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0章 考古那些事
{考古发现过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
老祖宗们想不到什么是最恐怖的,但给他们的感觉,光是把墓刨了、尸骨挖出来研究,就已经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想到最初知道这些的时候,都给他们吓得不轻。
也不知道后世这些娃,胆子怎么那么大。
“第一次看到辛追夫人,都给吓了一跳。”
“哎哟,谁说不是。”
......
大家边讨论,眼睛也时不时看向光幕。
一些胆子小的人,还往人多的地方挤了挤,毕竟是说恐怖的事,吓到就不好了。
{网友一:最恐怖的应该是殷商吧,杀祭表演、食人宴会,光是想想都头皮发麻。
商人很喜欢把人虐杀后再当成祭品。
瞧瞧考古出来的东西,在出土的商代骨器作坊内,原材料大多是人的骨头,被做成了骨针之类的东西。}
各朝人士:...
这是什么变态的爱好?
不少人眼里都感觉惊悚,这尼玛,商朝人真是恐怖如斯好吗。
这人骨作坊、食人宴会什么的,光看名儿都让人仿佛置身冰窖。
胆小的人们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常年杀猪的屠夫都搓了搓胳膊,“娘嘞,还好咱生活在大唐,虽然没后世好,但也比商朝好多了。”
姑娘鼓着一张包子脸郁闷,“我感觉今晚又该睡不着了,阿姊,我今晚挨着你睡。”
一衙役语气真诚又佩服,“考古人员的胆子真大啊,挖出来这些东西后,还要清理,光是想想都瘆得慌。”
......
其实,别说后面这些朝代,即便是春秋战国的人,心里也犯怵。
周公旦面无表情,心里有打算,他对商的历史了如指掌,殷商的教训必须吸取。
孔子皱了皱眉,随即又舒展开,“周礼的形成,正标志着文明的一大进步啊。”
听着夫子的话,子路他们相当赞成,可不就是这样。
{除了人骨作坊发现,还有发现剥头皮的遗迹。
更甚者有近百颗用人头盖骨,打磨加工制造的碗状器皿。
这玩意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酒杯还是作为法器,不知道。
也可能是作为胜利方对胜利品的处置,敌人的头颅就是胜利品,就被做成了这玩意儿。
除此外,考古人员还在殷墟遗址发现了地镇祭,几乎每个殷人住宅下面都用幼儿奠基...}
光幕下
很多人看得实在受不了了,胆子大的脸色惨白,还有甚者被吓得干呕起来。
现在,多的是人庆幸时代在不断发展,商朝这种恐怖的习惯消失了。
姑娘打了个寒颤,“呸呸呸,一想到房子下面有小孩,整个人都不好了。”
书生十分气愤的说,“太残忍了,周朝比商朝,至少文明这一块有了进步。”
别说是百姓们接受无能,毕竟自从华夏有了礼的出现,又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更迭,文明也在不断进步,自然是受不了那个血腥野蛮的时代。
读书人们嘴里更是没一句好话,儒生多是批判。
评论区很热闹,各朝人士也感觉看评论好,至少热闹点,就没那么害怕了。
【比伊斯兰文明好一点,商是男女老少一起杀,体现了平等】
祖辈们:?
神特么平等。
可别欺负老祖宗们不懂文化。
不过这伊斯兰文明又在什么地方,倒是让不少有心人放在了心上。
【蛮荒时代用人牲人祭太正常不过了,好在中原文明起源早,这些野蛮习俗被逐渐杜绝,在解放前青藏都还存在人体材料做得法器不胜枚举】
看到前半句,祖辈们点了点头,中原文明源远流长,那些糟粕玩意儿的确在逐渐消失,但后半句,让不少人都有些畏惧和愤怒。
将同类作成各种法器,这正常人都接受不了。
【感谢从西方学来的挖祖坟技能,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几千年前发生的一切】
祖辈们:...
