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20章 出手狠辣的东林

第1020章 出手狠辣的东林


成基命顺利过关、并且执掌中书监,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群臣都认识到,他在接下来成为大学士,已经毫无疑问。

    只要韩爌留任,内阁就会有两位东林党大学士。

    接下来三年,定然是东林党大盛、韩爌大展拳脚的时代。

    “这可真让人想不到!”

    “一个结党弹劾,竟然还帮助东林党解套了。”

    “皇上就不担心东林党大昌,朝堂上再变成天启初年?”

    杨景辰府上,一众阉党残余人员聚在一起商议道。

    对东林党掌权最害怕的,当然就是他们。

    当初皇帝刚刚登极,虽然对图谋篡逆的魏忠贤绝不放过,但是对他们这些阉党外围,却出于稳定朝局的考虑,选择留任一部分。

    如今这个态度会不会变化呢?

    皇帝放任东林党大昌,会不会借东林党的手清算他们?

    提到这个担心,郭允厚道:

    “应该不会如此。”

    “皇上一直在压制党争,最痛恨的就是党同伐异。”

    “现在东林党固然大盛,实际却受限于同党回避拆分。”

    “他们应该不敢乱来,一掌权就党同伐异。”

    很多人赞同他的观点,并且提到黄立极和成基命的关系。认为这些社团从东林党分出去后,不会那么不识趣。

    但凡知道皇帝态度的,都不会再光明正大地搞党同伐异。

    不过也有人怀着担心,余煌道:

    “东林党的老人是不会,就怕年轻人不放弃啊!”

    “他们可不讲什么大局,有机会就想多抢一些官位。”

    这让在场的人心中一惊,觉得确实有可能。

    当年东林党和阉党争锋时,可不止有朝堂大臣出面,很多年轻的朝堂官员,都积极地驱赶其他党派,争夺朝廷官位。

    现在那些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尤其是让他们忧心的是,皇帝变懒之后、对朝局的掌控在放松。以前恨不得控制六部郎中的皇帝,现在连侍郎人选都有些不在意。

    如果那些东林后辈仗着东林大盛争夺官位,他们如何争得过这些人?

    面对余煌的担心,杨景辰作为这个团体的首领,不得不出言道:

    “科道官员不得任用党人,也不得出自社团,或者与大臣有同乡、亲戚等关系。”

    “没有这些人打头阵,你们不需要过多担心。”

    “再说了,皇上只看有真凭实据的弹劾,对捕风捉影根本不理会。”

    这让一些人稍稍放下了心。

    确实,当今皇帝对那些言语惊悚的弹劾奏疏,通常是不理会的。

    甚至还要求都察院制定公文格式,把弹劾理由、实际证据写明白。

    只要他们不犯错,根本不用担心。

    余煌却仍没有放下心,又说道:

    “话虽如此,想挑错总能挑出错误来。”

    “尤其是大理院崔掌院病逝,郑三俊在争夺这个职位。”

    “此人可是党争主力,还有黄道周、侯恂等弟子门人。”

    “这些人可都是东林激进派,他们用大理院给吾等的家人定罪,那该如何是好?”

    众人听到这些,心中泛起担心。

    确实,他们自身不犯错,却不代表家人就完全干净。

    万一被东林党抓住把柄,用法庭审判审判定罪。他们定然会受牵联,说不定就会被弹劾下去。

    想到这里,他们就忍不住头皮发麻。认识到东林党摆脱卿相两人的限制后,他们要面临大麻烦。

    郭允厚当即说道:

    “大理院掌院是九卿,确实有这个能力。”

    “三法司都不能给东林,避免被他们用来党同伐异。”

    目光看向杨景辰,让他出个主意。

    杨景辰迎着众人的目光,不得不把这件事担起来。

    谁让他执掌廉政司法委员会,对三法司最有影响力。

    “想让郑三俊当不上大理院掌院,就得推出更合适的人。”

    “你们觉得谁适合和他打擂台,把他给比下去?”

    之前否定过周延儒争夺大理院掌院,杨景辰希望有更合适的人。

    不过这个人选真不好定,以郑三俊的名望和资历来说,很少有和他抗衡的人。

    无可奈何之下,杨景辰正想着要不要推个中立派。忽然有一个消息传来,令他脸色大变:

    “有人上疏我和林欲楫同是晋江人,应该同乡回避,不列入大学士候选人。”

    “这是要阻止他入阁,是东林党的手笔!”

    一时呆坐椅上,心中乱了方寸。

    不是他的反应太过,而是他知道这个理由如果皇帝认可,林欲楫、还有其他晋江人,都不可能染指大学士之位。

    甚至连九卿都有点悬,皇帝经常把卿相放在一起说,同样也要回避。

    这对于以地域组成的晋江党来说,可谓极大打击——

    他们不但不能在官场上守望相助,甚至还因为同乡关系要回避。

    那样他们在官场上就成了竞争对手,必须要把其他人拉下来自己才能下去。

    尤其是籍贯这东西,又不像社团可以改变。想学东林党分社也没办法,根本无法规避。

    『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此刻,杨景辰这个阉党以前的边缘人,真正认识到党争的残酷。

    东林党不动手还好,一动手就把他的晋江党覆灭。

    还是郭允厚经历较多,建议道:

    “同乡回避确实在新制定的回避办法里,这点谁也改不了,皇上也不会改。”

    “但是同乡的关系不一定密切,总不能比同党限制还厉害。”

    “以前东林党尚且有两位卿相,同乡也应该允许两位。”

    “就是大学士……同在内阁担任大学士,只怕再无机会。”

    卿相分属不同机构,回避办法相对宽松点。

    但是内阁却是一个机构,回避可以说无可避免。

    所以郭允厚认为,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向皇帝提议同乡卿相可达到两人。

    杨景辰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当即道:

    “正是!”

    “我这就向皇上提议。”

    “总不能因为同乡就抑制人才,卿相中两人同乡也无法控制朝局。”

    当今决定写奏疏,发挥对皇帝的影响力。

    不然皇帝决定同乡卿相只有一个麻烦就大了,他的晋江党有可能会分崩离析。

    他一定要想办法帮同乡争取个九卿,那样才有人愿意跟随。

    大理院掌院就这样被他盯上了,他打算把林欲楫推到这个位置上去。(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6_6404/111101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