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ICU里的精灵
厦门中山医院 ICU 的清晨,总被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裹着。消毒水的味道渗在湿润的海风里,飘进每一间病房,连阳光透过玻璃窗时,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沉重。护士站的白板上,密密麻麻记着患者的检查时间,其中 “高寒 08:30 脑部 CT” 这行字,总让值班护士们提前多望几眼 —— 不是因为病情危急,而是这个名字,连着 ICU 里最鲜活的一道风景。
八点二十分,3 床的帘子被轻轻拉开。高寒撑着病床扶手坐起身,动作稳得不像个还在监护期的重症患者。他低头揉了揉右腿膝盖,那里还留着脑血栓发作时的后遗症,阴雨天会隐隐作痛。三个月前,他被抬进 ICU 时,右腿连动一下都做不到,医生当时叹气说 “能保住意识就不错了,瘫痪风险极大”,谁也没料到,现在的他能自己利落地下床。
“慢点,别急。” 母亲周慧芳连忙上前想扶他,却被高寒笑着躲开。“妈,我没事,每天这趟路我熟得很。” 他拽了拽略显宽松的病号服,鞋底在地板上轻轻敲了敲,像是在活动筋骨。父亲高建国站在一旁,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外套下摆,目光追着儿子的身影,喉结动了动,没说话 —— 自从高寒开始自己去检查,他每天都这样,既想看着儿子走,又怕哪一步出意外,最后只能守在空病床旁,盯着走廊的方向发呆。
八点半刚到,走廊里忽然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护士小李端着治疗盘路过,下意识停下脚步,笑着朝远处招手:“高寒,今天又赶早啊?”
回应她的是一阵风 —— 高寒顺着走廊快步走,走到拐角处时,竟轻轻加速,病号服的衣角被风吹得微微扬起。他没扶墙,也没看地面,脚步稳得像在平地上奔跑,路过 12 床病房时,里面传来细碎的惊叹声。12 床的老陈正靠在窗边,浑浊的眼睛亮起来,指着外面对陪护的女儿说:“你看,就是他!每天都跑着去检查,我这腿要是能像他这样,就知足了。”
老陈也是脑血栓患者,瘫在床上快半年了,之前连康复训练都懒得做。直到一个月前,他看到高寒穿着病号服在走廊冲刺,当时就愣住了,后来每天这个点,他都要等着看高寒的身影,现在也主动让女儿帮他做腿部按摩。
高寒没注意到这些目光,他正朝着楼梯间走 —— 去 CT 室走楼梯比等电梯快,更重要的是,他想证明自己 “真的好了”。他抬起脚,一步跨两级台阶,右手甚至没碰扶手,脚步轻盈得像个健康人。阳光从楼梯间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鞋尖上,每一步都踩得坚定。
“小心点!” 身后传来医生王涛的声音。高寒回头笑了笑,脚步没停:“王医生,我都练熟了,放心!” 王涛无奈地摇摇头,眼里却藏着赞叹。作为高寒的主治医生,他见过太多脑血栓患者陷入绝望,可高寒是个例外 —— 从最初连手指都无法弯曲,到能自主行走,再到现在能冲刺、跳楼梯,他几乎创造了奇迹。只是每次看着厚厚的检查报告,王涛都忍不住皱眉:脑部 CT、血管造影做了无数次,始终找不到他大面积脑损伤后还能快速康复的原因,“医学上无法解释”,成了高寒病历本上最特殊的注脚。
半小时后,高寒从 CT 室回来,脸上带着汗,却笑得格外轻松。他走到病床旁,父亲连忙递过毛巾,母亲则端来温水:“今天没累着吧?刚才王医生还跟我们说,你跳楼梯的时候,连其他科室的医生都来看了。”
“累啥,” 高寒擦了擦汗,“比起刚开始练的时候,这算啥。” 他没说的是,为了能走得稳,他每天夜里都会在病房里偷偷练习 —— 扶着墙一步一步挪,右腿肌肉酸痛得像要炸开,汗水把床单都浸湿了,他也只是咬着牙,第二天照样笑着去检查。有一次夜里练习时没站稳,摔在地上,他怕父母担心,愣是自己撑着爬起来,没敢声张。
“王医生又问病因了?” 高寒忽然问。高建国点点头,语气有些复杂:“还是没结果,说全国都没几例你这样的。” 高寒却不以为意,喝了口温水:“找不到就找不到呗,我现在这样,靠的又不是病因,是我自己。”
这话让周慧芳红了眼眶。她想起儿子刚入院时,整天沉默寡言,盯着天花板发呆,连饭都吃不下。是有天早上,他看到隔壁床的老人因为没力气咳痰而难受,忽然跟她说:“妈,我得好起来,不能一直这样。” 从那天起,他像变了个人,康复训练再苦都不喊停,甚至主动加练,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寒的故事在医院里传开了。护士站的姑娘们会互相叮嘱 “记得提醒高寒检查时间,别错过看他‘跑步’”;住院的患者们,不管是脑血栓还是其他重症,只要看到高寒的身影,都会忍不住多聊几句,说 “看到他,我就觉得自己也能好起来”。有个刚确诊脑血栓的年轻人,原本整天哭,看到高寒后,主动找康复师制定训练计划,还跟高寒约好 “等我能走了,跟你一起跑走廊”。
这天下午,高寒做完康复训练回来,刚走到病房门口,就看到老陈的女儿在走廊里等他。“高寒哥,我爸让我谢谢你,” 姑娘递过一个苹果,“他今天自己能抬抬腿了,说都是看了你才有的动力。”
高寒接过苹果,心里暖暖的。他抬头看向窗外,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温柔的橘色。他想起自己刚瘫痪时,以为人生就这样完了,可现在,他不仅能跑能跳,还能给别人带去希望。或许病因永远是个谜,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脚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给 ICU 里的每个人,带来了一束光。
高建国和周慧芳看着儿子站在夕阳里的身影,相视一笑。母亲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泪,父亲则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他们知道,儿子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坎坷,但只要他眼里的光不熄灭,他们就会一直陪着他,守着这份希望,直到他真正痊愈的那一天。
而厦门中山医院的 ICU 里,关于 “奔跑者高寒” 的故事,还在继续被传唱。每当清晨的阳光照进走廊,大家都会下意识望向 3 床的方向,等着那个穿着病号服的身影出现,等着看他带着风奔跑,等着被那股不屈的生命力,再一次点亮心底的希望。
(https://www.02ssw.cc/10_10807/111101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