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西吉斯蒙德,隐忍!
港口正在忙碌的时候,宫廷这边也没有闲着。
娘娘庙里,也在例行举行仪式。一众贵人都在礼拜堂里,看王大喇嘛亲自主持布道。仪式结束之后,大家就按照习惯,各自开始聊天、交流。而王大喇嘛也离开讲坛,接过一名助祭递来的信,看了一眼封面。
“郭公子走我们的裁判所的渠道发来的。”助祭小声对王大喇嘛说:“是‘克里奥帕特拉’的调查情况。”
“巴塞丽莎呢?”王大喇嘛把信塞进法袍的大袖子里,问道。
“在那边。”跟在旁边的彼得神父指了指大厅的一角。
“好,你可以回去了。”王大喇嘛对助祭点点头:“对了,郭公子什么时候到啊?”
“已经过了克里特岛,最多比这封信慢几天吧。”助祭想了下,回答:“台吉天天催他,应该不会太久了。”
“好啊,终于有人帮咱们分担下压力了。”王大喇嘛长舒了口气,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走,彼得,我们找她们去。”
说着,他朝助祭摆摆手;后者躬了躬身,退到一边。而王大喇嘛和彼得神父,则离开了大厅这头,沿着礼拜堂旁边的走廊,向另一角走去。
沿途的众人,都向他们这边热情地打招呼,而王大喇嘛也一一点头示意。
能来到娘娘庙,参加这里举行的礼拜的人,无一不是汗国的重要人物,因此,教会也需要和他们搞好关系。当然,今天的交流目标并不是他们,所以他也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而其他那些高官、贵妇,也都有意无意地盯着他,看他去找谁。
虽然名义上只是个礼部下属的、掌管宗教的组织,但因为地中海世界的特殊情况,教会的职能和实际权力,要比他们的官阶高出不少。比如最典型的一点,教会是少有的几个拥有自己的情报机构的部门。除了他们,也只有摆赛汗本人、礼部外交部门、元帅府以及皇家商队,有独立的信息搜集体系,可以主动去获取内外情报。
另一方面,教会甚至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司法体系,会在各地派遣专业的执法人员,针对相关的案件进行侦办。他们会追踪那些散布异端思想、宣传反罗马理论的人,如果有必要,还会自行出动,或者协调当地驻军,将其逮捕法办。
像这样职能全面的机构,除了教会,也就只有军团和邮驿部门了。
在罗马,军队本来就是个独立王国一般的存在,有自己的军事法庭系统,会自行裁决一些案件。
而邮驿体系,不管在秦汉以来的塞里斯,还是制度完善之后的罗马,就是自成一脉的,也是古时候就有的传统了。权力比较大的时候,邮政系统甚至兼职监察官员的职能。紫帐汗国立国以来,因为道路、通信极为重要,也如此设立制度,因此,邮政体系也和教会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按照东罗马的习惯,直接统属于邮驿尚书,而不对地方官府负责。
不过,军队的情况比较特殊,而邮驿系统,是大家公认不如教会待遇好的。
当年,已知世界里,最庞大和完善的邮驿体系,就是元朝建立的。靠着这套系统,远在萨莱的宗王,都能了解河北地区食邑的情况。不过,元朝的驿站,完全靠世袭的站户维持。往来人员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补给,官府的拨款又不足,因此站户经常要自己掏钱,维持驿站运作。时间长了,站户纷纷逃亡。尤其是草原上,物资匮乏,生存本来就艰难,因此站户根本无法维生,时间长了,甚至要卖身沦为奴隶,才能逃脱职责。这套体系,也就自然崩溃瓦解了。
鉴于这些教训,紫帐汗国给了驿站很大的支持。现在,一些主要道路,连带旁边的商栈、旅店,都是邮驿部门掌管的。因为按照规定,驿站体系里的道路,连同两边一定距离内的土地,都归属于各驿站管理。靠着向商人出租运输工具和仓库,以及向行人开放旅店,大部分驿站的收入都是有余的。这样一来,才解决了驿站和驿卒难以为继的问题,也让一些驿站的管理岗位成了肥差。
