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825章 郭康:你行你来写文件

第825章 郭康:你行你来写文件


不过很快,郭康的忧虑,被证明是毫无必要的。

    他还没有草拟好下一步的举措,主管招募的人就告诉他,前来报名的人,远远超出了预期。宣传了两个礼拜之后,下埃及各地,有一万多人来报名,说要志愿加入军团。

    郭康一开始还挺高兴,于是找到军团里的熟人,准备多留一些士官,进行培训工作。

    三十三军团那边,从军团长以下,有一堆他的亲戚和朋友。而条件合适的时候,郭康自己都忍不住想要“拼爹”。毕竟,关系多一点,很多时候确实很好用……

    八军团的老兵,朝廷已经有了安排了。这个时候再去活动,要求留一些人,就有点越界了。而且,他在埃及,权力实际上是急速膨胀的。所以,郭康自己现在也不敢随便要人了。

    一开始,他和脱欢一样,主要是挂个名,其实是为了来这边“实习”。但郭康虽然打仗水平一般,对付一些突发事件倒是很擅长。于是,为了应对瘟疫,在提前进行各种组织的过程中,他要管的范围越来越大。

    脱欢一直亲自给他站台,朝廷中虽然有不少人不太相信他对瘟疫到来的预测和对抗瘟疫的保证,但也贯彻了立场,始终给他大力支持,因为朝廷也希望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对埃及的各种资源和人力进行整编。这样,就算瘟疫没有发生,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实现加强管理的木板。

    而要为了对抗瘟疫,就得以便尽可能高效地调度资源。一开始,大家其实都不太认真,但随着郭康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加入了进来,开始听从他的指令,组织参与更大的规划。因此,郭康实际掌握的“紧急权力”也越来越大,最后,不仅他作为临时达鲁花赤,监督各个部门的职能,在日益变成真正的管辖权力;其他各种单位,包括行省官府,和原本还是他上级的军团,也越来越成为他的下属机构。

    而且,对抗瘟疫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郭康自己一意推动的。

    平心而论,以官府目前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恐怕是没有办法应对成功的。各级官员,都对此心知肚明。因为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够,而是大家其实并不了解其中原理。

    对抗瘟疫需要的种种措施,有一些,是官吏们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不少,大家并不知道为什么。之所以这么做,单纯就是郭康说什么,大家就跟着命令来。

    但是,这项工程又非常繁琐,需要不少细致的地方。如果有所疏漏,甚至可能会导致全面崩盘。但大家都出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哪怕郭康紧急对一批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讲解,情况也只是稍微缓解了一些。在很多时候,面对稍微超出手册的状况,工作人员的第一反应,依然还是去找郭康本人询问——因为除了他,其他人基本上都搞不太清楚。而关系到瘟疫的问题,几乎每个细节都关乎人命。不管是出于解决问题的要求,还是官吏们对于承担责任的本能需要,大家都会觉得,还是找郭康自己最好。

    因此,这次行动,郭康几乎是事无巨细,以一人之力,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责任的高度集中,也带来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整个埃及控制区,几乎都是围绕他在打转。

    在行动之前,大家对于权力的向上集中,已经有所预期了。因为对抗瘟疫,所需要的各种准备,看起来其实就跟战争差不多,都是非常考验组织水平、纪律性和调度效率的。

    然而,包括脱欢本人都没想到的是,罗马人的纪律性和埃及人的服从性,倒是很充足了,完全能满足郭康的要求——甚至让他觉得有点呆板和严格过度。组织方面,经过他的调整,也可以胜任。但在效率上,就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他自己一个个耳提面命了。

    因此,权力最后确实向上集中了,但没有集中到行省衙门,而是完全集中到了郭康个人。郭康的精力实在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随之膨胀的,也不是行省衙门的权力,而是郭康的助手们。

    这些人并没有明确的官职,最初只是郭康临时组织起来帮忙的。因为实在顾不过来,所以他特意跳过官府的流程,找了一批对瘟疫理解能力更强、在执行时配合更好的年轻人。他们很多都是基层军官,甚至埃及的普通人,有些干脆就没有任何行政经验,但是人家就是在这方面学习更快。因此,他们的权力也随之水涨船高,甚至超越了官府和军团。

    脱欢对此非常好奇,发现这个现象之后,还给其他人说,他们可能观察到了中原的上古时代,最初的中央政权,是如何超过既有的各个邦国,逐渐形成权威的过程。只不过当年是对抗洪水,而现在是对抗瘟疫。

    至于目前这个情况,郭康在埃及,已经实质上“开府”了。不过,脱欢对此倒是不太在意,因为他很喜欢三国故事,一直觉得郭康是诸葛丞相那种人物,而他所做的事情,甚至有点逆天改命的意思了,属于诸葛丞相最后都没能做到的那种。既然如此,那他就模仿昭烈帝,让他去做呗。

    当然,就算这样,还是有一些人会不满。这事儿毕竟关系到权力分配,在不少人眼里,郭康已经和借助战争与军功博取更高权力的军头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现在就是埃及的“独裁官”,怕是也要当凯撒了。

    不过,脱欢还是把这些声音都压住了,还放出话来,说他想当凯撒就可以去当,自己又没什么意见。因此,更多人都开始吐槽他,说他看三国话本治国,把自己当刘备了。

    然而脱欢把这当成了表扬,表示在地中海世界,能学会三国话本里头的兵法和管理手段,都算是非常强大的了。而且他确实很喜欢刘备,没见他家的汉姓都是刘么?又有什么不可以。反而可惜他只是精神刘家人,要是真刘家人,还方便多了呢……

