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93章 工业资本的崛起

第993章 工业资本的崛起


“征发徭役?”

    “这是什么意思?”

    “明明说好的是五年免税,朝廷这个这样,是把我们骗到新区宰吗?”

    在刘理顺把征发徭役的事情向新区商人通报后,这些工商业者,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本就对官府的操守没有多少信任,听到这个要求,顿时觉得朝廷是要宰割他们。

    刘理顺看着这些激动的商人,急忙向他们解释道:

    “不是朝廷要宰割你们,而是赋税和徭役本就不是一体。”

    “先前不知如何让工商业服役,所以只是征税、或者赋役折银,现在朝廷才把服役办法定下来。”

    “这个征发徭役的办法也只是试行,以后要由各地议会批准。”

    好说歹说,总算让这些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并且让苏松新区的工商联合会选出代表,和官府商议这件事。

    吴世睿作为新区最有名的商人之一,自然被选为代表,他问刘理顺道:

    “纳税和服役是公民的两大义务,吾等自然不会逃避徭役。”

    “只是这免役钱我们已经交过了,如今再次征收,岂非重复征发徭役?”

    在场的商人多是地主士绅转型的,他们在家乡自然交过免役钱。

    对此,刘理顺道:

    “这次征发徭役,主要是针对企业等法人,把他们看成公民一样的实体。”

    “办法是对企业平价征收商品,加价不超过十分之一。”

    “你们就看做供销集团的采购就是了,类似战时状态强制购买。”

    这么一说,在场的商人顿时有些明白,沈廷扬道:

    “朝廷是担心有些企业不配合,所以用徭役的名义强制购买?”

    刘理顺顿时点头道:

    “正是如此!”

    “就像你的航运公司,业务繁忙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配合朝廷的运输。”

    “现在朝廷就强制规定,必须拿出一定的运力,在获利不超过百分之十的基础上,提供给朝廷运输。”

    “因为朝廷安排不过来,在对企业征发徭役的事情上,朝廷会授权供销集团统计。后勤部、装备部的采购,以后也会通过供销集团。”

    “这同样是为整个供销系统考虑,防止出现意外,导致供销集团破产。”

    这个解释,让很多商人连连点头,他们是供销制度的受益着,自然很担心供销集团破产。

    再想到所谓的征发徭役是平价购买,而且还给他们留出了十分之一的利润,很多人的心里已经不再抵触,甚至欢迎这一点。

    吴世睿就询问道:

    “企业的徭役是多少,要按什么计算?”

    刘理顺道:

    “现在大体确定是十分之一产品、或者一个月的生产力。”

    “不过这是针对工业企业的,对于商业和服务业,还要另外计算。”

    “例如航运行业,大体是十分之一运力、或者一个月航运时间。”

    “总体徭役负担,不超过纳税比例。”

    这是朝廷的强制规定,避免因为征发徭役太过,给企业带来太大负担。

    朱由检对大明官吏的操守是非常不信任的,无论征收赋税还是征发徭役,都确定了最高比例,超过可以抗税。

    不过这个办法放在征税上很受欢迎,放在征发徭役上,工商业者就不是那么愿意了。

    吴世睿就喊道: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我的船只,朝廷以后只买十分之一?”

    “其他的船只怎么办?让我去卖给谁?”

    造船、纺织等行业的代表纷纷出言,不认可这个比例。

    他们觉得征发十分之一实在太低,恨不得朝廷包销他们的商品。

    也有一些企业销路很好,对于朝廷强制平价购买十分之一产品不大情愿。

    只是这些企业在新区很少,刚刚建设不久的新区,大多是新企业,它们很少拥有传统销售渠道,需要朝廷购买。

    他们同样发出声音,并且鼓动个体户代表,反对征发徭役。

    这些个体户本小利微,朝廷的采购基本上轮不到他们,他们也不愿自己的商品平价卖出去,或者为朝廷服役一个月。

    有个篦头匠就说道:

    “刘公,你说我这给人篦头的,怎么才能服徭役?”

    “难道为官府篦头一个月?或者有十分之一的顾客是官吏?”

