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祸水东移日本(求订阅)
“老爷,朝鲜世子求见。”
“不见!让他赶紧离开。”
韩爌不假思索道。
他知道自己在朝鲜的事情上,就是帮皇帝背锅扮黑脸,当然不愿见朝鲜世子。
在被刘宗周骂醒后,他知道自己已别无选择,想成为真正的首辅,就必须把责任扛起来。
想像以前那样当不粘锅,皇帝和大臣都不会满意。
对朝鲜的事情就是如此,他知道皇帝有顾忌,需要自己做强硬派。
李汪苦苦恳求,连韩爌的面都见不到,心中的恐惧又多了几分。
他在回去之后急得来回踱步,向自己带来的臣子问计道:
“怎么办?”
“现在如何是好?”
从未经历此事的他,心中焦虑之极。
虽说他在大明相当于质子,但是因为大明皇帝对朝鲜的重视,他并没有受到虐待。
不但没有受到歧视,还拜刘宗周和林焊为师,通过汉语等级考试,被认定为华人。
可以说,他在京城的藩属贵族中,都是头面人物,朝鲜也常常被称为大明第一藩。
再加上他有大明皇帝发放的俸禄,还有相应的贸易配额,在京城的生活颇为宽裕。不但在京西兴建藩王府,京城贵族子弟中流行的武道社,他都建了起来。
凭借武道社的比赛,李汪和很多贵族子弟,都建立了联系。
再加上偶尔参加贵族议会的会议,他在这几年间,已经把自己视为大明贵族的一员。
但是在朝廷斥责朝鲜占据汉唐故土的旨意下发后,这些人纷纷避而不见,让李汪着实感到惶恐不安。
如今连首辅都是这个样子,李汪更觉得心中惴惴。
在翻译学堂读书的金自点道:
“邸下莫慌。”
“藩属的事情归理藩院,邸下可求见黄掌院。”
李汪急躁地道:
“理藩院我已去过了,说是遵照圣谕。”
“但是圣谕的内容你也知道,皇上要求父王朝觐,父王如何会遵循?”
大明皇帝的圣旨,要求朝鲜国王前来京城朝觐,解释侵占汉唐故土的事情。
凭李汪对自己父亲的了解,他知道父亲多半不会遵循。
那样他在京城就危险了,说不定就会被出征的大明士兵祭旗。
只要想到这个可能,他心中就不可避免地感到恐惧——
此时此刻,他才有了质子的感觉,生死都不由己。
金自点得知他的想法,安慰道:
“邸下不要吓自己,大明是文明之国,不会如此野蛮。”
“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更何况无故斩杀邸下。”
“只是如果大王不朝觐,大明就会认为朝鲜不恭顺,像攻打安南一样攻打朝鲜。”
“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事情,邸下一定要劝说大王尊旨。”
李汪点了点头,同样知道这一点。
大明派出三万新军,在三个月内攻占安南都城。甚至除了行军时间外,新军进入安南后的战斗过程不到十天,伤亡只有75人。
这种神话般的战绩,不但震撼了大明上下,也惊呆了大明各藩。
他们都认识到:大明武力之强,已胜过永乐年间。
昔年花五个月时间征服安南的靖难精锐,战力也不如现在的火器新军。
以这支兵马征讨周围藩国,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抵御。
尤其是朝鲜因为曾被建虏入侵,对此认识最深。
连建虏都挡不住的他们,如何挡得住驱逐鞑虏的大明新军?
所以在朝廷的圣旨下达后,李汪根本没有反抗的意思,想的都是如何向大明解释,以求保住朝鲜。
他向金自点道:
“父王恐怕不知这件事的严重性,恳求金生返回朝鲜,仔细劝说大王。”
“否则大明天兵出征,朝鲜悔之晚矣!”
