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唐:一首将进酒,气疯李世民 > 第931章 这个年纪,正是打拼的时候

第931章 这个年纪,正是打拼的时候


此时已经清早,柔和的阳光照进正堂,将侯君集脸上冷肃映得清楚,一双阴翳三角眼眼中含煞,死死盯着自己。

果然,这个老货对自家敌视已久,哪怕自己从进门开始便恭恭敬敬,也抵不过这人早有针对之意。

李斯文垂着眼帘,藏住想回怼过去的冲动,于情,他是侯杰的生父,自己的长辈,于理,他是当朝国公,官压两级。

只要自己露出一丝不满,就是被当场拖下去赏一顿杖刑,也是有理说不出。

弯腰拱手,解释道:“小子初入军伍,对军规军纪不甚了解,且此去凉州久经战火,又一路风尘仆仆,实在心乏体倦,贸然来见尚书大人,难辞失礼之责。”

“故此,今日一早稍加整顿衣冠,便马不停蹄的前来兵部,不敢有丝毫持功自傲之心。”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说两句好话赶紧把事情办完,等出了这门,谁还鸟他!

哪怕李斯文说的比唱得好听,可侯君集心怀偏见,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大力拍桌,冷脸怒斥道:“还敢胡说八道,谁给你的胆子,真当本官不清楚,你昨夜抵京却未在城外暂歇,而是掉头另寻他处。”

“身为帝国将领,理当铁骨铮铮,不惧艰险,就算身受重创也要坚守信念,自觉维护大唐雄师的军规军纪。”

“若是人人都像你一样持功自傲,目无法纪,连半点委屈都受不得,大唐雄师还能留有半点战力?”

去尼玛的,还敢说他目无法纪。

你将来率兵攻打高昌,可是纵容军队烧杀抢掠,违背妇女意愿,若他换个地方休息都算目无法纪,那你算什么,无法无天?

李斯文心思急转,已经组织好了千字檄文,怼死这个公报私仇的司马脸。

可刚要出声,一阵轻微脚步声赶到,苍老的声线紧接着响起:“小公爷,可交接完军报,陛下有请。”

此言一出,李斯文到嘴的话咽了回去,抬头见侯君集一张司马脸更加阴沉,之前恼火顿时消散。

老登,继续啊,是不喜欢说话么?

尽管想留下看场好戏,但再不走,天晓得侯君集又会如何针对,紧忙拱手,转身就走:“尚书大人,末将先走一步。”

“你——”

侯君集脸色涨红,准备开口训斥,却见李斯文已经大步流星的走出正堂,消失得无影无踪。

该死的老匹夫,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

等唤回薛礼,三人走出兵部辖区,李斯文这才放松下来,感激道:

“多谢唐大人出手相救,再让侯君集纠缠下去,某怕是少不了一顿小惩大诫。”

听李斯文知道感恩,唐检嘴角微动,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小公爷不必挂怀,老夫也是奉命行事,恰逢其会罢了。”

李斯文根本不把这套谦辞当真,不早不晚,正好敢在关键时候,说这是巧合才是笑话。

唐检此人的名气或许不如‘房谋杜断’,但比起真才实学,谁胜谁负还是个悬念。

虽未拜相,但前后担任礼部、民部和将来的工部尚书,最后还能平稳落地,乞骸骨后加特进,死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德劳功兼备的‘襄’,世人皆传其节俭孝亲之名...

说此人胸无沟壑,那才是自欺欺人。

又道:“不管如何,今日唐大人之恩情,小子铭记在心。”

见李斯文态度恳切,并没有因赫赫战功而自傲,唐检这才看似无意的说出了心里话:

“不过礼尚往来,托小公爷的福,某家那不成器的老三老四,回城外农庄自省的几个月可谓是收获颇丰,回城便求老夫,帮他俩讨要了个国子监的旁读机会...”

说起这事,李斯文脸上流露出几分不自然,老三唐义识,豫章公主驸马,因年前那场风闻闹事而驱之城外。

老四唐河上,在悟真寺不打不相识,后来伙同他三哥造谣,同样驱之城外。

谦逊道:“哪里哪里,唐义识天生聪慧,唐河上同样胆大心细,就算没某照付,将来成才也是必然,担不起唐大人如此。”

唐检可太清楚,自家那俩不肖子的天资,若这话从旁人嘴里说出,唐检肯定要将其当成冷嘲暗讽。

但若是从李斯文,这个大名鼎鼎的少年县公,陛下承认的‘王佐之才’嘴里说出,就算知道这是客套,但唐检仍不可避免的笑开了花。

那俩不肖子或许天资鲁钝,但看人眼光却与他老子一脉相承。

能跟随在这位的脚步后,将来就算不能位极人臣,最起码也能落个富贵。

见李斯文如此上道,愿意出手照付老三老四,唐检也起了点拨的意思,趁着现在还在路上,蚊声细语而道:

“你可知,侯君集为何要针对你,哪怕你们几家两代交好,互为依仗?”


  (https://www.02ssw.cc/2431_2431545/239033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