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就抢个猪蹄,怎么判死刑啊? > 第288章 这都哪来的城巴佬?

第288章 这都哪来的城巴佬?


灶台旁,萧岚正心无旁骛地做着最后一道菜。

他要做的是甜品——拔丝地瓜。

菜品拔丝的原理就是糖浆受冷后凝固,趁着未完全硬化之前快速拉扯,可以扯出一条条的细丝。

常见的拔丝地瓜做法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先将红薯切块放进油锅里炸。

再起锅熬糖,给油炸好的红薯裹上糖浆。

成品在冷却过程中夹起会形成绵长拉丝,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口感会变得外壳薄脆,内里绵软。

要是碰上个讲究摆盘的厨师,还会多一个步骤:

【拿根筷子蘸点剩余糖浆拉成一圈一圈的银线细丝,放到成品上面做装饰。】

然而萧岚此时的做法与大众熟知的做法完全不同。

五个徒弟因为更专注于对抗赛,错过了这一场难得的教学。

萧岚油炸好红薯以后,不见他把红薯捞出来放到一边备用,也不见他重新换个锅开始熬糖。

只见他刷刷刷将一大袋白糖倒进满是红薯的油锅里,一整锅混在一起。

搅和几下后,萧岚起锅把油倒出,锅底剩下一点糖,恰到达到了可以拔丝的温度。

他抖动手腕快速翻炒几轮,将红薯和糖炒匀,而后果断关火。

最后一道菜就在几个呼吸间做成了。

这就是老手艺人才会的“一锅出”,它有个更专业的名字——油底走浆。

看似是为了省时省力,实则是为了咣咣炫技。

要知道,熬糖丝这种事情,早3秒就反沙,晚3秒就焦糖。

就是因为分秒必争,现在的人做拔丝菜品才要单独熬糖。

真不知是怎样的火眼金睛和胸有成竹,才敢让糖浆沉在锅底,凭借经验判断倒油的最佳时机。

你要是采访萧岚,他只会淡淡说:“无他,唯手熟尔。”

现在只需要把做好的拔丝地瓜分装到各个盘子里,萧岚今天的活儿就算干完了。

倒进盘子的时候,地瓜与地瓜之间会形成自然的糖丝,用不着人为地去制造银丝做装饰。

当然,萧岚也会,只是他装饰之后就不是两位数的价格了,尾数后面至少再加一个0。

完事以后,萧岚朝着那五人喊道:“你们别玩了,上菜了。”

听到萧岚宣布“抗战胜利”,五个徒弟心里爆发狂喜。

终于上菜了!那就是可以开席了!

屋外的香气和厨房内的香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挠人心肝的攻击力度相当于哈基米和东北虎的区别。

外头的人都被饭菜香得失去理智,他们在厨房里头遭受近距离冲击,更是差点香到大小便不能自理。

瞧瞧他们对萧岚的称呼从“黄毛”变成“萧哥”,就知道他们内心的变化历程了。

尤其大徒弟比萧岚年纪还大,也跟着叫哥。

年上还叫哥,那说明心里是彻底服了,服到五体投地了。

不过他们狂喜之余,心里还多了点委屈。

萧哥怎么可以说他们堵门抵抗丧尸是在“玩”呢,玩命也能叫“玩”吗?

然而门一推开,外头空空荡荡。

所有村民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笑容和善,仿佛之前丧尸围城、疯狂砸门的事情不曾发生过。

难道一切都是五个徒弟因为心魔而出现的幻象吗?

甩了甩头,再定睛一看,原本坐着8个人的桌子忽然翻倍变成16个人,16  双眼睛都饥渴难耐地盯着他们。

五个徒弟紧张得咽了咽唾沫,端着菜盘竟是不敢送过去。

就怕村民们嫌菜的份量太少不够吃,把他们也扑倒在桌上吃了。

他们只敢远远地问:“那个……你们确定要一桌坐这么多人吗?”

“八人桌固定了16个菜,你们不管坐多少人,一张桌还是只上16个菜……”

向来锱铢必较、抠抠搜搜过日子的大爷大妈们,回答竟然出奇地大方:

“没事,你尽管上,你上多少菜是你的本分,能吃到多少菜是我们的本事!”

“呵呵,谁说不是呢,快来吧,我准备好了!”

