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 第585章 近卫联队踢到铁板,张弛的舆论战,形象战

第585章 近卫联队踢到铁板,张弛的舆论战,形象战


大众的支持才是权力最坚实的底座。

特别是在这个新生国家,移民来源复杂,本土势力盘根错节,他这位领袖的威望,更需要持续不断的浇灌和曝光来维系。

因此,刚从决定世界命运的雅尔塔会议载誉归来的张弛,甚至来不及好好休息,在连续数日高强度处理完积压的紧急政务后,便立刻投入了另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舆论战,形象战。

在雅尔塔,他与三巨头同框的照片,他在国际记者面前自信发言的报道,早已通过南洋境内所有报纸、广播电台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

各种充满赞誉的标题充斥报纸版面,极大地提振了国民士气,强化了他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

但这还不够。国际舞台的光环需要落地,需要转化为国内民众更直观的认同感。他需要更接地气、更能激发共情的场景。

于是,此刻,在刚刚被南洋国防军解放的旧港,在一座阴森气息尚未完全散尽的原战俘营旧址前,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拉开了帷幕。

镁光灯闪烁的中心,是身着一身唐装、气度非凡的张弛。

而簇拥在他周围的,则是一群与他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存在——上百名刚刚获救、面黄肌瘦的白人盟军战俘。

从鬼子采取南下战略开始,在东南亚鬼子至少抓了超过10万的白人战俘,这里有平民也有殖民地军队。

而张弛周围这些来自约翰、白鹰、尼德兰、袋鼠国等地的战俘和平民,同样在苏门答腊岛上鬼子的战俘营里经历了非人的折磨。

此刻,重获自由的他们,脸上交织着劫后余生的茫然、刻骨的痛苦以及对眼前这位将他们从地狱中拯救出来的男人发自肺腑、溢于言表的感激。

营区中央清理出的空地上,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平台。

平台背景悬挂着巨大的南洋合众国国旗以及军旗。几十名国内外记者架起了长枪短炮般的照相机和录音设备,镁光灯不时闪烁,发出刺眼的强光和“噗噗”的轻响。

战俘们大多穿着褴褛不堪、辨不清原色的囚服,有些甚至只能裹着南洋方面临时发放的粗糙毯子。

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残酷折磨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面黄肌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裸露的皮肤上布满鞭痕、烫伤和尚未愈合的溃疡。

许多人佝偻着腰,眼神呆滞,仿佛还没从噩梦中完全醒来。

“张弛将军!”  一个激动得浑身颤抖的白鹰陆军中士,操着嘶哑的嗓音,不顾虚弱的身体,猛地冲出人群,张开双臂,紧紧地、几乎是踉跄着扑过去拥抱了张弛。

镁光灯瞬间疯狂闪烁,快门声连成一片。

记者们敏锐地捕捉着这极具象征意义的画面——强大而年轻的南洋领袖,拥抱拯救的弱小受难者。

这张照片,注定将成为明天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张弛没有丝毫的不适或倨傲,他有力地回抱了这位激动的士兵,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用流利的昂撒语温声说道:

“欢迎回家,士兵。你们受苦了,但现在,你们自由了。”

他的声音通过临时架设的扩音器清晰地传遍全场,也传入了每一个记者的录音设备。

这句话如同打开了情感的闸门。

“谢谢您,张弛阁下,上帝保佑南洋。”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破碎金丝眼镜的尼德兰前殖民地官员老泪纵横,他努力挺直佝偻的背,向张弛深深鞠躬,声音哽咽。

“自由,我们终于自由了。感谢南洋,感谢南洋国防军。”  几个年轻的袋鼠国士兵互相搀扶着,激动地挥舞着拳头,脸上是重获新生的泪水。

一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尼德兰妇人,紧紧抱着一个同样瘦小的孩子,跪倒在地,亲吻着脚下这片不再是囚笼的土地,口中喃喃地用尼德兰语反复说着“谢谢”。

场面一度有些失控,充满了激动、哭泣和感恩的呼喊。

记者们的镜头贪婪地记录着这一切:战俘们与张弛握手、拥抱、倾诉,张弛则耐心地倾听,不时点头,表情肃穆而充满同情。

待人群的情绪稍稍平复,张弛在副官的引导下,缓步走到平台中央的麦克风前。

他环视着下方那些闪烁不停的镜头,这不正是造势的好机会吗?

于是深吸一口气,他刻意让自己的声音陡然变得高亢而充满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盟国的朋友们,南洋合众国的同胞们。”

他的开场白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也无比愤怒,”  他指向身后那阴森的建筑,“就在这座由法西斯恶魔建造的人间地狱里,我们盟国成千上万的同胞——英勇的士兵、无辜的平民、善良的医生和教师——遭受了难以想象的、非人的折磨。饥饿、疾病、酷刑、无休止的苦役……他们的尊严被践踏,他们的生命被视如草芥。”

台下的战俘们回想起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眼中再次蓄满泪水,有的忍不住发出压抑的啜泣。

记者们屏息记录,这是对鬼子暴行的最有力控诉。


  (https://www.02ssw.cc/7_7339/237608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