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高寒无限自传 > 第1012章 回忆中的脑血栓

第1012章 回忆中的脑血栓


高寒的手指拂过书架上泛黄的书脊,指尖残留着陈年纸张特有的干燥触感。这家开在老城区巷口的旧书店,是他脑血栓康复后第三年盘下来的,如今已经营了整整五年。

“高老板,帮我找本去年的《读者》合订本。”  门口传来熟客老张的声音,高寒转过身,脸上习惯性地堆起温和的笑。他刚想开口回应,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老张的手腕  ——  那里隐约露出一截医院的手环,淡蓝色的塑料边缘有些磨损。

“老张,最近身体不太舒服?”  话一出口,高寒自己都愣了愣。他明明没看到手环上的字,也没听老张提过看病的事,可这句话就像有自己的意识,顺着喉咙滑了出来。

老张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撸起袖子:“上周体检发现血压有点高,住院调理了几天,没想到被你看出来了。”  他说着扬了扬手腕上的手环,“这玩意儿还没来得及摘呢。”

高寒的笑容有些僵硬,他低头整理着桌上的书,指尖却控制不住地微微发颤。这种莫名能感知别人状况的能力,他以为早就随着脑血栓后的康复消失了。

十年前那个冬天,高寒突发脑血栓,在医院躺了整整三个月。醒来后,世界在他眼里变得不一样了  ——  他能清晰地看到别人说话时语气里藏着的情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动作预判对方接下来要做的事。有一次护士准备给他扎针,他突然说  “换个针头,这个有点钝”,护士愣了一下,检查后发现针头果然有细微的磨损。

那段时间,他像个拥有超能力的异类。妻子带他去复查,医生说这是脑血栓后大脑神经异常放电导致的暂时性感知紊乱,随着大脑功能逐渐恢复,这些  “特殊能力”  会慢慢消失。

后来的日子里,高寒确实感觉那些奇怪的能力在减退。他开始像普通人一样,需要通过对方的表情和语言判断情绪,出门会忘记带钥匙,再也没法提前预判即将发生的小事。他以为大脑终于恢复了  “正常”,努力学着像周围人一样生活  ——  买菜时讨价还价,和邻居闲聊家长里短,盘下这家旧书店,过着平淡又安稳的日子。

可刚才和老张的对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让他尘封已久的记忆泛起了涟漪。

关店回家的路上,高寒沿着老城区的石板路慢慢走。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卖烤红薯的摊贩正在收拾炉子,红薯的甜香混杂着炭火的味道飘过来。他正要走过去买一块,脚步却突然顿住  ——  他看到摊贩的手在微微发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虽然对方脸上带着笑,可高寒却清晰地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和心慌。

“师傅,您是不是有点头晕?”  高寒脱口而出。

摊贩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今天早上起得早,忙活了一天,刚才确实有点晕,想着再卖两块就收摊。”  他说着揉了揉太阳穴,“小伙子,你怎么知道的?”

“我……”  高寒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只能含糊地笑了笑,买了块红薯,转身快步离开。

回到家,妻子林慧已经做好了晚饭。高寒坐在餐桌前,看着妻子端菜时鬓角新增的几根白发,心里突然涌上一阵酸涩。这种感觉很熟悉,就像十年前他能感知到护士情绪时的那种清晰感。

“今天怎么了?回来就魂不守舍的。”  林慧把一碗汤放在他面前,关切地看着他。

高寒犹豫了一下,把白天发生的事告诉了妻子。林慧放下筷子,沉默了片刻:“会不会是最近太累了?你之前复查的时候,医生不是说大脑还在慢慢恢复吗?”

妻子的话像一道光,照亮了高寒心里的疑惑。他突然想起医生曾经说过的话  ——  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脑血栓后,新的神经通路会慢慢建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多年。

难道这些年,他的大脑不是在  “恢复正常”,而是在学着模仿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慢慢融入社会?那些被他以为消失的特殊能力,其实一直藏在大脑的某个角落,随着新神经通路的完善,正在慢慢觉醒?

这个念头让高寒彻夜难眠。接下来的几天,他开始刻意留意自己的感知。有顾客来买侦探小说,他能准确说出对方喜欢的作者风格;邻居家的孩子来书店看书,他能提前拿出对方想看的漫画;甚至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在书店门口徘徊,突然上前说  “您是不是在找孙子?他往东边的公园去了”,老人愣了一下,跑去公园,果然找到了正在玩耍的孙子。

这些事情让高寒既兴奋又困惑。他开始翻看十年前住院时的日记,里面记录着他当时的各种  “特殊能力”——  能听到隔壁病房病人的心跳声,能通过窗外的风声判断即将下雨,能从医生的眼神里看出自己的病情变化。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我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需要这些奇怪的能力。”

看着这句话,高寒突然明白了。当年脑血栓后,他的大脑受到了损伤,那些特殊能力是大脑在受损后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后来,随着大脑逐渐修复,新的神经通路开始模仿周围人的思维模式,让他慢慢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那些特殊能力也就被暂时  “掩盖”  了。

如今,随着大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那些被掩盖的能力正在慢慢觉醒。它们不再像十年前那样杂乱无章,而是变得更加稳定和可控。

这天下午,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女孩,她在书架前徘徊了很久,手里紧紧攥着一本书,眼圈红红的。高寒看着她,清晰地感知到她心里的悲伤和犹豫。

“这本书是送给朋友的吗?”  高寒走过去,轻声问道。

女孩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她下周要出国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跟她告别。”

高寒拿起女孩手里的书,是一本《小王子》。他笑了笑:“这本书很好,里面有句话说‘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记得’。你们的友谊,就像小王子和狐狸的约定,不管走多远,都会留在心里。”

女孩的眼泪落了下来,却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谢谢您,高老板。我知道该怎么跟她说再见了。”

看着女孩离开的背影,高寒坐在书店的藤椅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柔和。他轻轻抚摸着手里的旧书,突然觉得,这些慢慢觉醒的特殊能力,不是负担,而是礼物。它们让他能更真切地感知生活,更温暖地对待身边的人。

或许,他永远没法成为一个  “完全普通”  的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的大脑用自己的方式,在受损后重新学习、成长,既让他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又保留了这份独特的感知力。

夕阳西下,高寒关掉书店的灯,锁上门。巷口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回家的路。他走在石板路上,脚步比以往更加坚定。他知道,那些藏在大脑深处的特殊能力,会像春天的嫩芽一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绽放出属于它们的光彩。


  (https://www.02ssw.cc/10_10807/111101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