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我靠村里人碾压众禽 > 第202章 张家村的新蓝图

第202章 张家村的新蓝图


丰泽园内。

老钱他们一进门,就看到李怀德居中而坐。

一个小年轻就坐在他的身边。

“来来来,我给哥几个正式引荐一下。”

李怀德笑容满面的说道,“这就是张仲民。”

“我们厂的后起之秀,也是我李怀德看重的自家兄弟。”

说完他又对着张仲民说道,“仲民,这几位都是我的老朋友,在各自岗位上都是顶梁柱,钱站长、周主任、赵厂长……以后都是你的前辈,要好好请教学习。”

“各位领导好。”

张仲民动作不疾不徐,伸出手挨个用力一握,说:“久仰各位大名,今天能得李哥引荐,有幸当面聆听教诲,我真是深感荣幸啊。”

老钱眯着眼,打量着张仲民过于年轻的脸庞,心里犯嘀咕。

这就是让老李下血本的小子?

看着是精神,可也太嫩了点吧?

他嘴上却打着哈哈,“哎哟,李老哥看中的人那肯定错不了,小张同志年轻有为啊!”

老周和老赵也随口应和着,眼神里的探究并未减少。

就在这时,张仲民将给他们几个准备的见面礼,都拿了出来。

一人一份用油纸包好的小包,打开一看,竟是上好的大红袍茶叶。

“初次见面,一点村里带来的土产,不成敬意。”

张仲民语气谦逊,平稳地迎向众人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

“知道各位领导都是见多识广的,这点东西实在拿不出手,不过,这茶叶是我朋友在南方茶山收的,还算地道,给各位领导尝尝鲜,解解乏。”

老钱离得最近,那茶叶的香气直冲鼻尖。

他下意识的接过一包,凑上去闻了闻,这哪里还算地道?分明是大红袍中的极品啊。

刚才那点轻视烟消云散,能弄到这些东西,这年轻人不简单。

“哎哟,小张同志太客气了。”

老周的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好茶,真是好茶啊。”

老赵啧啧称奇,他半开玩笑地问,“老李,这不会是你小子借花献佛,提前塞给仲民兄弟的吧?”

李怀德闻言哈哈大笑,骂道:“老赵啊老赵,你这就小瞧人了,我要是有这种压箱底的好东西,早就自己偷摸享受了,还能轮到你们几个?”

他拍了拍张仲民的背,得意的说道,“这都是仲民自己的本事,我这个当哥哥的,也是跟着沾光,跟着拿了几包。”

李怀德得意的话语刚落,老赵立刻抓住话柄,佯装不满地指着两人。

“好啊仲民兄弟,那你们俩这是合起伙来欺负老实人啊,给老李好几包,到我们哥几个这儿就一人一包?这也忒不仗义了。”

他嗓门洪亮,带着夸张的委屈,把刚才还有些微妙的气氛冲得无影无踪。

明摆着亲近的调侃,是快速拉近距离的信号。

老钱也跟着声讨道,“就是就是。”

“李厂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藏着掖着,好东西自己先搂怀里了,仲民兄弟,你这厚此薄彼,可不行啊,得罚酒,必须罚酒。”

剩下的几人,在一旁笑着帮腔,“对!罚酒,还得是仲民兄弟自罚三杯,不然我们这心里可不平衡。”

张仲民脸上露出歉意,带着点被抓包的无奈。

“哎哟,各位哥哥真是冤枉我了。”

他看向李怀德,埋怨道,“李哥,你看你,我这好心办坏事了不是?都怪你嘴快。”

李怀德一点也不恼的配合着他,“怪我怪我,是我得意忘形了,不过……”

他促狭的看向老钱他们,“你也看到了,这几位老哥可不是好打发的,今天你这不仗义的罪名是跑不掉了,赶紧想想怎么赎罪吧?”

张仲民会意,对着包间里的几人拱了拱手。

“是是是,李哥教训的是,是我考虑不周!这样,几位老哥今天这罚酒,我认!我自罚三杯,给各位老哥赔罪。”

他说完就伸手去拿酒瓶,动作麻利,毫不拖泥带水。

一边给自己面前的酒杯倒满,一边话里有话地补充道。

“这茶叶确实就带了这么多,但请几位老哥放心,等回头我那位朋友要是再捎来点口粮,我一定第一个给各位老哥补上。”

秒杀了五千金的大红袍,这东西有的是,但是不能一次漏太多。

“哈哈哈,好,仲民兄弟痛快。”  老赵第一个拍手叫好,要的就是这个态度而已。

老钱也笑眯眯地点头:“仲民兄弟,这话我们可记住了啊!”

张仲民不再多言,端起酒杯,道:“我在这先自罚三杯,给各位老哥赔罪,先干为敬。”

说罢,仰头三杯酒下肚。

张仲民脸色泛红,但眼神依旧清亮,稳稳地将杯底亮给众人看。

“好!”

“爽快!”

“仲民兄弟海量!”

众人落座,酒过几巡,菜也尝了几味,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当前的困境。

老赵放下筷子,脸上带着点愁容,“今天咱们都是自己人,关起门来说话。”

“不瞒你们说,厂里现在压力是真大,原料卡脖子,订单堆成山,工人三班倒也赶不完。老钱、老周他们那儿的情况,你们也都清楚,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不是推诿,而是把难度也要给张仲民,当面说清楚。

他这话像开了个头,老钱也叹了口气。

“是啊,不光是老百姓有意见,连上面都在追着问,我们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这事儿李怀德不能再出面说什么了。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张仲民。

“各位老哥的难处,我感同身受,可光靠勒紧裤腰带硬扛,不是长久之计,赵哥有没有考虑过,将初加工的环节下放呢?”

老赵眉头一动,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仲民兄弟的意思是……?”

张仲民说道,“准确地说是厂社挂钩,定点代工。”

“在近郊,比如我张家村大队,依托公社的集体力量和富余劳动力,设立一个纺织车间张家村代加工点。”

“哦?”

“代加工点?”

可他们缺的不是人力,而是基础物资和设备啊。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961/242574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