金自点接令应下,又说道:
“单单我说大王恐怕不信。”
“邸下应多找大明大臣询问,让他们警告大王。”
李汪长叹一声,无奈道:
“我去求见韩首辅,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可惜韩首辅不愿见。”
金自点皱着眉头,又出主意道:
“除了韩首辅外,大明的袁枢辅、杨次辅,地位能和首辅相比。”
“邸下的老师刘先生,也是在皇上面前有脸面的重臣。”
“这些人说动一个,就能让大王更相信。”
李汪听到这些脸色更苦了,说道:
“袁枢辅对朝鲜态度你也知道,他坚持认为父王是篡位。昔年父王被大明承认,最大的阻力就是此人。”
“杨次辅和洪总督是同乡,他和洪总督态度一致。洪总督对这件事怎么想,父王那边更清楚些。”
“至于本王的老师刘先生,他去安南教化蛮夷了,已经不在京里。”
这是他最无奈的事情,需要用到老师的时候,老师突然不在。
而且想到安南的事情,他就很是恐惧地道:
“大明把安南不懂汉语的人都当成蛮夷,视作禽兽看待。”
“据说南洋各藩,正在抓捕安南人为奴,士兵杀掉蛮夷中的反抗者就能立功,分到更多的田地。”
“安南人现在非常惨,朝鲜绝不能落到这个地步,绝不能被视作蛮夷。”
说起这件事情,在场的朝鲜人都是惶恐不已。
大明对安南人的态度,着实吓到了他们。
以至于以前对学汉话、写汉字不热心的人,如今都急着学习参加考试,获得华人身份——
他们作为朝鲜派来的官方使者,都是有优待的。只要在大明依法纳税,通过考试后就能获得华人身份。
如果不珍惜这个机会,以后返回朝鲜,很难成为华人。
在己巳胡乱之后,大明已停止接受朝鲜人捐纳大明公民。
只有去大明军中服役三年以上,并且通过考试,才有可能成为大明公民。
大明对安南动手后对蛮夷的态度,让他们着实感到害怕,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脱夷入华——
这其实也是朱由检放纵南洋贵族抓捕蛮夷的原因。
不对蛮夷狠一点,如何显示出大明公民身份的宝贵?
只有各藩子民都争着成为大明公民,大明才能以保护他们的理由干涉各藩,让这些藩国无法独立。
一旦藩国独立,藩属国公民被开除华人身份,那就将沦为蛮夷,可以被抓捕奴隶。
藩属公民肯定是不愿意的,他们需要大明建立的秩序维护权益。甚至连藩属贵族也要受大明秩序保护,轻易不会闹着独立。
朱由检派刘宗周南下,就是申明这一点。抓捕蛮夷是为了建立新秩序,而不是随意残害。
并且要注意分辨华人,保护华人的权益。给愿意接受教化的蛮夷成为华人的机会,降低统治压力。
这样大明才会越来越强,获得更多的拥护者。
朝鲜这些人就是如此,大明对朝鲜虽然态度严厉,还要求归还汉唐故地。他们却丝毫没有忿怒,更多的是感到惶恐,深怕被大明视作蛮夷。
脱夷入华,成了所有人的追求,他们都想要获得华人身份。
——
想起冒辟疆已经去朝鲜施行教化,把朝鲜晋升为半华之国,李汪像是抓住救命稻草道:
“我们朝鲜是半华之国,不是安南那样的蛮夷。”
“朝鲜绝不会沦为安南那个样子,我们对大明一向恭顺。”
金自点也像是想起什么,急忙道:
“邸下,大明的圣旨之中,是不是要求大王来解释?”
“是来京城参加贵族议会?”
李汪翻开抄录的圣旨内容,说道:
“是,大明要求父王来到京城朝觐,在贵族议会解释。”
金自点长出口气,庆幸道:
“如此,朝鲜无忧矣!”
“皇上允许大王参加贵族议会,是把大王视作大明贵族看待,还是看作自己人。”
“只要大王来到京城朝觐,朝鲜就不会落到安南的境地。”
“邸下可知,大明征讨安南之前,下了什么旨意?”
