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 章 开放女子科举
听说沈夏要生了。
沈母就赶紧往乾清宫来。
沈夏已经不是第一次生孩子。
所以并不担心。
而且生孩子,正常的情况,一胎更比一胎快。
所以沈夏回到房间后。
还先洗了一个澡。
因为坐月子就不能再洗澡了。
还好现在是冬天。
比夏天好熬。
沈夏洗完澡,刚躺下。
都不到一刻钟。
孩子就出生了。
沈夏愣了,还好速度快啊!
不然还得生在盆里。
所有人都在外面焦急的等待。
离一静静的手都抓紧了。
沈母将孩子抱起来。
沈夏第一时间就问:“是皇子还是公主。”
沈母笑道:“又是一个儿子。”
沈夏瞬间就不激动了。
又是儿子。
七个儿子。
这是骂人的话吗?
祝你生七个儿子。
哎.......
沈母见沈夏不怎么高兴:“怎么了?儿子就儿子吧!又不是没有女儿。”
沈母不懂沈夏的担心。
沈夏只能淡淡道:“嗯,儿子就儿子吧!”
沈母道:“这个是谁的啊?”
沈夏想一下道:“凌珩的。”
里面的宫人将沈夏收拾好了后。
外面的人才进来。
几个孩子第一时间就看自己的弟弟。
一一看着如意手里的孩子:“姑姑,这是弟弟还是妹妹啊!”
如意道:“是个小皇子。”
进来的人,听说是皇子。
中间有人小小的愣了一下。
一一并没有注意大人的想法。
就笑道:“弟弟,那就排小七了,”然后看着襁褓里的孩子:“小七,姐姐以后就叫你小七好不好。”
一言也看着孩子:“小七好小啊!”
一凡道:“我们出生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说不定还要小一点。”
安安也在旁边看着。
小六上前看着:“哇,我也有弟弟了。”
离一上前在床边看着沈夏:“辛苦了。”
沈夏抿唇:“还好,”
时间过的很快。
过年沈夏都在月子里过着。
所以天朝国的第一个年宴是顾子湛主持的。
凌珩和离一都天天来看沈夏。
凌珩还是好奇这孩子是谁的。
直到正月。
沈夏出了月子。
内务府的人来请示。
孩子上玉蝶的事情 。
小七的小名就叫小七。
大名顾宸舟。
玉蝶上面就得写父亲的名字。
沈夏犹豫后缓缓开口:“父亲是凌珩。”
凌珩听了瞪大眼睛笑道:“还是我的基因强大,居然是我的,哈哈.”
然后挑衅的看着离一。
沈夏翻了一个白眼。
内务府的官员听见沈夏的话,就离开了。
就见凌珩一脸兴奋的抱着襁褓里的孩子。
“小七,我是父亲,”一脸激动的看着怀里的孩子。
看着看着。
然后对着沈夏道:“鸳鸳,你确定不是算错,我怎么觉得小七一点都不像我呢!也没有小六好看。”
沈夏:“朕说是就是。”
凌珩挑眉:“好吧好吧!”
沈夏看着旁边的离一。
也不知道离一是怎么想的。
皇室和平常百姓不一样。
她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来。
所以为了大局为重。
其实就算是公主,也是可以有异心的。
毕竟自己一个郡主最后都能登基,公主登基也不难。
所以记在他人名下更好。
她得保护安安的安全。
对她而言,并未觉得皇权有什么好的。
她登基这些年,一心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操心劳力。
还好她喜欢将事情分配给别人。
不然恐怕终于有一天会累倒。
难怪历史上的皇帝,活的最久的也不过五十来岁。
甚至三十多岁的就离开了。
现在自己都三十出头了。
安安从小,就是储君培养的,他失去了孩子该有的童真,从小就知道自己肩负责任。
所以沈夏很多时候,都很心疼他。
可是权力和义务是相等的。
所以有时候她自己都矛盾。
凌珩离开。
房间里只剩下离一。
沈夏看着如意:“你们也下去吧!”
如意:“是,陛下。”
沈夏看着离一。
刚想开口。
离一就上前抱着沈夏:“不用解释,我明白你的顾虑。”
沈夏挑眉:“你知道?”
离一轻轻点头:“嗯。”
沈夏: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聪明。
沈夏:“好。”
离一:“在谁名下都不重要。”
沈夏:“离一,谢谢你。”谢谢你的不争不抢,从来只会站在她的位置替她考虑。
从未让她为难过。
她三生有幸。
沈夏出了月子,又开始吃避孕药。
还好这种药丸一个月只吃一颗还不是很麻烦。
要是每天吃,有时候还真会忘记吃。
崔神医,之前本来在沿北城的,现在也来到了凤凰城。
昌盛六十七年。
东璃和北齐现在已经和大晋一样了。
所有的事情都步入轨道。
皇朝司产业开遍了东离和北齐。
而两国的学院已经全部开起来了。
三国现在都是一样的制度。
随着生活的越来越好。
人口的价值越来越高了。
之前五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小丫鬟。
现在五十两都不好买了。
为什么?
因为生活越来越好,很少再有人家会卖孩子了。
而且天朝律法,人口买卖必须本人签字。
就是说,父母想将人卖了,只要子女不同意不签字就卖不了。
这番下来,人口买卖越来越少。
六十七年
沈夏开通了男女都可以科举。
这一举动。
让全国哗然。
虽然这几年,皇朝司和教育司都有女子进入。
但是女子毕竟是少数。
虽然大家都知道未来可能开放女子科举,但是这一天突然来了。
让大晋那些从一开始就开放学院就入学的女子来说。
这是一大幸事。
一开始就送女子去读书的家庭,真的是思想有远界。
女子开放科举,但是科举的制度,依旧没有改变。
还是童生开始。
只不过科举的题目从来不会有男女之分的题目。
只考文化和国家实况。
进士是直接入官场。
当然举人开始就可以考皇朝司和教育司,可是当夫子。
只是现在的职位越来越少。
科举开放的第一年。
就有一一和肖婉。
当年公主的陪读,没有一个女子愿意自己去搏一身功名。
她们受到的教育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更愿意将希望寄托在相公身上。
而肖婉这些年一直跟着一一听少傅上课。
所以她的想法完全跟世家贵女的不一样。
与其将希望都放在他人身上。
还不如靠自己。
(https://www.02ssw.cc/781_781318/231673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