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三百四十章 一杆子辇走

第三百四十章 一杆子辇走


武邑就不提了,连带底下的士卒们,多少都对李越有些想法。

主要是,这人实在无能,屡犯众怒。

“凭什么秦将军要给李越打下手啊?秦将军立的军功累起来能有人高,李越算个什么东西?每次出兵与羌胡作战,都是秦将军或者武将军带队,怎么不见李越动呢?”

“就是!李越竟然克扣我等的夏衣!秦将军还好脾气地拿自己的俸禄,帮他填窟窿!”

“秦将军就该学学武将军那样,不给姓李的好脸色,过不了几天,自然把他排挤走了。”

“话不能这么说,怎么说这人也是皇帝派来的,就这样走了,多没面子,指不定还在皇帝那儿吹耳旁风,处罚我等不敬上司。”

“切,北地军营里的规矩,谁有本事就服谁!”

每当这时候,秦竹书就会站出来,跟士卒们谈谈心,平息平息怒火。

秦竹书倒不是乐意伺候李越,只是不想给成楹惹麻烦。若是李越真在北地出个好歹,或者被排挤走,朝廷难免又要说北地士卒桀骜不驯,虽然这是实话,但成楹这些年先是丢兵权,紧接着幽州徐州到处跑,若是再因为这样一件事情把她牵扯进来,随便安个什么莫须有的罪名,就不好了。

不过,秦竹书这里顾全大局,尽可能上下都照应到,久而久之,众士卒们却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嗯秦将军是好人,都是姓李的欺负他,姓李的实在太不是东西了!

李越懒得管底层的声音,反正有秦竹书这小棉袄在,帮他解决一切后顾之忧,他安心带着小妾寻欢作乐便是。

但是,自从听说京都被流寇攻陷,连新皇帝都跑到了益州,李越的心思,不免活络起来。

好歹手里有这么大支军队,要是不割据一下,好像也太对不起自己这北地军统帅的身份了吧?至于所谓的,对玄成的报恩,早忘在了猴年马月。

但他只敢想想,不敢真的扯大旗单干。无论是武邑,秦竹书,还是并州刺史胡方,都没割据称雄的想法,他怕自己一跳起来,头一个挨宰。

今日,李越一见武邑那张要兵符的冷脸,便气不打一处来,秦竹书却拉住他,小声耳语:“将军,既然武邑要兵符,您给他就是,让他带着军队守太原去,省得在您面前,碍您的眼。”

李越乐了:“对对对,你说的对!就该借此机会,把姓武的赶走!”

他多问了句:“胡方要多少人马?”

“一万精锐。”

“什么?一万?”李越大叫起来,“北地军营中,加上北地精骑,一共才五万五千人马,胡方一开口就要走一万人?”

“将军莫急,守住太原,才有并州,拿出一万人马过去,很划算!您想想,要是让流寇们染指了太原,并州的粮仓可就没了,北地精骑的粮秣可就危险了!”

李越知道秦竹书说得是实情,加上一想到武邑走后的逍遥日子,立时开心不已,默许了秦竹书的提议,顺便将另一位看不惯的将军沈宏伯,指派给武邑做副将,实际上,就是将两人一并撵走。

三人扯完了皮,李越惦记起小妾温暖的怀抱,屁颠屁颠离去。

武邑揣着新到手的兵符,没急着走,而是坐下和秦书一起吃了个便饭。

他神色颇为凝重,当然,武邑的脸色一直就那样,板成一块,就没有不凝重的时候,他再一次问道:“你确定要分走一万兵力,南下京都,协助太子清剿贼寇?羌胡的狼子野心从未改变过,北地的兵力本就不丰沛,我再带着一万人走了,你这里防备外敌可就吃力了啊。”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该怼李越还得怼,怼完了私下还是好兄弟。

秦竹书从怀里掏出一纸诏令,瞅着上面熟悉的笔记,幽幽叹了口气:“成侯这辈子,走到哪里都很穷,恨不得次次都要白手起家,也是很艰难了。”后面的话没说,北地军是成楹唯一的倚仗,就像她的娘家人一样,能多帮一点,就多帮点吧。

千算万算,他是真没想到,成楹最后竟然会选择了太子。

复杂的情绪自眼底一闪而过,转眼的功夫,他便放下了过往,跟武邑保证:“你带着队伍放心地走,要是北宫延玉敢乘火打劫,犯我疆域,北地精骑的环首刀未必不锋利!我就是拼了性命,也会把胡寇拦在关外!你且带着兄弟们收复河山,建功立业去吧。”

武邑:“李越呢?你打算怎么办?”

秦竹书轻笑了下:“看他听不听话,若是胡作非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说到底,真正掌控北地军大权的,还是他秦竹书,而不是李越这个空降客。

饭吃得差不多了,武邑起身告辞。

最后一刻,秦竹书叫住他:“见到成侯之后,替我问声好。”

武邑点了点头。

大楚宁平皇帝死后的第二年,二月初一,天朗气清,在并州太原郡屯扎了近两个月的一万北地精骑,在横野将军武邑、偏将军沈宏伯的带领下,高举楚字大旗,向着关中进发。太原在刺史胡方的治理下,官道和水利有人定期维修,土地有人耕种,百姓足衣足食,于乱世中偏安一隅,稳定有序,骑在牛背上的小童好奇地看着队伍行军,全然想不到他们是去赴一场乱世盛会。

几乎是同一时间,兖州封丘县,某处豪强庄园中,在这里等了近三个月的萧瞻和成楹,也带着两千豪强兵卒,以及三千训练有素的流寇军,为了做区分,姑且称他们为封丘兵,向北方走。他们取道山阳郡,斜穿太行八径,在娄烦县,与武邑的部队会师。

而此时,在京都胡吃海喝的三个月的流寇们,吃光了渭北平原的存粮,即使再不愿意走,也必须挪窝了。流寇军在渠帅项奔的带领下,打算北上袭击太原郡,抢夺粮仓,却在半道上被一万五千王师拦截,双方恶战一场,流寇军溃散大半,最后仓惶退出潼关,逃回兖州。小股断后的部队被横野将军带队追捕,杀敌过半,抓到近五千俘虏,囚于潼关。

三月初一,天上飘着濛濛细雨,树枝绽放柔嫩的新绿,太子萧瞻带着军队,进入残破凋敝的京都,百姓垂泪涕泣,跪迎于道。


  (https://www.02ssw.cc/5010_5010340/111108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