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村里人的变化
宋家台的秋税征得早,九月底就搞完了。村民们除了该纳的正税,一文钱杂税都没有缴。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好事!
村正笑得合不拢嘴,赶着儿子背了一袋稻米,自己则一篮子菜,一起送到后山。
“这是知县大人交待的!”村正对王伯道,“以后啊,每月初一我都给你们送米来!”
原来,先前唐知县跟村正说杂税的时候,也说了王郎君的事。
“朝廷给禀生的廪米,是每月六斗。”唐知县解下随身的钱袋,给了村正一笔钱,交待道,“如今的米价,尚不到四百文一石。
这里大约是一千五百钱,劳烦宋村正每月给他们送六斗米。半年后,我再派人送钱来。”
村正赶忙应下这事。
他也不敢贪墨,按钱把两个人的米粮算足,多出来的一点钱则算成了油盐和菜。
毕竟人也得吃点别的不是?
这事儿村正自认办得十分妥帖,就差把王郎君当成自己亲爹来供了。就算唐知县自己下来看,也挑不出任何刺。
“你们呐,总算碰到贵人了!”村正对着王伯感叹道。
王伯的话一贯比伍老娘还少,他也没说什么,只对着村正深深鞠了一躬。
“别谢我!”村正摆摆手,道,“要谢就谢唐知县吧!”
----------
过了秋收,就进入了农闲时节。
村正派自家老幺跑了一趟镇上,跟高里正敲定了日子,就带着人上去搞自来水了。
宋长河做为总工程师,那是必须在的。
二狗子爹这回也去了。
村里其他闲着的人,就来问梅氏还收不收草帽。
“收也是收的……”
这事夫妻俩商量过,只是之前剩的材料不多,没办法每家都发。
“这样,如果你们自己出材料,大的就五文钱一顶收。要从我们家拿材料,大的就还三文一顶。”
村里人想了想,大多都选了第一种。
毕竟他们前次挣的钱还在,现在也算是有本钱了。自己买材料的话,每顶草帽就能多挣一文。
没有人嫌少。
也还是有少数人选了第二种。
梅氏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反复叮嘱切莫偷工减料,不然到时候白干一场。
村正家老婶儿就选了第一种。
老婶儿如今势头正旺,她锁了门,赶着牛车载上婆母,带着三个媳妇并一串大孙子,一齐去了趟镇上。
她先跟媳妇们去挑了麻线,然后掏钱一人买了个大包子。至于媳妇们要买点什么,她是不管的。
然后,再一齐去看家里的男人们搞自来水。
“俺也不是来找你们的,就在镇上随便逛逛。”老婶儿装作很随意地道,“好了,镇上逛完了,俺们也该回去了。”
二虎嘴里咬着包子,手里朝他嗲嗲、他大伯、他亲爹、他三叔嚣张地比划了一通,意思是:“看!包子!俺婆婆买的!”
他婆婆如今可霸气了,又给他们吃包子,又给他们吃糖。
不像他们嗲嗲,抠抠索索半天都抠不出两个大子儿。
还是婆婆好啊!
要是按照从前的习惯,老婶儿花钱也没这么大气。
但耐不住村里有个宋长河。
再来一个梅氏,那是衬托得别人家的孩子都跟牛粪队里捡的一样。
日子一长,孩子们就起了意见。
一开口就是“你看宋明珠怎样怎样”!
好在今年秋收比以往多落了些粮食在家里,手里头又挣了几文钱,孩子们也有出力,就适当奖励一下,以资鼓励。
这样下次再有活儿,保管一家老小都抢着干。
如今呀,老婶儿也懂得了这钓驴大法,把家里管得呀,那是三个儿子齐头并进,日子一点一点开出花来。
二狗子家,二狗子爹去镇上了,二狗子哥上学堂去了,二狗子娘就带着二狗子在家编草帽。
他家之前就自己买的材料,前次搭了宋明珠她爹的顺风车,这次没得搭了,就依然跟之前一样自己做自己的。
自从分出来过,又跟着宋明珠她娘打滚之后,二狗子娘的心境就宽了许多。
她也学宋明珠她娘,买了大骨来熬汤,买了猪下水来弄。
谁说下水就不是肉了?
他丈夫儿子可喜欢吃了!
村里其他家的生活变化也很大。
比如二毛家。
原先二牛他们家还在村里的时候,他家是被压一头的。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二毛爹抓住二牛一家子被赶出去的机会,真心实意地帮衬宋明珠她爹,一点一点把自己提了起来。
如今,二毛爹在宋明珠她爹跟前,地位仅次于二狗子爹。
甚至,连二毛娘都专门叮嘱儿子对宋明珠好点。
“娘,你让我学二牛啊?”二毛心里很慌。
“你傻还是我傻?”二毛娘一巴掌拍过去,怒道,“就让你在村里多照看点宋明珠!谁欺负她,你就上!把人打坏了有你爹!”
“哦……”二牛松了口气。
“但你也别照着人命门打!”二毛娘又交代,“真打坏了,你爹是赔不起的!”
“知道啦——”二毛应了一声,跑出去找二壮玩了。
他傻还是他娘傻呀?
这种事还用得着交代吗?
真是的!
二壮家里,二壮娘也说了跟二毛娘差不多的话。
“娘,现在村里谁敢欺负宋明珠呀?”二壮对他娘的担心十分无语。
别说宋明珠了!
就宋榴姐,他们也惹不起呀!
“二壮——”二毛在门口喊。
“哎娘二毛来了,我不跟你说了!”二壮撒腿就跑,“二毛,等我——”
另一边,村正家老婶儿买了麻线,收了麦秆,浩浩荡荡地回来编草帽。
“娘,您说那小孩儿戴的草帽,俺们把麻线染色了用,行不行?”二虎娘摸着单调的麻线问,“小孩子不都喜欢花花绿绿的嘛……”
老婶儿呆了一下,然后一拍脑袋道:“哎呀,你这主意不错!不过俺得去问问……”
老婶儿风风火火来到宋明珠家,一进门就喊:“明珠她娘——”
而镇上,新跟过去搞再自来水的村里人遇到了麻烦,也在喊:“明珠他爹——”
看吧,有名字又怎样?
现在还不是给人叫宋明珠她爹!
(https://www.02ssw.cc/5024_5024759/2568528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