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海阔天空》
滚石一帮人都演爽了,华夏乐迷们也都挺爽了。就是刘大使他们这些想法多的就只能苦笑了:“这种歌词不管有没有隐射现实,最终都是敏感的。边浪和这个电影导演都是聪明的,我们这些外事部门的,该帮就应该是这些人……”
刘大使这个做法虽然有点打国内有关部门脸的感觉,但是也不能让这些在国外给国家和民族挣面子的人寒心啊。所以,他们也是真的希望滚石和边浪能拿下格莱美。
有了这种奖项傍身,很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再看看老外那丝毫不觉得无聊的反应,刘大使更是有底气在明天的官方账号上,狠狠的再表扬滚石一把!
而段宇这个导演的名字,也正式进入了一些欧洲电影人的视野中,当然这也包括已经边浪这边达成合作的辛斯顿和卡罗尔。
这两人也是被安排在隔离区的,结合边浪演出前的讲述和演出时候的VJ,卡罗尔基本也就判断得出这电影的成色了:“看来,Wave是偏爱文艺片的。《海盗电台》要是大获成功的话,我觉得有希望能……”
“卡罗尔,你打住!我听说这部片子可是导演自己完成了拍摄之后才找上的Wave,人家还直接把Wave写歌的费用兑成了电影的投资股份。你还是不要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了……”
两人说着说着,就看见艾芙琳出现在了隔离区,和一位看起来神情非常激动的华夏男人聊了起来,看那样子好像还是在祝贺什么……
“那位该不会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吧?”
辛斯顿还是相当敏感的,他这么一说之后,卡罗尔也觉得好像是那么一回事:“金熊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虽然他这个题材确实是那些评审团的老古董喜欢的……”
卡罗尔也是参加过金熊的,只是没拿过奖,所以对这些还是非常熟悉的。虽然话里话外都有点酸,但也还是挺中肯的。
但是作为音乐总监的辛斯顿,明显和边浪这边的关系更好:“卡罗尔,虽然我们是朋友,但我还是要再提醒你一句,如果你还是这种态度的话,导演这个位置也不是非你不可!”
辛斯顿是知道科尔那个黑人带着边浪的作品出走的事情的,别的地方他不敢说,但是那个叫科尔的以后最好就待在大美丽国混混就行。但凡是还想回欧洲来,那么等待他的绝对是DGM疯狂的打压和报复。
至于华夏,那想都不用想!就算是边浪不出面,那些知晓情况的外事部门,绝对不可能让这位老黑有任何一丝走程序的机会!
卡罗尔也就是嘴上说说,实际他还真不敢有什么别的心思。毕竟,如果边浪换人,他就又要失业了。他给没有李安那个命,有个能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
“我知道的,我承认我是有点嫉妒。放心吧,我不会去和这位导演交恶的。”
辛斯顿的目的明显还不止这个,见卡罗尔愿意听,他才继续说了下去:“我要去和那个华夏导演认识一下,你要一起么?”