说话的人拿着筷子,五指开合,腕部转动,竟是提前开始热身了。

五个徒弟从这些慈祥和蔼的村民身上,嗅出了满满的火药味。

仔细一看,哪里是他们愿意16个人挤一张桌,分明是来吃席的客人太多,桌子不够坐了,不硬挤就没得吃了。

小孩那桌就更加夸张了,大人抱着小孩一起坐,数了数,一张桌子竟多达32张嘴,这还没算上后背背着的那个。

饶是心中畏惧,徒弟们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只有给所有人上齐菜,他们才可以去后厨坐下来吃,所以必须赶紧速战速决!

一盘菜刚放下,十几双筷子便如箭矢般“嗖”一声朝靶子射来。

聪明的送菜工知道立即收手,反应慢一点的难免被流矢误伤,还要被嫌弃地骂:“噫!真碍事!害我没有夹到!”

五徒弟委委屈屈地摸着被戳成蜂窝的手,自己把自己哄好了。

不生气不生气,这里一桌十几人只能分一盘,而他们几个帮厨待会儿可以吃一盆。

很快大家就上菜上出了经验,学会了完美闪避大法。

一个个送菜工像在花丛中的小蜜蜂一样忙碌穿梭,餐桌上的菜盘也像花瓣一样一层层绽放,开满了一桌。

摆在中间“花蕊”位置的必然是镇桌之宝、重要日子的常驻嘉宾——白切鸡,白切鸭,清蒸鱼和炖猪蹄,主打一个“鸡鸭鱼肉”样样齐全。

它们的重要程度就像节目里的主持人,虽然给不了宾客陌生的惊艳,但是它们不可以不出现。

品质不好的鸡鸭不敢挑战“白切”的做法,就像身材不好的人鲜少敢穿紧身衣一样,但凡有一丝缺陷,都能被人立即发觉。

主家用这种“天然去雕饰”的方法展示食物,就是为了表达对食材的信心,让大家吃得放心。

因为司空见惯,平时吃席这四道硬菜都是没几人动筷,全留着打包回家慢慢吃。

但是今天大家估计是饿狠了,馋疯了,“主持人”刚上台,“嘉宾”还没请出来,粉丝们就冲上去把“主持人”扛走了。

有人心急,没蘸蘸水就直接送进嘴里。

皮脆,肉紧,油薄,只是用了葱姜水和盐作为调料,就能处理得全无腥臊,简直上品!

再看剁鸡手法,干脆利落,沿着纹理下刀,成块成型,摆盘整齐划一,简直上上品!

要是刚才记得蘸酱料,那绝对是极品!

在座的村民们平均下来都吃了几十年白切土鸡了,连他们都忍不住要夸,那绝对是最大的肯定。

他们都知道,想要有这种口感,不仅仅是鸡本身质量要好,最重要还是处理的手法要妙。

白切鸡看着平淡无奇,其实处理工序可不简单,不是丢进开水里煮就完事了。

需要三起,三落,加上两次冰水浸泡,时间精确到秒,这才能让鸡皮出现弹脆的口感,同时肉质鲜嫩,彻底断生。

本地人活了这么多年,至少也吃过一两次极品的白切鸡了,所以他们还是能整体保持淡定,欣赏大于惊喜。

但是对于黄四郎这一家“城巴佬”来说,这些白切鸡鸭着实是太超过了,吃下去连大脑褶皱都快被抚平了。

尤其是黄四郎他老婆,在这么紧张刺激的抢菜时刻,她还不忘给自己抢了一块鸡胸肉,保持健康饮食。

为了低盐低油,她没蘸酱汁,还把鸡皮扒了,只吃鸡肉。

嚼了一口,她吓得直接吐了出来。

“这、这、这……这鸡肉是不是没熟?”

一旁的村里媳妇往她碗里扫了一眼,淡定道:“熟了啊,肉都是白的,哪能不熟,不熟是粉色的。”

黄四郎他老婆一副世界观受到冲击的样子,为了让人信她,就差没手舞足蹈地比划:

“不会啊,肯定没熟啊,熟的鸡胸肉怎么能这么嫩呢?它应该又糙又硬噎喉咙还刺嗓子啊!”

黄四郎闻言也吃了一口自己碗里的鸡肉,嚼了嚼,脸上立即露出担忧:

“这鸡肉,是不是味精放多了啊?怎么这么甜?这么鲜?”

还有一句“这得放了几包味精”的话没说出来,夫妻俩就收获了全桌人同情和无语的目光。

这都哪来的城巴佬?吃冷冻肉把舌头吃坏了吧?嫩和生分不出来,鲜甜和味精也分不出来,大半辈子都是咋过的哟。


  (https://www.02ssw.cc/8_8046/422983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