这件事寻常人不关注,李汪却是知道的,他说道:
“大明派遣使者,召集安南藩属觐见。”
“莫氏、郑氏等都托病不朝,大明先是降伏了莫氏,再派兵征讨郑氏。”
“现在前任莫氏之主已经被送到大明,高平是他的儿子掌管。”
他在说到这里后,已经眼前一亮,知道金自点是什么打算。
果然,金自点道:
“朝鲜国王被大明皇帝封为顺仁王,邸下作为世子,只要效忠大明,皇上就一定不会亏待。”
“所以邸下完全不用惊慌,现在该惊慌的,是在朝鲜的大王才是。”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邸下忠于大明,就不用担心富贵。”
“你看使馆这边,大明都没有派遣兵马看管。”
李汪听到这里,心里算是有底了。
大明对他的态度其实很好,虽然下旨斥责朝鲜,却对他丝毫没有限制。
就连他在京城的活动,同样也是放任。
不管结果如何,忠于大明的自己,都少不了富贵。
但是他父王不来朝觐的后果仍然很严重,只要想到安南的现状,他就忍不住心中惴惴:
“还是要劝父王朝觐啊!”
“朝鲜可不能变成安南。”
“我们也不能像高平莫氏一样被移藩。”
金自点倒不觉得李氏被迁走有什么不好,他出身的金氏是朝鲜大族,而且获得了封地。
如果没有朝鲜国王直接属于大明,对他们来说更自在些。
不过那样的话,散乱的朝鲜各藩,面对被德川幕府整合的日本,就会更危险了。
他向李汪建议道:
“大明之所以攻打安南,是因为安南向来不恭顺,对大明自称为王,在内部却自称皇帝,袭扰大明边疆。”
“如今还有一国,和安南的做法很像。不但袭扰大明海疆,还在对大明称王的同时,在国内自称天皇。”
“吾等须让大明朝野认识到,相比斥责朝鲜,更应该惩罚日本。”
李汪听得喜形于色,认为这是个好建议。
相比朝鲜的恭顺来说,安南、日本实在太不老实了。
大明如果要打,更应该去打日本。
很快,他就开始大把撒钱,让报纸报道日本对大明的侵犯,以及称皇僭越等行为。
大明朝野的目光,很快转向日本。
因为日本实在太不老实了,倭寇作乱和万历朝鲜战争,还有许多人没忘记。
相比朝鲜来说,更应该攻打日本。
不过朝鲜也要惩戒,不允许他们占据汉唐故地——
朱由检激发的民族主义,到底有点用处。
很多人看着复汉军的战绩,就有恢复汉唐故土的心思。
否则大明的远迈汉唐,如何得到公认?
枢密院海军部都上了奏疏,提议攻打日本。
——
朱由检看着报纸和奏疏,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朝鲜人,伎俩还真不少。”
“难怪数千年下来,能够一直不灭。”
理藩院掌院黄立极道:
“那这次要不要消灭朝鲜,当作安南对待?”
朱由检摇头说道:
“没看报纸上说,朝鲜远比安南、日本恭顺吗?”
“对朝鲜绝不能像对安南,那样会让各藩不安。”
“不过朝鲜也确实应该惩戒,免得他们起小心思。”
“如果现任朝鲜国王像安南莫氏一样不朝觐,就派兵马抓来,换一位朝鲜国王。”
朝鲜国王的存在,他是能容忍的,毕竟他登极后已经给许多藩王封地。
而朝鲜半岛作为一块独立的地域,最好的治理办法就是分封藩王治理。
相比分封朱姓藩王,由外姓藩王占据朝鲜,反而更让人放心。
所以朱由检没有废除朝鲜国王的意思,就算现在的朝鲜国王不老实,他也只打算换人。
不过出兵就有风险,黄立极道:
“如果朝鲜反抗,阻止国王更换,那大明应该怎么办?”
朱由检哈哈笑道:
“那就是给脸不要脸,可以多派兵马把朝鲜都城打下来,给这位朝鲜世子移藩。”
“大明在朝鲜虽然要分封,却不是非有国王不可。”
“安东都护府同样可以代管朝鲜各藩,阻止日本入侵。”
说着,他指着东面的日本道:
“相比朝鲜,朕更担心的是日本。”
“这可是二三千万人口的大国,超过大明的十分之一。”
“一旦大明衰弱,就有威胁到大明的实力。”
“对这个国家必须要慎重,它是大明周边,最危险的敌人。”(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2439_2439260/111100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