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朱七牛:(⊙o⊙)…:“我娘是不是有点反应太过头了?送这么多东西?这也不像是她平时的为人啊。”
朱四虎撇了撇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儿子你虽然聪明,但还是不懂女人啊,女人记起仇来,是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
说完,朱四虎隐晦的揉了揉左胳膊衣袖下的痛处。
那里有一个赵兰昨天半夜……咬出来的牙印。
……
会试,自然还是在应天府衙门修建的天下第一考场里举办。
外省的考生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通透、宽敞的考场和考室,自然免不了心惊和感慨。
毕竟会试尤其重要,考试时间也尤其的长,共考三场,每场三天,每场考完后顶多回去休息一夜而已,若是考试环境恶劣,实在是影响心态。
如今的考场就不同了,许多考生家里都没有这考室来的大和周全,不仅不会因为环境妨碍考试,反而说不定有加成效果。
尤其是玻璃墙和玻璃门,在这偏凉的时节,遮风挡雨又透光,可以避免卷子被打湿、看不清卷面、考生感染风寒等等问题。
对于朱七牛来说,这场考试却没什么特别的,比起之前的院试也就是规格高了些而已,实际上还是那样。
就该出题出题,该批卷批卷呗,前后历时也就不到二十天,忙完也才到三月底。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会试的几个考生挺特殊。
其中有小胖和诸葛明这样的朱七牛的亲朋。
也有史书上名声不菲的四人。
他们分别是建文帝朱允炆四大文臣之二的黄子澄和练子宁。
另外两人则是后世野史中多有编排的丁显和花纶。
之所以丁显和花纶在史书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或罪过记载,却还能这么出名,纯粹是因为皇帝朱元璋本来点了花纶做状元,结果就因为做了个梦,醒来后觉得花纶的名字不好,于是就换了个更应梦的好名字——丁显。
像这样的故事,自古以来就为人所津津乐道嘛。
看明实录,尤其是看建文一朝的史料时,朱七牛其实是有些无语的。
就是说,建文那一朝的君臣但凡对一点,朱棣都不可能造反成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在那四年里,建文一朝的君臣可以说是完美避开了全部的正确选项,而且还全部选中了错误选项。
什么逼死湘王啦,什么撤掉耿炳文换上李景隆啦,完全不像是一群脑袋正常的人想出来的决策。
也是看完那段史料,朱七牛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好友齐泰居然还是个隐藏的……眼高手低。
朱七牛也只能这么形容了。
毕竟是多年好友,得给齐泰留点面子。
而对于更加脑残的方孝孺和黄子澄嘛,朱七牛就没那么大包容心了。
所以尽管方孝孺也是宋濂的得意门生,可朱七牛对他从不假辞色,甚至至今都没见过他一面,方孝孺的数次拜访都被朱七牛找机会推掉了。
所以朱七牛作为会试主考官,直接把原本排名会试第一的黄子澄放在了最后一名。
这还是看在黄子澄确实有几分文才的份上,否则朱七牛直接就把他刷下去了。
练子宁虽然同为建文四大文臣,按理说朱允炆的失败跟他有逃脱不掉的责任。
但据明实录记载,练子宁是四大文臣中唯一一个始终清醒的人,不仅看出了李景隆的问题,而且数次秉笔直书,慷慨直言,不畏生死,只不过皇帝不听他的罢了,迷之信任李景隆和方孝孺等人,这才成全了奉天靖难。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828/424077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