一时间竟让他们分不清是真感谢、还是假感谢。
老祖宗们嘴上直抽抽,先把西方骂了个遍,好的不教,教孩子挖祖坟。
当然此刻大家忽略了几千年来华夏都有的盗墓。
【也不用说蒙昧时代,乾隆章不也把小和卓霍集占的脑袋做成了酒杯】
乾隆此刻的母语是无语,实在搞不懂这些后世人怎么老喜欢给他取绰号。
不是乾小四、就是章总、乾隆章的,也就是隔着时空没办法,只能自己生闷气。
历朝历代的人们也没想到乾隆有这么个“爱好”。
就连康熙和雍正一时半会儿也无言以对。
【怪不得周公旦被先秦诸贤认为人文始祖】
周公旦还沉浸在自己思绪里,要不是姬发叫他都没反应过来。
姬发指了指光幕。
周公旦抬头望去,就看到这条评论,一时间感慨不已,所以他的想法是对的。
{网友二:宋朝的墓葬流行一种壁画,叫做‘妇人启门’。
(图片)(图片)
试想一下,当你借着微弱的灯光,在阴暗的墓室内。
突然看到墓门上一个半掩身、正开门的妇人冲你笑,会不会有一种阴风阵阵、幽幽鬼语的感觉}
这个回答上附着图片,再看这个描述,当即让很多人感觉瘆得慌。
胆小的人看到图片的时候,差点吓得大喊大叫起来。
老祖宗们也是真服气,后世人胆子真大。
即便是宋人们看了也吓得够呛,谁让这是画在墓室的呢。
这一刻,不少人都默契的从图片上移开眼,这一看就是考古人员拍摄的,果然考古还需要胆量好。
{网友三:在古墓里发现一具棺材,里面有个孕妇,奇怪的是她呈双手双脚往外踢棺材的架势,面容狰狞。
给出的结论是下葬的时候孕妇没死,也许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假死,结果埋葬很仓促,人在棺材里醒来,求生的本能让她往外撬棺材,但还是活活闷死在里面}
看到前半段,差点给祖宗们的心肝吓得一颤一颤的。
他们还以为是变成女鬼要跑出来了,纷纷吓得往人多的地方窜。
但看到后半段,大家心里的恐惧减少,对这个墓主人又充满了可惜和同情,这是一尸两命。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人死后都会停灵几日,既是办丧事,也有避免出现假死的情况。
同样的,这个案例也给各朝人予以警示,至少人死时要确保真的死了才行,免得出现这种悲剧。
{网友四:墓被盗了、被盗了好几次,还是不同时代发生的}
这个在老祖宗们听来,恐怖值减弱了些,就是王公贵族们看得很气愤。
被盗一次都难以容忍,更别说还被好几拨盗墓贼光顾,谁要遇到这种情况,根本忍不了一点儿。
历朝历代也不是不想严惩盗墓贼,但这些人太狡猾了,根本难抓住。
这一楼的回复里也有人提到了海昏侯墓,刘晓希也点开给祖宗们看。
【海昏侯墓被盗了,里面发现一个烛台是晋代的,盗墓贼的作案工具都成文物了】
刘贺还在义愤填膺的咒骂盗墓贼,结果就看到有人提他了。
刘贺脸都绿了,被这个晋代的盗墓贼气的。
“我X,这群狗东西,也不怕我做鬼都不放过你们。”
对刘贺深表同情的汉朝刘氏宗亲们,也没人笑得出来,都怕自己的墓遭了盗墓贼的毒手。
【可以将各朝代盗墓贼留下的东西整合起来,搞一个历代盗墓技术展】
历朝历代正在装死的盗墓贼们:...
还真是谢谢了。
但不得不说,这还满吸引人的,各朝代的猎奇的人不少,更何况盗墓这种神秘的事情,自然有人想见识见识的。
【在先秦的古墓发掘中,发现了三国时期留下的盗洞和作案工具】
这条留言下还有不少网友表示是曹贼干的。
差点把曹操气得自闭。
虽然也有网友为曹老板解释了,表示他看不上先秦的墓,盗汉墓有金。
只是曹操还是无语望天,也许先秦诸侯王不骂他了,改成汉代的王侯公卿骂他了。
正如他想的那样,汉朝的王公贵族、皇帝们,谁也不确定有没有被曹操盗过墓,可不就语言上都给他‘问候’了一番嘛。
—
看到刘晓希点开了新的帖子,各朝人士齐齐松了口气,就怕再看到什么吓人的。
{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是何人,除了清末和民国有人了解外,众多朝代是不知道的。
但见说他是民族英雄,这倒是让百姓们顿时生出敬意。
道光年间
关天培看着光幕,心中不平静,他不知道这说的是不是他?
杨氏被两儿媳搀扶着,激动的坐不住,“老爷?”
两儿媳妇面面相觑,她们也不知道是不是公爹啊。
皇宫内,道光帝也反应过来了,这是要说他的大臣?
{关天培,淮安人,也是清朝的爱国将领。
他出身在一个行武家庭,根据关氏族谱记载,说他是关羽的56世孙,不过在正史上关羽的后裔因遭到屠戮,史料出现断层,还不确定。
在他52岁时,调任广东水师提督,接任以来,一直致力于加强沿海的防务。}
关羽眼神中出现一丝惊愕,主要是没想到会看到后代的信息,虽然还不确定。
另外,关于后代遭遇屠戮这事,也让关羽眼中瞬间凝聚起风暴。
张飞转头一瞧,就知道气得不轻。
刘备等人也都纷纷赶来安慰。
各朝代的吃瓜群众们则是还在讨论,本以为就是说一个爱国将领,哪知道还牵扯到关羽后代的疑云。
“这要真是关二爷的后代,那也没辱没祖宗的名声。”
“嘿,这不管是不是,祖上脸上都有光啊。”
......
