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朱元璋笑了笑,扫了黄育才一眼,暗暗想道:“这老小子虽然自己不咋地,但运气是真好。
咱以前只当他生的儿子忠贞不屈,是个人才,生的女儿秀外慧中,宜家宜室,没想到就连他的夫人都如此贞洁博学,面对咱这个太上皇都能淡然处之,有问有答。
也难怪,若不是这样的女人,岂能生出那样的子女?可惜了,要是早几十年被咱遇到她,一准给娶进后宫,让她为咱生儿育女。”
“行,既然你把事情说的这么严重,那你就详情说来吧,咱跟皇帝、百官一起听听。”
黄王氏应了声‘是’,随即开始侃侃而谈。
“臣妇虽然是个女子,幼年时却也爱读书,尤其好看诸朝史书。
洪武初年时,太上皇追封皇室历代先祖后,臣妇虽然不曾现场陪祭,却也有所耳闻,亦曾得知皇室历代先祖之名讳。
后斌国公朱秉文想要科举入仕,却因其太祖父与太祖母英年早逝,大河村诸多先人又因前元残暴而四散逃离,竟使得无人知其确切名字,后来是臣妇翻遍黄家家谱及各种书文,这才得知其太祖父姓朱名初七。
当时臣妇却也没有太将此事放在心上,毕竟前元治下我汉人百姓的名字多粗浅重复,哪个村儿不是有一堆初一初二初三初四?
那之后,时光匆匆,一晃眼已是建文九年,就在数日前,臣妇无意中又耳闻了皇室列位先祖之名,惊觉斌国公之太祖父与我大明懿祖恒皇帝之子、即我大明熙祖裕皇帝之名讳颇有相似之处。
偏偏斌国公之太祖父乃是国姓,熙祖裕皇帝原又是句容人,而句容距离溧水不过百里,臣妇不由得怀疑二人可能有血缘之亲。
但事关皇家血脉,臣妇也不敢胡言乱语,于是回到黄家老宅,四处寻找,最终……。”
当年太上皇朱元璋称帝开国后,曾追封过自己的祖上为皇帝。
这事儿也不止他干过,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干过。
为了笼络人心,他们甚至会大肆追封功臣的祖上,比如徐达、汤和的祖上,就都被追封为国公、柱国、光禄大夫等勋爵官职。
所谓光宗耀祖,便是这个意思了。
而黄王氏口中的熙祖裕皇帝,便是太上皇朱元璋的亲爷爷朱初一。
懿祖恒皇帝则是太上皇的曾爷爷,也就是朱初一的亲爹,大名朱四九。
老朱家祖上或许也曾经发达过。毕竟炎黄子孙往上追溯的话,谁家都有过厉害人物。
只不过有的人的祖上可能是在几千年前挺厉害,其光芒并不能照耀几千年后的子孙。
因此,华夏人是不讲血统的,只有华夏的猫猫狗狗才讲究这个。
简而言之,朱元璋往上倒几辈儿的老朱家的人都混的挺惨,各种穷困潦倒、英年早逝。
原先呢,朱四九居住在句容,也就是溧水县隔壁的县。
后来朱四九的儿子朱初一在老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搬到了盱眙县,这地方如今属凤阳府管辖。
再再后来,朱初一的儿子朱士珍在盱眙也过不下去了,便迁移到了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如今这地方也是属于凤阳府版图。
鉴于太上皇的祖辈们到处搬家,成员四下逃难,有关其祖居何地、都有些什么人嘛,实在不好定论,也没有太多可查的,查来查去查了个寂寞不说,还容易查到一些不堪的往事。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828/424073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