已经拿到了一些歌的斯顿现在是只想一心包住边浪这条大腿,他感觉自己事业以后能不能再有大的突破,就全看边浪这个超级音乐人了。所以段宇能拿到边浪的歌,还有同胞这一层身份在,他怎么也要过去认识一下。
喊上卡罗尔,那是因为卡罗尔和段宇的话题可能更多一些!也就在此时,台上响起了《焰火青年》那迷幻又复古的前奏。
等两人走到段宇身边的时候,艾芙琳已经走开了。但是见段宇听得认真,还跟着唱,两人也就没有立即打扰。
“你嫉恶如仇,你困兽之斗,听,夜风在吼……你从未看透,你只想感受慷慨赴死的颤抖……”和大多数人的记忆点一样,段宇这个文艺片导演,也是对这句副歌相当的上头。
可以说是边浪所有的作品里面,在《如瓮》出现之前,这两句歌词就是他的最爱了。所以他虽然跟唱的声音很轻,但内心的澎湃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真特么牛逼!还得是边浪!”说完这一句,他不经意间转头看见了辛斯顿他们两人,就不好意思的点头笑笑。
辛斯顿也就借机和他攀谈上了……
后面边浪歇了两首,《花火》和《在雨中》直接让郭思楚挑大梁了,然后又唱了几首,终于到了前半段的尾声。
边浪先喘匀气一口气,然后才请谢新彦他们三个上台。同时也说起了滚石这一年的情况:“再次回到这里……”
同时他也想起了接下来这首歌的原唱,Beyond……
93年,家驹生命的最后一年,由他主导的传奇大碟《乐与怒》发行,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的声音。
极简的专辑名称,深刻的创作理念,多变的音乐类型,丰富的情感展现,让这张专辑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而家驹的不幸跌倒,又为它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专辑问世之初,各界对《乐与怒》的态度根本谈不上热烈,就连日后感动了无数人的海阔天空在当时也并不被看好,如果不是家驹猝然离世,专辑的销量多半会以惨淡收场。
想来这是无比讽刺的,曾经的人们对某些歌弃之如敝履,然而在今天,它却成了无人不知的不朽经典,播放和翻唱的数据时刻都在刷新着记录。
家驹将自己悲情的一生悉数写进了《海阔天空》,这既是他本人最重要的一首歌,也是Beyond乐队在1993年这个特殊节点的杰出代表作。
这首歌,真实记录了Beyond乐队在岛国时期的心境,冬夜的黑暗,雪季的冰冷,都似有所指。香江乐坛对原创的漠视和过度商业令四子心灰意冷,被逼无奈远赴岛国。
心已冷,人已疲。那漫天飞舞的大雪,预示了家驹在岛国的发展同样不顺不畅,不过幸好,在岛国看到了香江看不到的雪。家驹以雪自喻,那圣洁的雪花被各种规则吹打的左右摇摆。
回头望,十几年的风雨和挫折已让人遍体鳞伤,可四子依然没有放低前进的姿态。眼下的背井离乡让人如身陷迷雾,来岛国到底是对还是错?自己为了音乐做出的那些妥协,究竟该还是不该?
这首歌既是向自己提问,也是在向所有人发问。
我们已经离开了香江,那里和这里有何改变?会改变吗?经历了这么多,假如我们Beyond做回自己,做回真实的自己,歌迷们还会支持么?谁没在变四个字令人唏嘘,准确说明了谁没有变和谁都在变的事实。
不止一次看过人们冷眼鄙夷的神情,也听惯了身边人的挖苦嘲笑,但我只能假装看不到听不见,因为心中那个叫理想的东西始终在牵引着我往前走,虽然我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最近总是出现莫名的恍惚,在恍惚间患得患失,甚至有过在一秒间失去一切的痛苦。
心逐渐变得坚硬起来,我强迫自己忘记感知爱并试图淡化心里各种各样的爱。Beyond不想重蹈商业的覆辙,只想做自己喜欢的音乐。
知道有很多歌迷深爱着我们,他们理解我们的妥协和避让,他们理解Beyond不变的摇滚初心。谁能明白我的苦衷?唯有知音。
Beyond的本性是不羁,内心向往自由,我无法忍受别人对我的作品指手画脚。今后Beyond的作品风格也许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有部分人无法接受,请原谅,我只想做自己!即使因此跌倒也在所不惜。
很多人都会放弃曾经的理想,但是家驹不会!
