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打与不打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打与不打


“允!!”

冷峻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这使殿内气氛有变。

“陛下英明!!”

刘谌立时高呼起来,看到此幕,孙河眉头紧皱,下意识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被一旁的孙斌拉住,孙斌微微摇头示意,这叫孙河到嘴边的话止住了。

“鉴于东吁叛逆的无耻行径,我朝必须要叫各国知晓,此事不止要派人去往东域,叫征东大将军派人去斥责东吁叛逆。”

坐于主位的楚凌,掷地有声道:“朕还要派人前去北虏,西川,南诏各国,叫他们知道东吁叛逆的此等行径。”

“此外在国内,朕要叫大虞子民皆知东吁无耻嘴脸,为了遮掩此前在我朝做的事,竟泼给我朝这等脏水!!!”

一言激起千层浪。

对刘谌的提议,殿内诸臣中,是有不少能揣摩到的,这是先将大义给占了,有了大义在,一切就都主动的。

打与不打,皆在大虞这里。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揣摩到这点的大臣,无不能看出刘谌这是在给天子谋势,天子同意了,这仗是必然要打的。

虽说打与不打,天子至今都没有表态。

但透过对一些决断的态度,其实是能猜出一二的。

被召至御前的文武,那都是朝中重臣,到他们这一层次,看待问题的角度,跟朝中多数大臣是不一样的。

对于东吁这一仗,多数人的想法是倾向于打的。

想法相同,但立场不同。

孙河他们就不说了,对于能对外征伐之事,身为武将,考虑的永远不是别的,是能有仗打,这样他们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对东吁这一战,内心格外强烈的,正是孙河。

其迫切需要一场仗,还要是大胜仗,以此扭转天子对他的看法,毕竟仅靠一些小举措,就想扭转想法,这是不现实的。

这也是为何刘谌提及所想时,孙河会有那反应的原因,因为孙河担心这样一搞,影响到天子对东吁的震慑。

而刘谌,就更不用提了。

这要是对东吁打起来了,只要他提议的天子采纳了,那他就立时从风口浪尖上下来了,关键是他还能顺势做些别的。

吏部尚书史钰也是一样,就他上疏举荐的官员,如今可在朝引起很大轰动,即便此事已走完流程了,但是争议仍在啊。

如果有外部的状况转移注意,则他在朝的境遇就不同了,关键是擢升的那批官员,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关注,好叫他们在新的位置上,能够尽快的熟悉与适应环境,从而在各自位置上开展工作。

可天子讲的,明确超出不少人预料。

“陛下,对东吁叛逆的无耻行径,臣斗胆请谏,要对北虏、西川、南诏等国有所隐瞒才好。”

作为此议的谏言者,刘谌努力平稳心神,在见殿内诸臣没有一人站出来,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作揖规谏。

毕竟他是真没有猜出天子到底是怎样想的。

难道天子不打算跟东吁打吗?

可问题是,天子不像是怯战啊,要知道在此之前,对北虏的那一战,天子是在中枢毫不知情下,乾纲独断下谋划了北伐之战。

十几万中枢精锐调离中枢。

这北伐期间一应所需皆由内帑供应。

在公布北伐之意,朝中有不少反对和担忧下,天子仍保持强硬的征伐态度。

这都能表明天子对外征伐的态度啊。

怎么?

“隐瞒?”

楚凌似笑非笑,打量着刘谌,“卿以为这件事可以隐瞒多久?一旦我朝对东吁之径有所动,北虏、西川、南诏各国势必能获悉此事,无非是时间早晚罢了。”

“再一个,东吁国主之死本就是迷雾重重,其中真相到底怎样,在没有实质性证据下是无法做实的。”

“在这件事上,我朝是绝对问心无愧的,既然是这样,那为何要遮遮掩掩?真要遮掩的话,岂不授人以柄了?”

刘谌:“……”

天子这是要打?

可真要打的话,这样一来,大虞岂不成众矢之的了?

万一大虞刚出兵没有多久,跟东吁叛逆打了起来,就有敌国跟着下场,那大虞岂不陷入双线作战,甚至多线作战之境了?

楚凌不讲这些还好,讲了这些,刘谌变得更没有思绪了。

因为他根本揣摩不透,天子到底是想打,还是不想打。

而刘谌所想的这些,殿内其他文武重臣也都在想。

“皇兄是想将这一战彻底摊开?”

在这等境遇下,楚徽走上前,朝御前作揖拜道:“既然有些事不可避免,索性就大大方方的挑明。”

楚徽的话,让殿内诸臣俱聚焦过来。

嗯?

这让不少人心中生出疑虑。

楚凌笑笑没有说话。

“不管东吁叛逆是因为什么进犯我朝,但眼下进犯我朝这是既定事实,在这件事上,我朝是占据着无可争议的大义。”

迎着自家皇兄的注视,楚徽继续说道:“更别提,东吁本就是我朝毫无争议的一部分,只因一些叛逆作祟,导致东吁从我朝分裂出去,跟东吁叛逆打起来,对于中枢而言,是要调集国内的对战意愿。”

“而在此事明确下来,再向敌对诸国言明此事,即可使北虏、西川、南诏诸国看出我朝在此战的意志!!”

“这是在无声的警告诸国,谁要是敢趁着我朝对东吁展开大战期间,对我朝敢有任何不利之举,那势必将遭到我朝严厉还击!!!”

“知朕者,长寿也!!”

楚凌抚掌大笑起来,随即伸手道:“朕就是要以此让周边诸国知道,大虞跟数年前,甚至更早些,不一样了。”

“谁要是敢趁着大虞有变故,觉得这就能从大虞身上获取好处,那他们大可以来试一试!!!”

