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大封六宫
皇帝继续翻阅晏瑾之的奏折,越看越是心潮澎湃。
正看着,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苏培盛的声音低低响起。
“皇上,怡亲王到了。 ”
“四哥,什么能控制草原的神器。”
怡亲王疾步进来,给皇帝行礼后,不等皇帝开口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皇帝也没管他这位十三弟的性急,直接一挥手让他在自己对面落座,先将三封密折递给他。
自己将晏瑾之箱子里的大包袱拿出来。
打开后里面还有两个包袱,最上面是一件深色的军服大衣。
皇帝上手一摸是之前没见过的十分紧密的精梳毛纱织造的质感。
保暖,耐磨,属于上好的军需品。
皇帝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大衣表面,对晏瑾之的心思暗暗称奇,一个文人出身,新鲜事物出现能最先想到军需用途,难得。
这时候怡亲王已经看完第一封密折,什么都没说,顺手往旁边一放,显然对西北的局势早有预料。
双眼放光地盯着皇帝手中的羊毛大衣,伸手抓过那件大衣,用力一捏衣料,连连点头。
“好东西,确实是好东西!这料子比现在用的棉甲可强多了,保暖不说,还轻便,要是大规模生产出来,给边军换装,绝对是好事。”
“而且不仅适合制作军服,还可用于帐篷、马衣等军需用品。”
“这方面还是你想的全面。”
怡亲王当年和老十四都是一样精于骑射,想沙场立功的主,自然比皇帝更懂边疆将士需求。
此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直接将自己身上的褂子扯下来,比划着大衣的尺寸,然后脸上的笑意直接一顿。
晏瑾之往御前送这东西,除了给皇帝看实物之外,自然是按皇帝的尺寸做的。
皇帝和怡亲王一看尺寸,皇帝就轻笑出声,怡亲王面不改色,还是将衣服往自己身上比划。
“没事回去让造办处给臣弟改改。”
显而言之,就是想要,皇帝也不点破,只是笑着摇头没管他,接着翻看包袱剩下的物件。
这些羊毛制品有的是大用途,自然不可能只用于军需。
下面的第二个包袱一打开,里面是一件精纺羊毛衫,十分柔软贴服,比宫里专门给婴幼儿做小衣的云丝锦还要细腻。
还有两件色彩鲜艳,提花图案富丽堂皇的呢绒毛毯,一红一蓝,红的如晚霞燃烧,蓝的如深海静谧。
皇帝展开红毯,入手沉甸甸的却柔若无骨,细看经纬交织间竟隐隐有光泽流动。
怡亲王也凑过来仔细端详,嘴里啧啧称奇。
“看着比我王府正厅挂着的波斯地毯还要上等,比那些织金缎面都唬人,那些草原上的王公贵族见了肯定喜欢。”
毛毯下还压着一块叠好的布料,展开后是一块轻薄的羊毛布料,四角用金线滚边,中心是玄鸟衔枝的暗纹,在手中仿佛云絮般轻盈,透着微微光泽。
怡亲王看着低声调笑道。
“精美,好看,看着就是好东西。”
皇帝抬眼看一眼怡亲王,心里将怡亲王没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既尊贵又不失实用。
显然第二个包袱就是冲着蒙古的王公贵族,各部落首领,甚至非草原地区,就算送去丝绸最精细的江南地区,或者是海外都绝对是上等之物。
完全可以作为高利润的奢侈品,用来作为赏赐或者贸易的少量精品,甚至可以换取珍贵马匹与战略物资。
这些也就是皇帝刚才看到图纸最开始想到的用途,大笔钱财的来源之一。
皇帝将第二个包袱里的东西拿到一边,怡亲王也没有和刚才争抢那件军服大衣一样上心,只是静静的看着。
对于他和皇帝来说,这种奢华之物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晏瑾之能把这个包袱直接递到他们面前,也不过是为了展示背后的巨大利益与战略价值。
不然就是块布料,直接送到造办处,给晏瑾之算一片孝心就是。
皇帝接着打开第三个包袱,他觉得他真正想看到的东西应该就在这里面。不知道晏瑾之能不能想他所想。
果然,一打开皇帝就直接笑出声。
最上面是十几个各色毛团,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各种颜色,下面是几件毛线编织的毛衣,手套,帽子等,花样繁多,技术算不上多顶尖,顶多说一句尚算精巧。
和刚才那个包袱里恨不得精细到每根经纬都暗藏玄机的织造工艺相比,这些明显朴实很多。
但这种才是民间最需要的实用之物,是真正能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大宗民用商品。
怡亲王拿起一件毛衣仔细端详,袖口细密均匀,领口松紧适中,虽无繁复纹样,却胜在温暖舒适。
“这东西暖和实在,草原,还有北边关外的百姓,冬天最需要这个。”
最下面就是一块普通厚实的羊毛毡,手感粗糙却透着厚重的质感,用在蒙古包或者马背上最合适,挡风又耐用。
第三个包袱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大头。
东西虽简,但胜在价廉物美,易于量产。
能快速打开市场,形成习惯,且不易被蒙古复制,低成本,高效率,深渗透的路线。
怡亲王整体打量一番两个包袱和自己手边的军需大衣,又拿起皇帝手边的四张纸端详一番。
“四哥,这个晏瑾之是个大才啊。”
然后手在大衣和包袱上一一点过,一点一顿的说道。
“军需!高奢!大宗民用!全给四哥你想到,这布局不可谓不周全。”
“恭喜四哥又得一良才辅佐。”
说完还对皇帝一拱手道喜。
皇帝也不由自主地点头,眼中闪过满意。
技术是一方面,能想到将新技术如此全面的运用,也是真正难得之处。
这晏瑾之心思通透,还深谙实务之道。若加以重用,堪当大任啊!!
想着眼神不由瞥向晏瑾之的第一封奏折,心中有一个念头渐渐清晰。
“你再看看这个。”
皇帝给怡亲王示意第二封奏折。
“皇上,恒亲王,庄亲王,马齐大人,张大人求见。”
苏培盛在低声通报,这几位要么是和蒙古王公大臣们打交道多年的,要么是朝廷重臣,要么是皇帝近臣。
如果要利用晏瑾之今日呈上的这些东西,打开新局面,这几个人一起商量最合适。
皇帝挥手,示意让人进来。
几人进殿后,皇帝让人将晏瑾之呈上的毛线制品和图纸一一传看,还有刚才青贮袋里的新鲜青草也让人亲手感受一番。
众人传看之后,纷纷点头称奇,恒亲王拿着怡亲王刚才看中的那件军需大衣不住地摩挲,啧啧称奇。
看得怡亲王止不住看他,心里估计他五哥待会儿想顺手带走的几率。
在座的都不是糊涂人,自然都看的出这些东西里面蕴含的巨大价值。
略过几位开小会,商讨如何将这些东西推行,然后通过拿捏其中的一些关键之处对蒙古诸部加以控制。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理出一个章程,商讨完,皇帝留饭后,才各自告退。
只剩下怡亲王一个人,将晏瑾之最开始第一封奏折递到皇帝面前。
“四哥,年羹尧回京,陕甘总督一职不如交给晏瑾之试试。”
皇帝点头,接过怡亲王递来的折子,跟着道。
“年羹尧西北也快安排妥当,朕的‘诚意’也该送出去了。”
“苏培盛。”
“奴才在。”
“传旨,朕登基三载,夙夜兢惕。今宫闱肃穆,赖诸妃辅佐之功。特颁恩旨,大封六宫!!”
(https://www.02ssw.cc/5027_5027243/236447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