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就抢个猪蹄,怎么判死刑啊? > 第292章 食过春笋,方知春之味

第292章 食过春笋,方知春之味


别以为古人是没见识、不懂得吃才说出这种话,他们可太懂了!

古人很早以前就说过,笋有两种吃法最为绝妙——素宜白水,荤用肥猪。

指的就是,做竹笋,要么你就白水煮清汤,除了一点点酱油啥也不放。

要么你就拿它和肥猪肉炒,炒完就把肥肉全部丢掉,只留下竹笋,再加上一点醋和酒。

前一种方式煮出的笋将本味保留到了极致,没有其它杂味干扰,竹笋爽脆清甜,笋汤清亮鲜美。

聪明的厨师会拿这样的笋汤作为万能调料,不管煮什么菜都往里加一点。

食客尝过加了笋汤的菜之后,只觉得鲜妙无比,但对鲜味的来源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商业竞争对手就算想来偷师都偷不到重点,谁能想到核心配方竟是滤出来的笋汤。

而第二种做法,明确指出除了猪肉,其他的鸡鸭牛羊都跟笋不搭。

你以为古代条件有限,可能是以前的家禽牲畜饲养技术不够成熟,古人才会觉得猪肉最好。

但是三百多年过去了,现代人经过无数次尝试后,终于放弃挣扎,承认猪肉和竹笋确实是天生一对,轮不到别人指指点点。

最妙的是肥猪肉,想尝试新风味就用肥腊肉,哪怕没有肉也要放猪油跟着一起炒,别的植物油、调和油根本炒不出那种荤香味。

因为竹笋清高自持,遗世独立,它里里外外都太干净了,你想要让它染上别的气息,得用最浓郁最俗世的味道来包裹它,才能将它拉入凡间。

这两种做法,都蕴含着古人无穷的智慧。

这就好比,你要画一幅雪景,要么你就一笔都不下,留满纸白雪无暇;要么你就画一株梅花,用花的红艳来反衬雪的清雅。

不要小看古人和大自然的羁绊啊!

你若说上面这些都是唯心主义,说肥猪肉和笋最搭没有一点科学道理,巧了,唯物咱也略懂一点。

山笋中富含草酸和鞣酸,鞣酸会和肉类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某种人体不易消化的复合物。

而草酸也会与蛋白质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

所以,山笋不适合跟鸡鸭鱼牛羊兔这些蛋白质一起炒,口感差是其次,还可能对身体有害,而猪肉是个例外。

猪肉由于脂肪含量较高,哪怕不用肥肉,而是用猪五花、猪瘦肉一起炒也能减少与草酸发生反应。

而且猪肉中丰富的饱和脂肪可以软化竹笋的粗纤维,降低对肠胃的损害。

再加上醋酸一起煮的话,还能促进苦涩味的草酸和酚类物质溶出,让竹笋颜色不变褐,软化纤维,保护肠胃。

你瞧,古人分享的生活哲学这不就误打误撞和现代科学殊途同归了嘛。

或许,并非是误打误撞。

古人不懂什么分子原子离子,但是他们熟悉柴米油盐,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从大自然中习来,又回馈到大自然中去。

现代人想到古代,往往想到没车没电没科学,总觉得古人很可怜。

可是竹子千年前和千年后都能活得精彩,何况人乎?

你笑古人没见过霓虹灯光和变化万千的玻璃幕墙,古人笑你生来就没见过未被大气污染的天空,不知道什么叫皓月千里,繁星熠熠,飞火流萤。

说了你又不信,古时候的黑夜与白昼一样明亮,夜晚不需要灯光。

扯远了,该吃席了。

萧岚这次做的便是五花肉炒山笋。

肥多瘦少,肉先下锅,煸出猪油,到肉边皱褶而不焦的程度便放入切成细条的野山笋一起炒。

出于勤俭节约的习惯,萧岚没听古人撺掇把肉丢出去只留下笋。

他相信古人就是吹了个牛罢了,什么家庭条件啊肉都不吃,猪油渣也可香可香了。

你看那些正在吃笋的村民们就知道了,管你什么笋啊肉啊,统统炫到碗里去。

就连那个油腻腻的只剩下油的盛菜盘,大家也抢来抢去。

最终胜利者获得了盘子的归属权,心满意足地将碗里的饭全倒进去搅拌。

就这炒笋的好吃程度,不是夸张,别说里面拌了点五花肉了,就算里面拌了两斤混凝土也照样不够大家分。

不过大家心里确实有杆秤,一致认定笋比肉还香。

这笋的香味是很特别的那种,你刚吃进去时觉得几乎是肉,可是多嚼几口,又是满口的竹子清香。

于是这股清香仿佛成了你和竹笋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你洞穿了它八面玲珑、圆滑世故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孤高自矜、敏感脆弱的内心。

于是你也敞开最真实的自己,让它进入你的胃里,那是它能到达的与你的心距离最近的地方。

真是食过春笋,方知春之味。

吃完竹笋之后,咂吧着满口余香,望着桌上剩下的菜,竟然有种舍不得让别的菜进嘴的冲动。

人们知道,吃到下一道菜之后,就会立刻忘记上一道菜的味道。

可他们心里还眷恋着竹笋残留的温存,就像冬天不舍得离开被窝那般。

也许下一道菜会更加好吃,但炒竹笋一定是最特别的。

或许它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席上,这样太怠慢它了。

应该选择一个悠闲的午后,叫上三两好友,在竹林间漫步嬉笑,打打闹闹。

穿过竹林,来到一个农家小院。大家效仿古人那样用捡来的干竹壳生火,加入干竹片烧火,灶上架一口大黑锅。

届时灶上锅铲炒着竹笋,灶下竹子受热爆开,满屋子叮当碰撞,砰砰作响。

大家带着满心期待,闻着越来越浓的香气,看炊烟袅袅升起,声色香味样样俱全,那才真叫一个绝。

出锅的竹笋炒肉只装了小小一碟,端上竹桌,盘子底下垫着用竹篾编的碗垫。

围桌漫谈,不需要大菜大肉,一小碟竹笋,就几杯清酒,一坐就是一个午后。

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笋,在乎山水,在乎你我。


  (https://www.02ssw.cc/8_8046/4216359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