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太平盛世!消息,震惊的老朱!
有了第一个军阀做榜样,签订了条约,其他的军阀也纷纷效仿。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条约简直是一本万利。
仅仅放弃一些本来就没有开挖的矿藏,租借一点点土地,让大明来开银行,办报纸等等无关紧要的让步,就能获得大明驻军的保护,还会帮助训练军队,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大量的大明宝钞,获得独立建国,称王称霸的资本。
如此“美好”的条约,谁又不爱呢?
很快,各个军阀争先恐后与大明签约,甚至给予更多更丰富的条件,诸如不仅免除大明商品的进口税收,连大明商人来自己境内经商的所有税收,都一并免了。
反正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国家与大明相距如此之远,从前就没有什么大明人前来,以后无也不会有多少大明商人前来。
再说,由于他们的发展还相对较落后,他们辖地内所有的商税加起来,数量也不多,当然乐得在这上面做一个顺水的人情了。
至于以后的发展,那谁又能想得到,看得那么远呢?
很快,钦察汗国境内的各方势力,便都与大明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
……
不仅是各个军阀,最终,钦察汗国的大汗乞赤黑也认清了形势,与大明签订了条约。
当然,他不是代表整个钦察汗国,而是代表仅有的部分仍在钦察汗国朝廷实际控制之下的地区。
条约签订之后,他将不再是整个钦察汗国的大汗,而是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的君主。
待到这一切完毕之后,老朱便召集各方人马,一起签订了一个联合公约。
联合公约宣布,钦察汗国的大汗正式退位,原来的钦察汗国,正式变成十多个不同的国家。
实际上,这些地方本来就是这样的,本来就是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
只不过,草原骑兵用强大的武力,用血与火,征服了这里。
将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强行纳入到钦察汗国的统治之中。
但正如元帝国在中原进行的统治,从来没有同化过汉人一样,钦察汗国的统治,也从来没有同化过自己辖下的各个地区和民族。
即使没有大明军队的到来,这些地方独立出去,钦察汗国彻底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历史也正是这样发展的。
老朱让他们签订条约,不过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同时,也让这一带实现了和平更替。
如若不然,按原本的路线再继续发展下去,这里将会陷入长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战乱,无数人都将死于战火之中。
打得血流成河,打得人口只剩下现在的十之一二,最后才会形成十多个不同的国家。
如今,一切都结束了。
大明的强力介入,让权力得以顺利交割,亿万生灵的生命免于涂炭,和平降临了这一带。
老朱又一次用兵不血刃的方法,平定了万里疆域。
消息通过电报,迅速传回大明。
刹时间,大明的民众沸腾了。
这几年,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南定暹罗,勃固,北定草原,女真三部,东边的倭国,高丽等,就更不用说了。
渐渐地,大家已经习惯了大明的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老朱率军西征,便是如此。
西域之地,已然距离中原十分遥远。
图兰帝国,更在万里之外。
至于原来钦察汗国统治下的地区,那更是只有少数读书人,才能偶尔从行脚商人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或是从某些书籍里翻阅到语焉不详的记载。
对普通过日子的大明百姓来说,那里太遥远了。
遥远到与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如今随着大明实施新政,对外开放,许多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海外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输入大明,也改变了百姓的生活。
百姓们自然不会觉得那与自己无关。
虽然由于别失八里、图兰帝国,皆是刚刚平定不久,再加上陆路运输远比海路困难,大明平定这些地方,目前还看不到任何收益,但这丝毫不影响百姓们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
在他们眼中,这些地方,未来也必须如同那大洋洲一样,可以给大明输入大量的矿藏和财富,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百姓们议论纷纷。
“无上皇一次便平定了十多个国家,与他们签订和约,这也太强了吧。”
“那是自然,无上皇是什么人?那可是大明的开国之君!”
“无上皇固然厉害,但能这么顺利的平定诸多国家,靠的是大明的赫赫威名以及强大的火枪火炮,大明能有如今的赫赫威名,可都是当今陛下的功劳,火枪火炮也是陛下发明的,说到底,还是当今陛下让这些国家臣服的。”
“这倒也没错,陛下可是万古未有明君!”
“呃,你们说,大明与这九国都签订盟约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去这些国家做生意,经商了?”
“那是自然,你没看报纸刊登的条约内容,许多国家不仅免除了大明商品进口的关税,就连大明商人去他们那里经商,都是免税的呢。”
“这么说来,想要发家致富,完全可以去那里经商啊,不用冒险出海了?”
“对哦,从往西域往西边走,自古以来便有一条丝绸之路哦。”
“海上凶险,但只要坐船就可以抵达,你以为从西域往西的路,就好走吗?万里黄沙,荒凉无比,盗寇出没,哪有那么容易的?”
“你说那里尽是黄沙,十分荒凉,我倒是相信,但说什么盗寇出没,那就算了。如今我大明国力昌盛,哪个不长眼的盗贼,敢抢我大明商人的财货?”
“哈哈,这个倒是没错。盗贼都知道,什么人的东西抢得,什么人的东西抢不得,别的商人他们敢抢,大明的商人,量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
“说起来,以前都不用去西域,便是在大明境内,但凡离了家乡,距离城镇稍远一点的地方,不都有强盗贼人出没吗?如今似乎都不见踪影了。”
“刑部的缉盗司年年剿匪缉盗,早就他们全给剿没了,再说,现在大家都不愁吃不愁喝的,还当什么强盗啊?”