    眼见他都这样了,其他人也没办法说什么了。这些说法,也就停留在了议论的层面。

    结果没过多久,从小被人赶着锻炼身体,被义父评价为“死力气还算大”的郭康,就因为操劳过度,被累死了……

    这之后,郭康也学聪明了。谁再说他是野心家,试图独揽大权,他就把文件一丢,说“你行你来上”。靠这个说法,就足够把大部分人吓跑了。

    不过脱欢还是认为,他避一下比较好。包括他去大都,也不止是为了看狄奥多拉,同样是要去应付一下朝廷里的各种问询。在这种情况下,郭康办事的时候,就有点束手束脚了。

    最后,还是堂叔出面,帮他找了一些熟人,把之前那些世侯的家丁们,留下了一部分,算大家共同入股,去训练这些新兵。

    但这样一来,训练的人就逐渐不够用了。

    学校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郭康和属吏们商量了半天,最后觉得还是这个阿里的建议比较有价值。为此,他们特意召见阿里,又请他把自己的思路说了一下。之后,就任命他为负责人,去进行准备工作,打算允许那些参加过公共服务的人去学校进修,等他们这一批毕业,就从他们的子弟开始,也让其他人去接受培训。

    不过,这个政策提出之后,收到了巨大的反对浪潮。一时间,各种门路的人物,都找过来抗议。

    郭康一开始觉得,由于这个政策对于没有信息和渠道,因此得不到机会加入的普通人,比较不友善。然而,这回跑过来抗议的,都是当地有点势力的人物,这么看来,阿里的估计才是对的,他自己反而把情况想得太好了。于是,郭康就不再理会,让手下继续去推动这件事了。

    而等到他们筹备完成,脱欢又给郭康发来信件,说既然已经是这种情况了,那就应该多带点人,而且建议他,主要带新征召的人。

    郭康之前没有这么想过,主要是觉得这样一来,战斗力就更不能保证了。但脱欢指出,他这些埃及兵的战斗力,本来就不靠谱。哪怕是郭康认为可靠的“老兵”,其实也都是过去几个月里,接受过简单培训、参与过对抗黑死病的人。这些人的纪律和组织倒是可靠,但战斗方面,和真正的士兵还差得远。

    因此,既然这些人都不靠谱,那么其实也就没必要纠结带谁了。现在这情况,和当初他们带着罗斯人出发的时候差不多,反正是参与为主么。至于人数,反正是越多越好了。

    得到了这个告知,郭康也想通了。反正就是凑个数,那还不如把骨干留在这边完成任务,带着需要锻炼的新兵去参战。反正埃及人给马穆鲁克当兵的时候,甚至可能一点训练都没有,就这么上战场了。相比起来,他们一路提供的训练,在当地人看来,已经算非常重视了……

    而这样一来,郭康能拉的人可就多了。

    他首先开始筹集军粮。由于之前,埃及的粮食,基本都把控在垄断商人手里。上一年的粮食,都被他们搜刮一空,大部分被卖掉,还有不少尚在仓库里。脱欢在这边,干掉了一大群粮商;郭康开始要求各地按紧急状态管理的时候,又临时扣下了所有私人仓库的储蓄。所以,他们手里的粮食,是比较充足的。

    在黑死病到来之前,还有一些大商人对此很不满,甚至暗中准备,希望找机会和上埃及的马穆鲁克残余势力联手,里应外合,发动武装暴乱。不过,郭康很快开始推行严格的管理和封禁政策,要求所有住民必须遵守。在这种严格的物资管控和出入管理之下,大商人手里根本藏不住什么。于是很多人只能跑路,去投奔当时还在南方组织反攻的流浪苏丹谢赫。其他人也纷纷前往附近管控不严的地方,继续进行准备。

    结果,瘟疫到来之后,这些人大批死亡,比脱欢当年直接动手干掉的都多。郭康可能遇到的障碍,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解决了。

    另一方面,当地人对于这种盘剥习以为常。结果,郭康拿这些粮食发给他们,大家还感恩戴德的。他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很低,导致郭康自己都开始不好意思。到这份上,怎么看都有点黑色幽默了……

    不过至少,在结果上,各种问题都算是解决了。

    郭康这次,加上各种后勤人员,一共带了小两万人出海。而更多的埃及人,还在岸上,因为失去了获得编制的机会而顿足捶胸——郭康到这会儿才知道,很多埃及人眼里,选拔新兵就等于挑选马穆鲁克;让本地人也能参与,属于史无前例的仁政。

    再加上有宣传说,如果参军,不仅自己将来可以做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连子孙都能得到推荐上学的机会。在当地人看来,这不就是马穆鲁克么?

    因此,刚刚恢复的市场,一时间极为热闹,所有化妆品都脱销了。有点钱的男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找郭康投递文书,想要他招募自己当亲兵。

    郭康对此十分困惑,问周围助手,结果要么不懂,懂的人也不敢说。直到这会儿,才反应过来,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过,随着他离开埃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

    一部分元老和行省衙署的官员,还担心他会不会不想要放弃权力,留在埃及,乃至和凯撒、安东尼一样,不想回去了。但郭康只觉得,可算是从累死人的工作里解脱出来了……

    他飞一般地把所有交接事项处理完毕,将成堆的文卷丢给接任者们,然后跳上了军舰,和乔安娜帮他租来的近一百艘意大利货船一道,向北航行,前往克里特岛。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8_8317/1143273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