讲到这里时,楚凌眼神冷厉起来。

自打完北伐一战后,楚凌一直想等待合适时机,对内对外明确一点,即大虞今后对于地缘方面的态度,将会逐步变得强势起来。

有北伐一战大捷兜底,无论是哪朝敌国想跟大虞为敌,都要先掂量一下,这个代价他们是否能付得起?

大虞必须要摆出无惧战事的姿态,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不然的话,一旦地缘形势出现变化,形成两国进犯,多国伐虞之势,这才是对大虞最为不利的。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斗争,是复杂多变的。

不是说,认准了一点,就不会改变了。

真要如此简单,那就不会有地缘博弈了。

楚凌从战略层面,已经认准要将北虏、西川、南诏、东吁等国尽数灭除的总体对外布局,但是这一想法,是需要逐步向中枢决策层阐明的,不可能一上来就宣讲出来,这样换来的不是勠力同心,把大虞周边诸国皆给灭掉。

真正会发生的,必然是现有决策层,势必会出现严重分歧,甚至是对立,闹不好这一战略布局,还会对外泄露出来。

一旦传到周边敌国去,那等待大虞的必将是四国伐虞,有这样想法的强劲对手,对各国而言是可怕的,是必须要彻底铲除的。

你可以在心中想,但却不能挑明。

哪怕都心知肚明,但彼此都要装作不知道。

这是国与国之间博弈最为常见的。

“陛下,臣有一言。”

韩青走上前,语气铿锵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朝要么不打,要打就必须要速战速决,打到东吁叛逆低头,或者彻底收复失地!”

“一旦周边诸国,有一国回过味来,顶着本国内外所临压力,在我朝对东吁展开关键之战时出动,局势就可能对我朝不利。”

到底是战神韩青啊。

看待问题是一针见血啊。

听到这话的楚凌,露出欣慰的笑容。

韩青讲这些,明显是揣摩到了自己的意图。

即便是叫敌国知道,并不代表着所属中枢决策层,就会立即明确是否出兵,毕竟这内部的,外部的,都是要通盘考虑的。

不可能说,牵扯到两国交战,出动大批精锐,期间还要调集大批钱粮,只脑袋一热就给决断了。

真要这样,这仗还没打,就已经败了。

因为太过于儿戏了。

如此就形成了时间差。

何况,楚凌是要将此事宣讲出去,以巩固大虞所掌大义,顺带明确大虞对外态度,但不代表就会将此消息,精准无误的同时传到北虏、西川、南诏各国啊,这本身就是存有时间差的。

或许在这期间,三国会通过私下方式,获取到大虞可能要的动静,但是大虞官方的态度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这必然是要调查,要研判啊。

这不又是一段时间差吗?

即便是在楚凌熟悉的后世,那个通讯发达的时代,很多时候出现的事件,打的同样是时间差。

利用好时间差,就能掌握很大优势。

‘所以天子是要打,而且极有可能是一战灭掉东吁?!’

当韩青讲的话,被殿内群臣听到,尤其是在观察到天子的神色,不少人的心底默契生出两个想法。

对于前者,他们是没有太大异议的。

但是后者,东吁真能被一战灭掉吗?

毕竟大虞在此之前,不是没有谋划过灭掉东吁的平叛之战,东吁所占之地,对于大虞来讲太重要了。

临海,且在海域之上,还存有众多岛屿。

如果大虞能够掌控这片地域,不说别的,单单是借助海上运输,即可缩短向安东道等地时间。

一旦此势能成,则大虞今后对北虏,将占据难以想象的优势。

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大虞几次想征伐东吁,在或多或少取得优势下,最终因国外、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此势一直没有形成。

这也成了太祖的一块心病。

甚至在太宗朝初期,一些大臣曾在私下议论过,如果不是因为东吁这块心病,或许太祖能活更长一些。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也就没有了后续。

人终究是向前看的。

“对东吁一战,朕的态度是打!!”

在这等境遇下,楚凌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区区叛逆势力,居然敢分裂我朝疆域数十载,甚至还屡次三番的挑衅我朝,对于这样的事,朕是绝不能允许发生的!!”

“大虞健儿何其骁勇,既能在北疆力挫北虏,打的北虏不敢言战,更从北虏手中夺走多半拓武山脉,以为我朝开疆扩土。”

“似东吁这等叛逆,那更不是大虞健儿的对手!!”

“朕这次不仅要打到东吁丢盔弃甲,更要将大虞分裂出去的疆域,一寸不差的全给收复回来!!”

殿内诸臣听到此番言论,无不是脸色有变。

急促的呼吸声在殿内出现。

尽管在他们之中,有不少知道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事情,别的不说,仅是北虏就绝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真要出现这种势头,北虏必然会有所动的。

同理,南诏也是一样。

一旦大虞灭掉了东吁,则整个形势就改变了,这用来提防东吁的精锐,谁能确保不会有一部分,分到南域一带去?

“陛下英明!!!”

孙河掷地有声的山呼响起。

不管别人是怎样想的,孙河必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对于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必须要把握住。

这次对战东吁的指挥,他必须要抢到手才行。

只有这样,他才能扭转先前所做种种带来的不利境遇。

‘大虞跟过去不一样了,即便是要乾纲独断,但也必须要在中枢高层间统一想法才行。’看着殿内群臣的反应,特别是激起斗志的孙河,面无表情的楚凌,在心中暗暗思量。

‘东吁的骚操作,真的是瞌睡了就有枕头递来,这样的机会要不把握住,如何趁势转移注意,好叫内部出现的矛盾给解决了。’

楚凌决意打这一仗,不止是为了外部局势,更是出于对内部形势的研判,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考虑,这都是必须要打的一战,哪怕是在这一战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风险,但真要能把东吁给灭掉,这给大虞带来的优势将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https://www.02ssw.cc/2426_2426541/503287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