    这番话说得众人大笑,刘理顺也笑着道:

    “可以这样,但不局限于官吏。”

    “像是工程营的士兵、监狱里的犯人,同样需要篦头等服务,到时候会平价征召你们,将来具体商议。”

    “不过对个体户朝廷一向是优待的,在征发徭役上特别规定:个体户可以像农户一样缴纳免役钱,用以代替徭役。”

    “这个免役钱,和农户的免役钱相同,缴纳之后就不用服徭役。”

    “朝廷不会在你们忙着赚钱的时候,要求你们服徭役。”

    这个说法,让个体户顿时欢呼起来,感受到了朝廷的优待。

    虽然要掏一笔钱,但是不用强制服役,在他们看来就是优待。

    否则像以前的匠户那样,做一段时间工、就被强制征调服役,他们还如何赚钱?

    那些不愿服役的企业,同样开始揣摩:

    是不是可以把员工注册成个体户,让员工自己缴纳免役钱?把徭役转嫁出去。

    这是刘理顺所预想不到的,他此时正在回答一个杂货店老板的问题。

    对于杂货店这种商业如何服役,刘理顺道:

    “你们杂货店是卖货的,只要售卖的商品之中,至少十分之一购买自供销集团,那就算完成服役。”

    “毕竟供销集团平价购买的产品,是要卖出去的,你们销售行业同样要出力。”

    这个说法,让在场的销售行业人员尽皆愁眉苦脸,工厂主则尽皆喝彩。

    他们其实也担心供销集团采购的产品卖不出去,如今销售行业被要求强制购买供销集团的物资,顿时让他们高兴起来。

    有了这个规定,他们会有十分之一的产品不愁卖,很多人甚至想要提高比例。

    吴世睿就再次大声道:

    “刘公,十分之一实在太少了。”

    “还是提高比例吧!”

    “我愿意把全部生产力,都用于为朝廷服徭役。”

    这个请求,让刘理顺听得目瞪口呆。

    他是实在没有想到,刚才还抵制徭役的商人,如今竟然这么积极地服徭役。

    这可是朝廷没有想到的事情,他犹豫道:

    “你是真的这么想吗?”

    “朝廷可是规定,徭役不超过十分之一。”

    吴世睿和一帮商人大声道:

    “十分之一太低了,我们愿意让麾下企业全部用于服徭役!”

    让供销集团包销他们的产品,提供他们订单。

    对此,刘理顺实在无法决定,只能把这个诉求传回朝廷。

——

    对这种事韩爌实在没有料到,他其实做好了商人抵制服役、派兵镇压的准备。

    以便向皇帝显示他勇于任事,不怕得罪商人。

    如今苏松新区的工商业者这样表态,让他实在不解:

    “这苏松新区的商人,难道和其他地方的商人不一样吗?”

    “他们就这么喜欢服徭役?”

    张溥闻言笑着道:

    “这件事虽然出人意料,其实却在情理之中。”

    “苏松新区的商人,和其他地方可是不一样的,他们大多是地主转型的工厂主。”

    “对这些人来说,最重要是把产品卖出去,获得稳定的收益。”

    “朝廷用平价购买征发徭役,其实就是帮他们解决销路问题。”

    “之前供销集团的订单被他们争抢,就是因为这点。”

    向韩爌解释着苏松商人的不同,张溥道:

    “其实,把工业和商业区分开,更加一目了然。”

    “工商业主虽然并称,有时还全部用商人代指。”

    “但是工厂主和商人的诉求其实是不一样的,工厂主最大的诉求是提高生产,把生产的产品全部卖出去。”

    “这次抵制徭役的,主要是商人,工厂主大多欢迎征发徭役。”

    “就是那些产品卖得很好的,对强制购买虽然有怨言,但是也不反对。”

    “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危机。”

    “这个十分之一的强制购买额度,就是一个保底。”

    “他们有这个保障在,将来在遇到危机时就能更容易撑过去。”

    这番话语,让韩爌若有所思,说道:

    “所以这些苏松工厂主的诉求,其实是提高保底。”

    “要不要答应他们呢?朝廷能掌控更多物资。”

