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我靠村里人碾压众禽 > 第141章 掌声不断

第141章 掌声不断


这时,孙荣捷看了一眼记者方向。

办公室主任,立刻会意地站了出来。

“各位记者同志,  刚才领导们围绕干部工作原则的内部探讨,属于决策过程中的必要讨论范畴,这些讨论的具体内容和不同视角,涉及尚未最终决议的内部考量。”

他直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考虑,恳请各位在发稿时,不要涉及或引用刚才内部讨论的具体言论和观点分歧。”

分管宣传工作的科长,赶紧上前配合着说道。

“各位记者同志辛苦了!关于村民送锦旗的详细经过,两位受表彰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我们宣传科已经准备好了,稍后就提供给大家参考,方便大家写作。”

“好。”众人应声。

当办公室主任请村长他们上车时,他们看着锃亮的小轿车,一直往后缩。

“使不得!使不得!”村长急得直摆手,看着自己的泥鞋,说:“俺们脚上有泥,别糟践了公家的好车!走几步就到了,真不碍事。”

边上的婶子也附和道,“就是就是,俺们身上还带着田里的土坷垃呢,坐上去给弄脏了可咋整?洗都不好洗!”

办公室主任和宣传科的同志自然是好言相劝。

“老同志,快别这么说,你们是部里的贵客,是代表张家村来送心意的功臣,坐车是应该的,快请快请,车就是为人服务的嘛!”

劝了好一会儿,村长才说道:“唉,领导同志啊,您们是不知道俺们乡下人的脚力,俺们是真不怕走路!”

“您是不知道,今天为了赶早把这锦旗和心意送到部里,俺们几个老家伙,那可是半夜里就打起火把,从村里摸黑赶出来的,脚底板都磨出泡了也没敢歇口气。”

“为啥?就是怕耽误了,怕赶不上表达俺们全村这点心意,这路俺们走得,再走几步去轧钢厂,那算个啥?真不累,能替村里把这份感谢送到,再走个来回俺们都乐意。”

要上车的人一听,更是动容。

“哎呀老同志,你们这份心意,真是让我们既感动又心疼。”

办公室主任上前握住村长的手,感慨的说:“半夜打火把赶路,就为了把这份感谢送到,这份情意比金子还重啊,我们部里上下都记在心里了。”

孙荣捷看他们半天没上车,想过来问问情况的,听到这里便说道,

“老哥哥,你们呢放心坐,等会儿从轧钢厂回来,我们这边派车把你们几位平平安安送回张家村,绝不能再让您们拖着磨出泡的脚底板赶路了,不许推辞,这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被板车拉进城的村长,勉为其难的说道:“哎哟,这怎么好意思,还麻烦领导派车送俺们回去?这太破费了。”

“应该的,应该的。”办公室主任趁热打铁,亲自拉开了车门。

“老同志们快请上车吧,咱们抓紧时间去轧钢厂,别让那边的同志等急了,回来的时候,保证让您们舒舒服服坐车回家!”

“好好好,听领导的,都听听领导的。”

村长这次答应得无比爽快,他往车里钻的时候,还不忘叮嘱村民,“都听见了吧?领导们多照顾咱,快上车,都仔细着点啊。”

村里人听到村长发话了,这才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坐进了车里。

坐下后,屁股只敢挨着一点点座椅边缘,车子启动时的推背感,还是让他们惊呼出声,紧紧抓住前座。

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他们好奇的往车窗外看去。

“啧啧,这铁家伙,跑起来真带劲!比咱生产队的骡子强百倍!”

“可不,这椅子软乎的,跟坐在棉花包上似的……”

车队在轧钢厂大门前停下。

事先接到通知的轧钢厂领导层,厂长杨卫国,书记等人已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在门口迎候。

厂区内,闻讯而来的工人们好奇地聚集,低声议论着这突如其来的部领导莅临。

孙荣捷率先下车,主动与迎上来的杨卫国等人握手。

已经接到上面的调令的杨卫国,为了以后的考虑,还是在走之前陪他们演了这么一出戏。

“杨厂长,书记,打扰你们正常生产了。”  张部长在和他们握手之后说道,“但今天这个事,意义非凡,必须第一时间让全厂同志都知道。”