假如Beyond因为作品风格的改变而痛失歌迷,Beyond依然会含泪坚持,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在听我们唱歌,哪怕只有一个最懂我们的人,这一切依然值得。
Beyond的作品要唱遍全世界,Beyond的演唱会也要开遍全世界,Beyond的音乐必须尊重内心。我的歌,我的心,我的自由。
歌里包含了Beyond在香江和岛国乐坛多年打拼的不易,彰显了逆境中仍要自由自我的英雄本色。
内心独白式的歌词,大气磅礴的声效,前低后高的旋律,浑然一体的编曲,再加上家驹独一无二的嗓音,令海阔天空远远超越了音乐本身的意义,它更像是在画一个人,画一个不改初心信念如磐的人。
如果你想单纯体会乐器带来的强烈冲击,成蹊推荐纯音乐版本,在3分7秒到18秒,滔天巨浪接连奔涌来袭,有一个人却义无反顾地迎着海浪走去,步伐没有丝毫减慢,步履中不带一点犹豫。
每每听到这里,眼泪都会放肆得涌出来。
最初家驹写完海阔天空,在还没填词时打算起名为Piano Song,因为这是一首由钢琴贯穿始终的作品,意境雄浑悲壮。直到专辑发行前,歌名才最终被敲定为海阔天空。
除了钢琴声声入耳,海阔天空的电吉他也是推升情绪引发共鸣的关键所在,讨论度最高的当属1996年和2005年的演唱会版本了。
家驹走后的第三年,Beyond三子经历了地狱到重生的蜕变,无论是在思想还是作品层面,都与过去的自己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有歌迷都在翘首期盼崭新的三子面貌,没了家驹的他们究竟会如何?事实证明,他们没有让歌迷失望,更没有让家驹失望。
当海阔天空在LIVE & BASIC演唱会上响起时,大家清楚,一定会有全新的演绎。
6分41秒开始的电吉他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无泪剧痛,阵阵呜咽,以极度悲寒传输出巨大力量。似在诉说和回味着家驹的一生,似是三子在对家驹话别明志。
黄贯中的吉他音色宛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在一声声哀鸣中表露心意,那种永失挚爱的痛楚彻骨难耐,这分明是心碎的呼唤和泣血的祭奠。
整段solo基于原版海阔天空电吉他的旋律变化展开,人琴合一的宣泄和告慰,无泪却大雨倾盆。
单纯的悲哀和颓废不是Beyond,那音符间依然满是倔强和力量,收尾处缓缓在说,你安心走吧,我们会继续自由自我继续砥砺前行。家驹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决心,做出了一个调皮的胜利手势。
这时的三子亲密无间互为支撑,外界没人相信他们会解散。
1983-2005,Beyond乐队22岁了。尽管人们不愿相信这支传奇Band会走到终点,但它真的走到了尽头。有人说,家驹还在的话,是不是就不用解散了?没人知道,没有答案。
作为乐队的创建人之一,叶世荣率先演唱。台下的歌迷们都清楚,以后当这首歌再度唱响时,场上的阵容再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4分24秒,雄壮洒脱的电吉他成为全场的焦点,与1996版相比,2005告别演唱会版的改编幅度较大,尤其是阶梯状排列的音符部分律动感极强。
尽管有悲哀和不舍,但温暖却是主线,这段solo让人联想到很多,潸然泪下里透着自强不息。
是时候对家驹做个交代了,这次的再见说得如此决绝如此不留余地。我们已倾尽全力,我们已经历所有,到这里便是最终的句点。家驹,Beyond解散的只是形式,你曾亲手打造的气质仍会永存。
与现场版本的催人泪下相比,海阔天空录音室版本的电吉他则异常坚硬,而律动却同样卓绝。
一个蛰伏许久的人仰天长啸,拔地而起后划破暗沉的阴霾。
这段solo的音色,尖锐犀利,力量饱满,爆发出敢与一切争高低的强大自信,包括曾经的自己,那种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本色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我”想与过去的自己划清界限,张开怀抱迎接和拥抱崭新的自己。做自己,不跟随。“我”即将与一切为敌,打碎过去的自己并重塑。
“我”知道将要面对什么,你不用提醒,“我”会依然坚持我行我素。
把这些东西在脑中过完,边浪也就用了片刻的时间,同时也把滚石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在场所有人分享:“……所以,我希望用这首歌,和大家一起共勉。滚石,只要有你们在,我们就不会放弃!”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15_15852/1144657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