式。
皇帝想到这里,因太过兴奋手中的折子都微微发颤。
如果能鲸吞蚕食,从之前的满蒙共治,逐渐彻底让蒙古草原彻底臣服,那他的功绩将远超先帝。
皇帝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头的激动。
忽然又想起一事,随即转头对苏培盛道。
“再把恒亲王,庄亲王,马齐,还有张廷玉都叫来。”
苏培盛应声而去,皇帝则重新坐下,将手中的折子放好,伸手将箱子中最后一个奏折取出。
皇帝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晏瑾之还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刚一打开折子,里面夹着的四张纸轻轻飘落。
皇帝将落到案几上的纸捡起,四张中一张上是一个方子,另外三张则是器械图样。
图纸上的器械样式都是新式,只写有名字,虽然皇帝还没有看奏折上的说明。
却从这四张纸上看出晏瑾之的落脚点。
羊毛!!!
四张纸分别对应四个最重要的步骤。
洗毛,精梳,纺线,织造。
皇帝的双眼微微眯起,目光如炬般扫过那四张纸。
第一张的方子,明显是洗毛的配方。
皇帝早年见过草原羊毛的清洗之法,就算再精细,上面的油脂和杂质都难以彻底清除。
而这张是用西域土碱配合成的新的皂方子。
后面三张图纸,分别是一张是半机械化的精梳台——可以用畜力驱动的木滚筒,上面钉着粗钢针,通过转动木滚筒将杂乱的羊毛梳理整齐。
一张是纺线车的改良图样,将传统的手摇纺车升级为多锭纺车,可以用畜力或水力带动。
最后一张图纸皇帝倒是认得,是大型的织造机,织造局用来织造复杂丝绸的花楼机,只是在梭子上有些改动,更适用羊毛的织造。
皇帝快速看完四张纸后,开始看向奏折正文,但脑中只有一个字翻涌不止。
钱!!!
不仅仅是政治上对草原分而化之,经济依赖的掌控。
更在于羊毛制品一旦形成规模,就是一条新的,源源不断的财源。
自己之前因为时疫而再次变红的国库赤字,再次看到一条全新的开源之道。
皇帝眼前发亮,这下不用通过抄家,大开杀戒来填补亏空。
嗯,如果可行,之前和十三弟商议的名单可以再斟酌斟酌。
(https://www.02ssw.cc/5027_5027243/236532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