但就算这样,大家也都认为,教会的工作比驿站可是好多了。就算有了钱,驿站那边的工作人员也清闲不下来,甚至会因为来往人增加,变得更忙了,本质上还是吃个辛苦费。而且,在教会,还可以偷懒划水。但在驿站,没人知道重要的任务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要是正好碰到偷懒的时候,来了军情之类的要命差使,那就完蛋了……因此,一直到现在,大家都觉得,教会是个很特殊的地方。
王大喇嘛自己,对这种情况,其实是有些牢骚的。
在紫帐汗国内部,其他很多部门都会说怪话,觉得教会权力太大,抢大家的资源;但之前,当他们和公教教会的代表谈判,希望对方成建制地投奔,加入这边的时候,公教方面反而觉得他们没诚意,开的价码太低了。
实际上,除了用武力统一,教会自从成立以来,也屡次试图通过谈判的方式,说服其他教派的教友加入进来。由于这几十年,公教教会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紫帐汗国的崛起,几乎就完全处在这个时间段之内,因此,汗廷和他们“罗马教会”,从发现这个情况开始,就想过借助机会,说服大家加入自己,实现各个派系的统一。
这些年来,他们不但和公教那边的两个教廷多次谈判,提出可以帮忙解决教会大分裂问题——而且不止是解决1378年开始的西方教会大分裂,完全可以连着1054年的教会东西大分裂也一起解决了。然而,从教廷高层,到地方上掌控教区的主教们,都对他们的提议兴致缺缺。
很长时间以来,这种谈判完全就是消磨时间的状态,双方与其说是在试图解决问题,不如说只是借着这个名目,保持一下基本的往来互动,来维持这个交流渠道,以防之后真有事的时候找不到人……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反而不是汗廷和罗马教会那个经常被人攻击为异端甚至异教的教派教义,毕竟教会融合过的乱七八糟的信仰也多了去了。最关键的是,人家主教乃至教宗投靠过来,你们这边怎么安排?而只要一谈,对方就会开始嫌弃,觉得罗马教会的高级教士,受到的约束太多,权力太小。
结果,也就埃及和叙利亚那边,长期被天方教统治的地区,当地教会为了避免遭到宗教歧视和压迫,很乐意抱大腿。其他地方,最多也就是一些对时局不满的基层神父和修士,会零零星星地跑来,要求加入罗马教会;要么,就是一些公教教会里,权力斗争中的失意者,或者想法和其他人格格不入遭到排挤的人,会提出到这边进修、留学,实际上近乎于出奔了。但这两类人,政治上的影响力都没多大,也不成体系,所以至今都没有特别大的、可以拿来宣传的成果。
而这样一来,其他部门就更加说怪话,还觉得教会没用,让王大喇嘛头大无比。
像今天这种场合,也是属于其他人都有些羡慕嫉妒恨的那类。毕竟,虽然级别不高,但这样定期举行最高层人员集会的场合,只要是熟悉宫廷环境的人,都知道有什么样的巨大意义——当然,也就肯定有对应的巨大利益,隐藏在其间了。
除了参与礼拜的其他大人物,大家也都会十分关注王大喇嘛等人的举动,试图借此去分析教会乃至汗廷内部的动向。因此,每次礼拜,就得这么被一大群高官显贵们,用仿佛恨不得把他扒光了,看看到底藏了些什么情报的眼神,死死盯着,感觉跟被一群人视奸一样。哪怕王大喇嘛这种基层摸爬滚打爬上来的老油条,都有些遭不住……
而旁边,彼得神父也板着脸,就跟着王大喇嘛一路走过来,不管谁打招呼,他都往王大喇嘛身后一闪,然后低着头,摆出“我是跟班,别找我”的态度。
王大喇嘛因此更加想郭康了——只要带上郭康,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受关注度往往比王大喇嘛自己还高。而且郭康比较质朴,只要说一声“小郭,来跟xx部的xx打个招呼”,他就会老老实实地过去跟人攀谈,把大家的注意力,连同各种莫名其妙的揣测和闲言碎语,都给吸引走。这么有用的人,现在真不多了……
