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 第195章 尘埃落定

第195章 尘埃落定


掌声再次停息,陈观堂院长环视一周,对评审席上的教授们问道:

“诸位,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评审席上的教授们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该问的他们都问完了,到了现在,确实是已经问无可问了。

“既然如此,那周硕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就算通过了。”陈观堂环视一周,问,“谁还有别的意见?”

评审席的教授们纷纷摇头,眼看着将要尘埃落定,角落里却突然响起一个年轻的、不合时宜的声音:

“这是不是不太符合《京都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坐在角落里的刘教授在听到声音的第一时间,就回头找到了声音的来源。

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教授,刘清澜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张子良的一个小徒弟。

张子良的学阀团体在上次的风波当中元气大伤,刚消停一段时间,现在又有了“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趋势。

对于上次的风波,他们虽然没有证据,但猜得到上次的风波是刘清澜这一派系策划的,很多人都咽不下这口气,想要报复回去,奈何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机会。

这不巧了,这个周硕的毕业论文公开答辩,正好就撞到了他们的枪口上。

实际上,如果不是为了来挑毛病,张子良学阀团体中,除了张子良作为学术泰斗被邀请到场之外,其他的人根本不会来。

刚刚的提问环节,问的问题最多,也最犀利的,依旧是张子良到场的那两三个徒弟。

现在,眼看着答辩环节没对周硕造成阻碍,于是张子良最小的徒弟就跳了出来,打算在最后环节给周硕使个绊子。

不得不说,这些老鼠对周硕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但确实非常恶心。

刘清澜作为周硕的导师,周硕的公开答辩他当然要到场,只不过他不想提什么问题,这才坐到了评审席第一排的角落。

这个位置当然也是有说法的,在第一排的角落,他并不会影响其他评审老师提问;万一老师们的问题太过超纲,周硕回答不上来,他也可以第一时间站出来舌战群儒。

本来,他还在高兴周硕用几乎完美的姿态通过了这一场答辩,结果这颗老鼠屎就跳出来搞事情。

得益于刘教授自己选的位置,他第一时间回头就发现了发言的人。

随着刘教授的回头,评审席上的教授也纷纷回头看向说话之人。

坐在后排旁听的学生们也纷纷看向他。

霎时间,上百个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

他反而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说话教授叫陈墨,是张子良入门最晚的小徒弟,他虽然没有大师兄李怀仁那样受到老头子的器重和信任,但他的性格反而是最像老头子的。

霸道、狠厉、护短、睚眦必报。

还有一些能力。

以外人的眼光看,陈墨,就是年轻时候翻版的张子良。

也许等他再磨练个一二十年,能力足够,手段足够,张子良就会把这个学阀团体的权力交给他。

但九十多岁高龄的张子良,真的还能等二十年吗?

陈墨被上百双眼睛一起盯着,并没有任何的慌乱,反而微微一笑,好整以暇的说:

“我的意思是,《人间词话》确实文学批评界全新的、突破性的前沿成果,但它的格式,似乎和《京都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不太符合?这样通过毕业答辩,会不会太过于儿戏?”

刘教授见张子良的徒弟出来捣乱,正要反驳。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开口,文学院院长陈观堂已经发话了:

“陈墨教授,提到了《撰写规范》。”他微微颔首,仿佛在认真考虑这个意见,但接下来的话却让陈墨脸上的从容微微一僵。

“规矩是死的,学术是活的。京都大学立校百余年,推崇的一直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鼓励创新,而非墨守成规。”

陈观堂稍作停顿,环视全场,目光扫过每一位评审,最终回到陈墨身上,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

“若凡事只知死扣条文,不敢越雷池半步,那我辈学者皓首穷经,所为者何?难道只是为了生产出一篇篇格式完美、却毫无新意的‘规范’文章吗?若前辈们一个个如此,何来今日的京大?”

“《人间词话》,体例确实与常见毕业论文不同,它并非遵循严格论证的学位论文体,而是承袭了我国古典诗话、词语的传统批评样式,言简义丰,直指本源。这种形式本身,就是对传统文论精神的回归与致敬,更契合其探讨的内容。其价值,早已不是一纸本科毕业论文所能框定。用它来申请本科学位,在形式上或许是‘委屈’了它,但在学术上,恰恰体现了我京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

“更何况,”陈观堂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不容辩驳的决断,“评审的依据,首重学术价值与创新意义,格式规范乃是最末节的要求。在座诸位都已审阅全书并聆听了答辩,其价值几何,自有公论。”

“若单单只因为体裁形式不同于常见的八股论文,便要否定周硕的学位资格,岂不是舍本逐末,徒惹天下学界笑话我京大迂腐不识真金?”

陈观堂说到最后,目光锐利地看向陈墨,虽未明言,但其言语之中对周硕的维护,以及对陈墨死扣规章制度的不喜,那是谁都听得出来的。

整个礼堂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位学术泰斗话语中的力量与决心。

陈墨被院长这么一问,不由得哑然,再说不出什么话来。

陈观堂说的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不但义正词严,而且占尽情理,陈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于是只好沉默。

陈观堂见陈墨变成了“沉默”,便不再理会他,而是扫视一周,问:“各位谁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没了陈墨这样心怀不轨的鼠辈捣乱,接下来的结果就再没有了什么悬念。

评审席上的教授、专家、学者们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异议。

陈观堂见此,点了点头。

“既然对《人间词话》的学术价值与答辩过程已无异议,而对于格式体例的争议——”

陈观堂特意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我认为,卓越的、开创性的学术成果,其本身就有权定义乃至突破现有的文本范式。这不仅不应成为阻碍,反而值得鼓励。”

接着,陈观堂用十分庄严肃穆的语气说道:

“现在我提议,就周硕同学的毕业论文——《人间词话》,是否通过答辩,进行最终表决。同意通过的评审,请举手。”

话音未落,评审席上,以林教授为首,一只只手臂毫不犹豫地、坚定地举了起来,如同森林般迅速蔓延开来。

不仅仅是刚才提问的专家,几乎所有与会学者都一致表达了认可。

就连张子良一派的教授,最终也不敢违逆大势,乖乖举起了手。

手臂林立的一幕,形成了一股无声却磅礴的力量,这既是对周硕学术成就最直接的肯定,也是对陈观堂院长立场最有力的支持。

陈观堂目光扫过全场,将这一幕尽收眼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接着,陈观堂微微颔首,朗声宣布:

“表决结果一致通过。我正式宣布,文学院2006级本科生周硕,其毕业论文《人间词话》,答辩通过!祝贺你,周硕同学!”

刹那间,积蓄已久的掌声如同冲破堤坝的洪流,轰然爆发出来,瞬间淹没了整个礼堂。

这一次,掌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热烈、持久。

掌声中充满了对学术本身的敬意,对创新精神的嘉许,以及对这位天才横溢的学术新星的未来的无限期许。


  (https://www.02ssw.cc/147_147994/234080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