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章 获奖感受
深夜回到宾馆,她推开窗子,望着异国的夜空。
风很凉,星星很亮。
她轻声喃喃:“爷爷、奶奶……我做到了。”
此外,心底下也有个名字浮现出来。
如果不是霍衍一路支持,她也许没勇气走到今天。
想到这里,她心口一阵温热,忍不住轻轻笑了。
未来还很长,她要拍的电影还很多。
而此刻,她第一次清晰感受到,她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她,不再是那个在市场里卖菜的小姑娘。
她是导演姜远寒。
影展的第三天,颁奖典礼如期举行。
大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
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演员、影评人纷纷到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热烈的气息。
姜远寒坐在代表团的队伍里,双手不自觉攥紧。
她的电影虽然在放映后得到好评,可获奖与否,却是另一回事。
台上主持人用德语报出获奖名单,翻译紧跟着在她耳边低声传译。
“最佳新人导演奖,华国,姜远寒,《无声》!”
那一瞬间,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随即,掌声如雷。
灯光打下来,照在她身上,明亮得刺眼。
姜远寒愣了一秒,才反应过来自己获奖了。
身边的代表团成员也一脸震惊,随即纷纷拍手,有人还忍不住嘀咕一句:“这丫头,真给咱们长脸了!”
她从座位上站起,心脏怦怦直跳,脚步却坚定地走上舞台。
金色的奖杯递到她手中,沉甸甸的。
主持人笑着递来话筒:“请姜导演发表获奖感言。”
无数双眼睛聚焦在她身上。
姜远寒深吸一口气,环视全场,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
“谢谢大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导演,能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个人,而是因为背后有无数科研工作者,他们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灵魂。”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忽然坚定:“他们没有鲜花与掌声,却用默默付出点亮了国家的未来,我的作品只是他们生活的缩影,如果能让更多人记住他们,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
翻译把这段话传出去,全场再次爆发掌声。
不少人眼神灼热,甚至有人眼眶泛红。
有女记者忍不住站起来鼓掌,口中念叨着:“Bravo!”
颁奖结束后,是自由交流时间。
许多外国导演主动走到她面前。
一位留着胡须的法国导演伸出手,带着赞许:“姜导演,你的作品让我想起了二战时的法国科研人,他们也是在黑暗中点灯的人,你很了不起。”
一位意大利导演笑着说:“我以为华国的电影只有武侠和民俗,没想到能看到这样的题材,你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还有日本导演郑重其事地鞠了一躬:“你很勇敢,在我们那边,女性导演也少见,能拍这样的电影,更是难得。”
姜远寒一一回应,语气谦逊,从容不迫。
她知道,这是一个窗口,她不仅仅代表自己,她的背后是国家。
就在她应对如潮的人群时,一个年长的外国影评人忽然开口,语气带着质疑:“姜导演,你的电影很好,但在我们看来,它似乎过于理想化。科研工作者真的会如此无私,没有瑕疵吗?你是否有意美化了现实?”
话音落下,现场一片安静。
许多人看向姜远寒,似乎在等待她的回答。
姜远寒唇角勾起一抹冷静的笑:“没有人是完美的,科研人员也是人,也会有情绪、有矛盾,但在关键时刻,他们能把个人放在国家之后,这就是他们的伟大,我的电影,不是童话,而是真实。”
翻译的话一出,现场安静了一瞬。
随后,响起了一片掌声。
那位外国影评人愣了片刻,忽然微微点头,眼里浮现出几分认同。
宴会持续到深夜。
当姜远寒终于走出会场时,手里还攥着那只奖杯。
夜风拂过,她忍不住抬头望天,眼眶湿润。
这一刻,她忽然很想让霍衍看到。
如果他在,会不会像平时那样,淡淡一笑,替她接过奖杯,然后说一句:“干得漂亮”?
想到这里,她唇角弯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与此同时,在国内的科研院。
霍衍正加班,实验室的灯光亮到很晚。
桌角的收音机传来一则新闻简讯:
“在国际电影周,我国青年导演姜远寒的作品《无声》获得最佳新人导演奖,这是我国青年导演在国际影展上的重要突破……”
霍衍动作一顿,抬起头。
黑眸深邃,唇角却缓缓弯起。
他没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
像是在回应,也像是在默默为她鼓掌。
获奖的消息迅速传回国内。
各大报纸头版刊登了姜远寒的名字,称她为“华国青年导演的新星”。
文联、电影厂、甚至科研院都传开了消息,许多人心中涌起骄傲。
那些曾经质疑她的声音,在这一刻,彻底消散。
姜远寒用作品,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重。
她,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中央。
……
返程飞机落地的那一刻,姜远寒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带着奖杯回来了。
国际影展的掌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可当脚踏上这片土地时,那种归属感才让她心头一热。
出关时,文联派了车来接机,记者早早守在机场,不断按下快门。
闪光灯噼里啪啦,姜远寒一时有些恍惚。
有人大声喊:“姜导演,请问获奖感受?”
有人追问:“以后还会继续拍摄科研题材吗?”
更多人高举话筒:“请看这边!!”
姜远寒笑了笑,语气淡定:“感谢大家的支持,这是国家科研工作者们的荣誉,不只是我一个人的。”
她的声音被记录下来,第二天就登上了报纸。
几天后,科研院专门发来邀请,请她去做一场分享会。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电影厂都轰动了。
导演能在科研院演讲?
这在圈子里是前所未有的事。
姜远寒心里明白,这是对她的认可,更是对她作品的认可。
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分享会当天,科研院的礼堂坐满了人。
除了科研人员,还有许多文艺界代表,甚至有外国友人到场。
场子里热闹得很,却又带着一种庄重。
姜远寒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叠笔记。
台下的目光纷纷聚焦到她身上,其中最沉稳的一道视线,来自第三排。
霍衍。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端坐在人群中。
目光如同一道定心的锚,让姜远寒心口微微一紧。
她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拍这部电影之前,我还不是导演,对科研了解不多,更不知道他们背后有多少辛苦,可当我走进实验室,看见那些日夜奋战的研究员,看见他们为了实验成功熬到双眼通红,我忽然明白,真正的英雄往往没有掌声。”
她的声音坚定而缓慢,像在讲述,也像在回忆。
“有次夜里,我亲眼看见一位研究员在桌边趴着睡着,醒来后第一件事不是喝水,而是继续推算公式,那一刻,我心里很震撼。我想,如果大家都能看到这一幕,就会明白什么叫做责任。”
她顿了顿,目光在台下扫过。
(https://www.02ssw.cc/2428_2428859/503833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