不过今天的情况还好。在礼拜堂角落里,巴塞丽莎、马王妃和黄夫人等几人,正站在那边聊天。见王大喇嘛朝她们走过去,其他视线就少了不少。因为这几个人身份特殊,反而已经没有什么打探和猜测的空间了。
他来到旁边,就听到黄夫人对马王妃说:“你们那边,最近进展很顺利吧?我听人说,西吉斯蒙德这次被打的仅以身免,丢掉了手下,打扮成农民才逃走。现在他又在号召,组织新一轮十字军,但大贵族们都有些畏惧,已经不敢动了。”
“倒不是不敢。”马王妃摇摇头:“那些贵人,还是有很大实力的,并非是称王的人,才有足够的兵将。他们之所以不响应,倒不是害怕,而是西吉斯蒙德被人抄了老家。现在不仅丢了存钱,也失去了很大一块收入来源,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说服大家了。”
“这人怎么这么能跑。”皇后安娜评价道:“这些大贵族,能扮演成农夫而不被发现,也算是有本事了。”
“他比较有经验。当年在匈牙利吃败仗的时候,就这么化装跑路成功过。”马王妃无奈地说:“这人逃跑的水平,跟我夫君差不多了……”
“啊……”安娜也想起来了:“他这本事还没丢啊。不过这样一来,你们那边,终归可以安稳一些了吧。”
“我看难。”马王妃摇摇头:“现在并不是贵人们不反对我们,而是他们对西吉斯蒙德失去了信心,不敢再让他领头对抗我们了。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他们会选另一个大贵族,代替西吉斯蒙德,组织其他人和我们作战的。”
“那恐怕西吉斯蒙德只需要隐忍一段时间就行了。”安娜说:“我也接触过不少阿勒曼尼的大贵族了。其他人,恐怕还不如西吉斯蒙德呢。等这个替代者也被击败,估计就会把他请回来吧。”
“我们也要恭喜你了。”她看了看旁边几人,对马王妃说道:“欧洲历代以来,恐怕还没有扩张速度这么快的势力呢。”
“这不叫扩张,只是重新整合被当地贵人自己打碎了的秩序而已。”马王妃却摇摇头:“我们既没有变革当地风俗,也没有实质上改变那边的礼乐秩序。只是把一些混乱的地方,做了重整。为了让当地人有新秩序的成就感,改成中原的名字罢了。连他们的士兵,绝大部分也就是直接任用的当地人。之前文奎的胜利,其实不过是阿勒曼尼人又一次击败了波兰人而已——只是这次,阿勒曼尼王国的首领姓朱了。”
“我看,你们这边,才是真正结合当地的情况,引入了中原制度,虽然其他人说这是个汗国,但是中原化的水平,反而比我们那边高多了。”
“我们当年也是没有选择。”安娜回答说:“我们那时,没有这么好的声望和起始条件。虽然设法扯了金帐汗国的虎皮,但百姓提到蒙古人,更多是畏惧,而非信任,因此落脚很不容易。因此,只能从移风易俗开始,逐渐建立和其他领主不同的制度。不是我们不想快,而是快不起来。”
“那也算好事,我们这种制度并不稳定,如今夫君和文奎掌握军队,就已经有政出多门、制度混乱的问题了。”马王妃直言:“现在战时,问题反而不大;今后和平下来,恐怕才是真正考验能力的时候呢。”
“好处只能二选一么。”黄夫人插嘴道:“当年姜太公和周公的长子伯禽都去自己封国。姜太公简化礼仪,不追求移风易俗,五个月就完成了施政,回到镐京复命;伯禽改变当地人习俗,变革他们的礼仪,结果花了三年才完成。周公于是说,鲁国之后,恐怕要北面侍奉齐国了;但齐国也会出现内部问题,甚至有篡位弑君之臣吧。我们后人,也只能看他们的经验教训,自己斟酌了。”
其他人都觉得有道理——当然,还有不少人感觉太深奥了,没听懂这是在引用什么。
见她们告一段落,王大喇嘛赶紧上前,去打招呼。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8_8317/1143273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