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 完结有话说

完结有话说


一章后记,洋洋洒洒5000余字,足以再撑起一部长篇。

可接下来的故事,必将涉及到几段敏感年代,实在是没办法继续往下写。

转念又想,书中人物的故事,早已在我其他几部作品里延续开来,便也释然。

有些留白也好。

三部长篇,《重回1985:东北往事》、《贼道》、《关东!关东!》;以及一部中篇《繁华之下》;至此,终于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点。

书中的主角们:周东北、小武、唐枭、郝大树、郝大林……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远或近或血脉相连,只是岁月久远,他们自己不清楚罢了。

只有你和我知道,窃喜。

写作五年,写了近1100万字,完结了五部长篇,两部中篇,一部游记,我很清楚无论卡在什么位置完结,都会有人骂我烂尾。

相信你们看完这篇后记已经明白,唐枭的故事这样完结是最完美的。

相信每一位读者心中,都已为他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终章。

说来惭愧,这部作品是我写作生涯中成绩最差的一本。

3卷780章185万字,熬了13个月,每天稿费都赶不上外卖小哥一天的收入。

读者‘天都的宋押司’所言切中肯綮,大意如下:文笔尚可,但读来总觉差一口气。或因当下爽文当道,读者已习惯主角登临绝顶。本书主角既未在史册上留名,其命运高度便似宿命般受限,少了那份“逆天改命”的强烈期待,阅读动力自然锐减……

有道理!

读者少,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民国史中,尤以东三省这段岁月,其底色太过沉痛悲壮,读来令人倍感压抑与憋屈。

所以有读者提议:向老板,你应该让唐枭杀了张作霖,让他当大帅!

也有读者说:如果大帅和历史上一样死了,看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去看历史书了!

还有读者质疑:不是重生或穿越,看着还有什么意思?

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更知道重生、穿越读起来才爽、才痛快!可再痛快的虚构,我无法、也不能、更不敢篡改既定的史实,否则便是历史虚无主义。

近代血泪铸就的国史,岂容轻率臆测?

爽文杀些鬼子没问题,历史走向谁敢胡编乱改?

若真这么写,书就没了。

我曾看过几本这一时期背景的小说,竟没有一本聚焦于东三省这段沉重而关键的历史,从直奉大战到郭松龄反奉、南口军纪案、宁案、皇姑屯爆炸案、东北易帜、中东路事件、中原大战、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石友三叛乱、九一八事变、齐齐哈尔江桥抗战,再到保卫哈尔滨。

我写!

我是东北人,我爱这片黑土地!

我要把它写出来,哪怕明知道没有“重生”和“穿越”,没有那些“爽点”,也要写出来。

因为这一段历史,需要我们铭记!

若将民国喻作浩荡长河,此书所撷,不过一瓢。

太多鲜活的人物与惊心动魄的事件,终因篇幅和故事所限,未能一一诉诸笔端。

将虚构的主角,严丝合缝地嵌入真实的历史脉络,年、月、日、军政任免职以及重大事件等等皆不容有失,这是一条极其艰辛且不讨巧的创作之路。

此路崎岖,望后来者慎思,拙作之成绩,或可引为前车之鉴。

关于对大帅父子的描写,有读者认为存在“洗白”的嫌疑。

连载期间,我始终保持沉默,没有急于回应,只因我始终认为,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拿张作霖来说,他出身草莽,却一步步攀上东北的权力顶峰。

他精明世故、手段凌厉,既懂得经营实业,又能在列强夹缝中艰难维持局面。

如果没有他,东三省百姓在日俄铁蹄下,生存将更为艰难!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终究未能跳出军阀的底色:保守、投机!曾借日本之力周旋,却最终难逃被日本人炸死的命运。

他是乱世中的生存高手,却依然被时局与认知所困。

至于张学良,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

他年轻气盛,执掌大局后顶住重重压力与诱惑,毅然‘东北易帜’,促成国家统一;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直接推动了全面抗战的形成。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花花公子’,就能盖棺定论的。

当然,他也有另一面:优柔寡断、判断失误,导致东北轻易沦陷!

这也成为他一生都难以卸下的重担。

他在关键时刻的选择,改变了国家命运的走向,却也始终被出身、时代与个性所束缚。

我想说的是,看待历史,应当怀有一份‘理解之同情’。

我们要把这些人放回那个混乱屈辱的民国年代去看,他们不是圣人,会犹豫,也会自私,甚至犯下严重的错误。

但他们终究在惊涛骇浪中,做出过某些推动历史的选择。

我们回望过去,不是为了替谁开脱,而是试图深入理解,他们每一个人,都深受时代条件的重重限制。

而我们凭借后见之明轻易做出的指责,却常常忽略:若换作是我们,置身于那样的洪流之中,未必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更勇敢。

另,文中关于‘不抵抗’政策的前因后果,仅为个人研究所得与理解,切莫过分解读。

如有不同见解,您说的都对!(握手)

自去年9月18日发表,至今日搁笔,386个日夜,无一日请假或断更。

之前的几部书同样如此,追我的书,这一点无须担心。

在此,深深叩谢近九千位一路追读至今的读者朋友!诸君都是我的衣食父母,此恩此情,铭刻五内,鞠躬再拜!

暂且休息几个月,至于下本书写什么题材,不想重复自己,那样没有激情,脑子也确实空了,容我多读读书。

前些天随大连文联领导重走抗联路,参观哈尔滨731遗址,胸口憋闷的要爆炸。

往外走时,耳边仿佛在回荡:别回头,往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铭记历史,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最后,谨以此语为本书作结,共勉:如今大好河山,觊觎者仍环伺,但吾辈已强,定当寸步不让!!

向北

于大连

2025年10月8日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71/439484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