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欧洲金融
17世纪的小冰河期,影响的不仅是明朝。
欧洲宗教战争,如果追究其根源,也是因为农业减产导致。
这个时期全世界都乱成了一锅粥。
古典社会的粮食危机,类似后世的经济危机,都是大型战争的启动器。
过去三年,欧洲传统的粮食产区,地中海沿岸出现了大面积灾荒,粮食年年歉收。
他们之前都是出口粮食到欧洲其他地方,甚至还有多的卖给共和国。
现在则是从各地收购粮食。
威尼斯是个重商主义国家,不太愿意看到地中海地区爆发大战,让他们没法正常做生意。
“没问题,新安市每年可以出口大概3万吨的粮食。”
张俊鸣对新安市的情况了如指掌,大致估算了一下粮食出口数量。
“那太好了,非常感谢张总督,愿上帝保佑您。”
贝鲁奇和随行的商人团皆摘下帽子,俯身一礼。
语气中满是感激之意。
三万吨粮食,是威尼斯共和国年需求量的30%,可以直接解决威尼斯的粮荒问题。
来找明国人果然是找对人了。
“我站都站的有点累了,要不换个地方聊,价格咱们再好好研究研究?”
柳绍原拍了拍腿。
几人来到新安市政大楼,以前的英格兰总督府。
还能看到英格兰式的建筑,不过都被废用了,教堂也被拆毁。
新市政大楼和京海行政大楼一样,都是苏式风格。
“当前威尼斯共和国小麦的价格是每斯塔奥3杜卡特,谷物的价格是每斯塔奥14杜卡特,至于玉米和大豆,不是我们威尼斯人的主流食物,不过我可以给出谷物一半的价格。”
“当然了,玉米得是脱粒状态。”
贝鲁奇小心翼翼将威尼斯的实际粮价说出。
不敢有任何隐瞒。
生怕一不小心惹得明国人不高兴。
他如果能保证每年购入3万吨粮食,能进入威尼斯权势人物前三名。
也就比不过那些出身显赫的大贵族。
所以贝鲁奇非常重视这次交易。
张俊鸣看着手上的货币汇率和单位换算表。
斯塔奥是威尼斯的容量单位,约125斤。
杜卡特和华银的汇率是100华银相当于160杜卡特。
“那贝鲁奇先生心目中的进口价是多少?”
柳绍原招了招手,让一名仆从给贝鲁奇倒上明朝来的茶。
“考虑到我们的商船从威尼斯出发,需要先通过西班牙人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交一笔价值不菲的过路费,途中很可能会遇到突尼斯海盗,也许还有该死的奥斯曼人...”
贝鲁奇很是委婉地表达了他们运输成本很高。
“贝鲁奇先生,我觉得运输成本理所应当由你们来承担,所以你说的这些,不应该成为议价的条件。”
柳绍原淡淡一笑。
这个时代可没有国际贸易法,谁在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谁就制定规则。
目前共和国尚无控制海上运输的能力。
所以他们的规则是货物一经出手,就和他们无关。
不管船沉了,还是被海盗劫了,货款一分不能少。
“尊贵的柳大人,尊贵的张大人,我听说你们能够生产非常精美的棉布和精良的铁器,还有很多便宜又实惠的工业品,你们生产的皮革质量在欧洲更是无人能比。”
“我们威尼斯共和国很乐意与你们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能够帮忙把你们的产品销往欧洲各地。”
贝鲁奇显然是有备而来,立即拿出他的筹码。
威尼斯商人在欧洲有一张非常成熟的销售网络,各个主要城市都有他们的分销商。
尤其是在地中海地区。
“按照我们的重量单位,一吨小麦25华银,也就是40杜卡特。”
张俊鸣注意到柳绍原的眼神示意,开始唱红脸。
贝鲁奇心中默默盘算了一阵。
1吨小麦等于16斯塔奥,全部卖掉也只能赚48杜卡特,利润率只有20%!
连船费都不够支付。
从威尼斯到京海,最快也得两个多月。
水手的吃喝拉撒还有工资都得他买单。
虽说他是代表威尼斯共和国谷物署收购粮食。
目的是解决粮食危机。
但也得赚钱,不可能接受亏钱。
“老张啊,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卖的太贵了!”
柳绍原装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
“贵吗?以前我们从欧洲进口粮食的时候,不也是在做亏本买卖。”
“如果实在无法接受我们的价格,可以不买,去问问南边的西班牙人有没有多余的粮食。”
张俊鸣摆出一副不容商量的模样。
贝鲁奇无奈苦笑,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柳绍原。
“贝鲁奇先生,你别急,张市长很少接触对外贸易,不是很了解我们的交易习惯,我帮你劝劝他。”
柳绍原转头跟张俊鸣用闽省方言聊了起来,他们老家都是闽省。
贝鲁奇听不懂。
一个劲的喝茶,每次只喝一小口。
看得出来非常紧张。
他只知道张俊鸣是当地总督级的人物,交易能不能成,关键在于张俊鸣的态度。
柳绍原用方言说着他们需要达成的目标。
一是威尼斯人的销售网络,也是首要目标。
欧洲人和明朝人做生意,必须依赖明朝的经销商。
同样的,他们跟欧洲人做生意,也得依赖欧洲的经销商。
二是实现对合资银行的控制。
银行进行任何大小决策,他们派驻的代表都要有权力参与。
威尼斯货币在欧洲的信誉分很高,银行也一样。
根据从欧洲得到的情报,威尼斯银行家与热那亚银行家控制着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金融。
不过威尼斯人在金融领域并不强。
此时是尼德兰银行家、热那亚银行家、德意志法兰克福的贵族控制着大金融。
服务对象是国家和王室。
其中热那亚的‘圣乔治银行’甚至控制着西班牙帝国的财政。
犹太人控制着小金融,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商人和普通民众。
华联共和国不借助欧洲本地资本的力量,无法将金融触手伸过去。
当地政府就算允许,普通民众和商人也不会买账。
谁会放心把钱存到一个没有任何信用背书的金融机构呢。
华联共和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还很弱。
至少95%的民众对华联共和国不了解,只知道是东方人的殖民地,跟美洲野人混一起,和英格兰打了一仗。
更多的人压根没听过。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808/256517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