    张溥斟酌道:

    “这些人心向朝廷,他们的诉求自然不能无视。”

    “但是全部由朝廷平价采购不可行,他们的销售渠道被朝廷完全控制后,可能会被贪官污吏勒索,有些企业也会摆烂生产烂产品。”

    “可以设一个比例,例如五成,规定另外五成必须由他们自己卖出去。”

    这个考虑,确实有些道理,韩爌正要答应时,还在兼任礼部尚书的成基命道:

    “提高徭役比例虽然是他们要求的,却同样是为朝廷做贡献。”

    “皇上一再强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他们多履行义务,应该给出什么样的权利?”

    这点张溥确实没想到,因为他觉得是这些人主动请求,所以就让他们多服役。

    但是成基命的话也确实有其道理,如果不对这些多服役的工商业者赏赐,以后如何鼓励他们多服役?

    “让他们抵扣以后得徭役,或者把收到的免役钱给他们?”

    “只是这样花钱买徭役,似乎不符合征发徭役的目的?”

    户部尚书毕自严琢磨道。

    徭役本就是无偿劳动,是朝廷对劳动力的征取。

    张溥提出的平价征收生产力,已经是因为工商业的特殊性,为征发徭役付出成本了,再花钱没有官员会愿意。

    这个问题,直到拿到朝堂上,和皇帝一起讨论时,才得到了解决。

——

    看着张溥和韩爌等人制定的对工商业征发徭役办法,朱由检对他们的创造力,还是颇为满意的。

    尤其是张溥用徭役的名义强制征收生产力和服务力,让朱由检眼界大开。就连他都没有想到,可以用这个办法征用民力。

    对于多服役的补偿,朱由检思考之后,想到了后世的碳交易。

    许多新能源企业,就是靠着碳积分,获取巨额收益。

    徭役同样如此,朱由检决定给多服役的企业发放徭役积分,让他们售卖出去:

    “对于多服役的企业,可以发放代役券。”

    “这种券可抵扣徭役,每张券代表一个人一年的徭役。”

    “不想服徭役的企业,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购买代役券,向朝廷缴纳徭役。”

    “多服役的企业可以通过代役券获得额外收益,朝廷向他们发放代役券即可,不付出额外成本。”

    这个提议,让群臣眼前一亮,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让所有企业都服役,其实是很难的,有些行业根本没有找到征发徭役的方式,有些则非常繁琐,征发徭役的成本很高。

    像是人员众多、从事行业最复杂的个体户,朝廷就专门规定,个体户可以像农户一样缴纳免役钱代替服役。用最简单的办法征收,避免入不敷出。

    但是其他行业是否同样允许缴纳免役钱,需要具体商议。

    如今代役券一出,事情就简单了。

    朝廷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就能获得徭役。

    不过这个办法的问题还很多,各企业生产效率不同、一个人一年的徭役也有很大差异。

    最终,在朱由检提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行业人均产值等概念下,群臣决定按行业发放代役券。

    对所有工业企业征收十分之一的生产力,不允许使用代役券。

    对商业和服务业征收十分之一的服务力,或者和十分之一产值等值的代役券。

    在他们的热烈讨论下,很多问题得到解决。朝廷决定在苏松新区试行,由当地发行代役券。

    那些积极服役的企业,顿时欢欣鼓舞。他们没有想到,超额服役还能获得收益。

    这让他们对服役更加热情,无奈朝廷为了防止他们生产烂货塞给供销集团,强制规定私营企业至少有一半产品自己售卖,而且供销集团征发的徭役物资可以优先选。

    只有完全被朝廷控制的企业,才能超过这个比例。这些企业同样能获得代役券,作为工人福利——

    在这些工厂工作的人员,每工作一个月就可以拿到一张代役券,让一位家人免于服役,或者拿去售卖。

    这导致官营企业的吸引力略有提高,工人获得了额外福利。

    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私营工厂主。之前觉得办厂累的商人,为了获得代役券,开始主动投资工业——

    他们办工厂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自己的其他产业获得代役券。

    证券交易所的代役券交易,也是红红火火,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工业。(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2439_2439260/111101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