孙荣捷和李怀德的关系还是需要避嫌的,所以后面的事情,就由着张部长来说了。

办公室主任展开那两面鲜艳的锦旗。

当好厂长那三个大字在阳光下展开时,杨卫国脸上的笑容有瞬间的僵硬。

他站在人群中心,却感觉自己是唯一的局外人。

这两面锦旗,一面给要接替他位置的李怀德,一面给工会的王天来,唯独没有他这个现任厂长的份。

这无声的宣告,比任何文件都更刺眼。

张部长的声音通过临时架设的喇叭传遍厂区。

“同志们,这是对我们轧钢厂全体干部职工的光荣,更是对我们冶金工业部培养好干部工作的最大肯定。”

掌声雷动。

杨卫国也用力地鼓着掌,笑容满面,仿佛与有荣焉。

只有站在他近旁的人,或许能感觉到他鼓掌节奏的迟滞,以及笑容下深藏的自嘲。

“杨厂长,怀德和天来同志呢?快请他们过来!我们要亲手把这份来自群众的最高褒奖,送到他们手中。”

杨卫国立对厂办主任佯怒道:“怎么回事?不是早就让人去叫了吗?再派人去找!快!”  他表现得比任何人都积极,仿佛对接下来的“表彰”充满期待。

就在这时,人群后方传来一阵骚动,还夹杂着工人激动的喊声。

“李主任来了,王主席也回来了。”

“快让让,李主任和王主席来了。”

只见李怀德和王天来并不是从办公楼方向来的,而是从轧钢车间的方向,在一群穿着油污工装的工人簇拥下,快步向这边走来。

李怀德身上的工作服比刚才更脏了,袖口卷着,上面还蹭着黑乎乎的机油。

在看到主席台和锦旗时,立刻换上了惊讶的神情。

王天来也是,他一边走,一边还在跟身边一个眼睛红肿、穿着工装的中年妇女低声说着什么,那妇女感激地点着头,用袖子抹了抹眼睛。

“各位领导实在抱歉,我来晚了。”

李怀德挤到台前,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然后解释道。

“刚才正在协调处理一起紧急的后勤保障问题,我这边刚把这事落实完,才听说部领导来了。”

王天来上台后,也说道:“部长,我这边也是刚处理完事,这位是老宋的家属刘大姐,她对抚恤手续不太明白,心里着急。

我刚才在工会办公室给她详细解释了一遍,又带她去车间现场看了看老宋出事前最后工作的地方,让她心里有个着落,刚安抚好情绪,就赶紧过来了。”

簇拥着他们过来的工人们也七嘴八舌地补充道。

“是啊部长!李主任刚帮我们解决了劳保手套和肥皂的事,下午就能发到手,这下干活安全多了!”

“王主席对刘大姐可上心了,解释得清清楚楚,刘大姐心里好受多了!”

“李主任和王主席,可真是为咱们工人办实事的好干部。”

张部长说:“好,怀德同志和天来同志,你们做得非常好。”

“怀德同志作为后勤主任,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劳保用品虽小,却关系着工人的安全,关系着生产线的稳定。

你能在关键时刻,急工人之所急,保障了生产有序进行,  这充分体现了你作为后勤主管的高度责任心,乡亲们赞誉你是生产战线的火车头。

我看啊,你这后勤保障工作,就是给火车头添足了优质煤,保证了顺畅轨道的幕后功臣!没有坚强可靠的后勤保障,再好的火车头也跑不快、跑不稳,这份赞誉,你当之无愧!”

李怀德朝在场的工人和乡亲们,鞠了一躬。

“张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乡亲们!你们实在过奖了,我李怀德受之有愧啊。”

“李主任!话不能这么说!要不是您当时……”  他话没说完,被旁边工友拉了一下,示意听领导说完,但老王脸上是急切想表达感激的神情。

人群中响起一阵善意的嗡嗡声,大家觉得李主任很谦虚。

“解决劳保用品这事,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这是冶金领导们平时强调安全生产,关心工人疾苦的结果。”

“是供应科小刘、仓库管理员老赵、五车间值班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通力协作的结果!我只不过是做了后勤主任份内该做的事,跑跑腿,协调协调。”

被点名的三人,  他们站在人群稍前的位置,脸上带着被肯定的激动和自豪。

爆发出更响亮的掌声,大家都觉得李主任讲得实在,不贪功。

“部长说我是添煤工,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可火车头我不敢当啊,因为真正的火车头,是我们轧钢厂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全体工人兄弟!”

“是他们流汗出力,推动着轧钢机轰鸣,为国加炼出好钢,我们后勤部门就是要当好他们的保障队,  让大家吃得饱、穿得暖、用得安全,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开好火车头。”

这番话,再次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好!!”

“说得好!!”

“李主任懂俺们!”

过了好一会儿,欢呼声才稍歇,但掌声持续不断,许多人用力点头,觉得李主任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961/248369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