“哎,尤其当年元灭之时,天下大乱,呆在家里都会被抢掠,如今回想起来,好似还在眼前,可天下,真的太平啦!”
……
百姓们海阔天空的聊着天,提起大明的强大昌盛,每个人都骄傲的挺起了胸膛。
“乱世”这个词,对明的百姓而言,似乎已经很遥远了。
尽管如今的大明,实际上仍然处于战争状态,前方的军队,每天都在进行着战争。
可那只是极少数新军将士的事。
对广大的大明百姓而言,现在是和平的年代,是盛世之时。
战争离他们,遥远无比。
……
图兰帝国边境的明军营寨,会盟已经约束,条约正式生效。
老朱亲自遂各个新成立的国家的国君离开。
临别之际,一个新国家的国君对老朱道:“无上皇率领大明天军,是要一路向西,直抵欧罗巴的吧?不过,我听说,已经有一位大明的王爷,早就率领船队到了那里。”
老朱惊讶无比,连忙追问是怎么回事。
那名国君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到远游的商人,传回来的零散消息。”
“据说,有一位自东土大明而去的王爷,在欧罗巴的威尼斯城登陆。”
“那位王爷的儿子,还迎娶了威尼斯公爵的女儿,并与威尼斯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
“自那之后,那位大明的王爷,就在欧罗巴定居了下来,并不断扩展其家族势力,生意做得非常之大。”
“听说,没过多久的时间,那位王爷便已经成了整个欧罗巴最富有的人。”
“他们家的财富是如此之多,家里的珍宝即使用马车去运,也得运几千车。”
“黄金在他们家,连泥土都不如。”
“他们家的富饶,让欧罗巴的国王都自惭形愧。”
“欧罗巴各地,都流传着这位大明王爷的传说和故事。”
老朱连忙问道:“消息属实吗?可知那个大明王爷叫什么名字?”
说话的国君摇了摇头,道:“钦察汗国与西方的欧罗巴诸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我们的骑兵曾征伐过那里,后来才停止西征。”
“可我们双方的仇怨已经结下。”
“故而,一直以来,我们之间的交往其实也极少。”
“这些消息,是一些远游的商人传回来的。”
“但敢去那边做生意的商人,也极其稀少。”
“此类消息,多有谬误。”
“关于大明王爷在欧罗巴的消息,是不是准确,我也不敢保证。”
老朱顿时有些失望,但想想也属正常。
对于大明而言,钦察汗国已经是极西边的国家了。
但对欧罗巴诸国来说,钦察汗国仍然在遥远的东方。
而且,在这个时代,哪怕是两个相邻的国家,一旦为敌,断了正常的商贸和交往,彼此之间也绝对谈不上熟悉。
就好像以前的大明,和草原帝国也算邻居,但草原帝国发生的很多事情,大明境内的人,往往毫无所知。
高丽之类的邻国就更不用说了。
若不是朱允熥远征倭国,平定女真三部,让高丽主动来朝,与大明签订条约,双方之间的条约一下子变得密切无比,放在以前,高丽改朝换代,大明也许都得过几年的时间才知道。
原来的钦察汗国与欧罗巴众国的关系,可比以前的大明与高丽的关系,还要恶劣得多。
他们之间,也能有多少消息互通呢?
“哦,我想起来了。”那名国君忽然开口道:“大明王爷的名字,好像叫‘朱棣’?”
“对,应该就是这个名字。”
他滔滔不绝的说着,浑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老朱,已如遭雷击,愣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
朱棣?
咱的四子朱棣?
他还活着?
在欧罗巴,还成了欧罗巴的首富?
这个消息对老朱来说,冲击实在太大了。
老朱对朱允熥推行新政,一直都是全力支持的。
特别是亲眼看到大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衣食无忧;看到大明军队横扫天下,所向披靡。
对于一个曾经讨饭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事,比让天下人都吃饱饭更重要。
对于一个雄心壮志的帝王来说,也没有什么事,比帝国雄霸天下,威震八方更重要。
而朱允熥通过新政,通过科学发展,做到了这一点。
如今的大明,拥有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象的强大国力。
要不然,老朱今天也不会带领军队,万里西征。
若还是以前的大明,没有先进的火枪火炮,那远征所需要的军队就不是一两万人马,而是几十万大军。
大明的国力,绝对负担不起。
能平定西域,几乎就是极限了。
大明今天的强大,都来源于新政。
老朱当然支持新政了。
但有一条,老朱内心始终是很纠结,甚至是很痛苦的。
那便是让大明的皇室宗亲全部出海。
虽然老朱也同意这一项国策。
让儿孙们都像几千年前的周王室分藩的诸侯一般,去海外开拓。
但这是为了大明千秋大计,不得不做的牺牲。
在老朱的心中,对儿孙始终是不忍,更不舍的。
要知道,老朱对于自家的儿孙,素来是宠爱有加的。
哪怕他们犯了滔天大罪,也舍不得对其重罚。
在这一点上,老朱与那些能“一日杀三子”的薄情帝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他是一个极为重情重义的君王。
一个将儿孙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老人。
想到自家儿孙出海,面临着凶险的海波,各种莫测的危机,在蛮荒之地艰难求生,老朱的心就一阵阵生痛。
侍候他的内侍都知道,无上皇最怕听到的消息,就是海上风浪又击翻了某艘巨舰,或是某个船队全部覆没之类的。
一旦听到这样的消息,无上皇会连续几天都闷闷不乐。
身边的人稍有不慎,就会大发雷霆。
……
(https://www.02ssw.cc/2426_2426895/224677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