康熙、雍正、乾隆这爷孙三代,看到大清出个英雄将领,眼里有些欣慰,至少不是丢人的事情。
道光年间
关天培确定了这就是说自己,激动、惊喜、开心...眼里有太多情绪划过。
杨氏连忙笑着吩咐两个儿媳妇去准备丰盛的饭菜,晚上一家人庆祝庆祝。
关奎龙和关从龙两兄弟,虽然不在家中,但看到这里,哪能不为父亲高兴。
“好好好。”远在淮安老家的关母,头发花白却被梳得一丝不苟,一连几个好字。
“他爹在天有灵,定会为孩子高兴的。”
{1939年,林则徐被任命钦差大臣南下广州,主持禁烟。
关天培积极支持、调动水师,承担起收缴和销毁鸦片的任务。
第二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直接抵天津大沽口。
9月份,林则徐被撤职查办。
1841年1月,英军再次开战,虎门危急,关天培坐镇虎门,决意死战,仅剩下数百名将士追随他坚守。
多次求援,却只得到二百兵的敷衍。}
看到这里,各朝代的人都火冒三丈。
稍微有点良心的人也不至于只给两百个兵,这个数量能做什么,只是让这些人送死。
历朝历代的将士们气得不轻,这种消极抵抗、甚至是不抵抗侵略者的清廷,真把大家惹怒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皇帝,没一个看得起这种做法。
嬴政眼中划过一抹厌恶。
关羽气得不轻,虽然没确定这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后代,但就凭这个作风,他都非常欣赏关天培,更别说对清廷的做法看不顺眼了。
康熙脸如墨盘,差点给自己气晕了,这事情干得,让他都感觉丢人现眼。
雍正已经心灰意冷的闭上双眼,两百个兵能干什么,不用想这关天培十有八九战死,天下人又会开始骂朝廷了。
乾隆气到极致直接开骂,脸都给他丢光了。
道光年间
道光帝自己都傻眼了,关天培被称为民族英雄,如果是因为清廷没有及时援助战死,他不难想到有多招骂。
关家人已经从原本的开心,瞬间转为悲伤。
每个人心里都悲凉极了。
关奎龙眼里有些恨意,“我爹这次绝不能就这样死了。”
“这些贪生怕死的狗东西”。关从龙拳头都捏的死死的,更是恨不得去找人算账。
关母差点在大喜大悲之下厥过去,但还没看到儿子的结局,她还咬牙坚挺着,不能晕倒下去。
关天培拖着沉重的身体坐下,在短暂的惊愕后快速接受了这个消息,他早该想到的,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死会给母亲造成极大的打击。
旁边杨氏的哭声越来越大,援军没有,以丈夫的脾气肯定不会投降,必然会战死。
{...战斗打响后,60岁的关天培多处负伤,依然屹立阵前朝敌人开炮。
从中午打到深夜,这位老人被枪弹击中还大呼杀敌。
在又一发炮弹的袭来下,关天培不幸牺牲。
如今的淮安,有一个关忠节公祠,这就是为纪念他修建的。
他的墓和祠堂一起,组成了淮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朝代的人们肃然起敬。
对每一个保家卫国的人,百姓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同样,看到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战死,清廷少不得又会被拿出来鞭挞。
可以说,大家知道的清末大臣中,不管是关天培也好、林则徐、曾国藩等,他们一直奔走在救国的路上。
夫子们以此为案例教育学生。
东汉末年
张飞指了指关羽,“二哥,你哭了。”
关羽揉了把脸,手上都是湿哒哒的。
“这孩子是个好的。”不管是否存疑,这个后代他认。
道光年间
关天培有些释然的笑了,爱国教育基地这个词,他真喜欢,没有什么比后人的肯定再好不过。
看着还在哭泣的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出言安慰:“夫人你看,我成了后人的榜样,你该为我高兴才对。”
见夫人渐渐止住了哭声,关天培继续说道:“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保护,每代人都要肩负起责任,即便是到了后世,后世的那些军人孩子,不也是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吗。”
杨氏红着眼睛点了点头,她明白丈夫说的有道理,就是难过啊,知道不能阻止丈夫保家卫国的决心,也只能劝他以后多加小心。
关天培答应了,“我去给娘写封信回去,她老人家肯定担心坏了。”
在老家的关母的确担心,但也知道儿子的脾气,她想去看儿子,可又担心年纪大了,去给孩子添麻烦,泪水跟断线的珍珠一样掉个不停,苍老的双手擦也擦不完。
关奎龙和关从龙,也急急忙忙往家里写信去,满是对父亲的担忧。
......
皇宫内
道光帝五味杂陈了一番,少不得要勉励褒奖关天培,否则清廷的脸更不好看。
(https://www.02ssw.cc/4_4510/233456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