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而朱大牛、朱二牛方面呢,在之后的几次往返交易中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有买有卖,商品范围跟之前几乎一毛一样,待人接物也还是老样子,嚣张且短视,一点变化都没有,除了身份特殊点,连一般商人的精明劲儿都不如。
就仿佛他们来朝鲜做生意,真的就只是为了挣钱似得。
这下可搞笑了,直接使得李成桂之前的一通通分析……变得一无是处。
就跟个笑话似得。
李成桂想要借此事提升影响力和凝聚力的计划嘛……胎死腹中了,反而还损失了一部分权威,不再像刚立国时那样受人吹捧推崇。
意识到这些,李成桂一度面红耳赤,好几天没好意思接见外臣。
还是负责财政的大臣来找,说因为大量交易,导致朝鲜方面财政、物资双短缺,他这才厚着脸皮将之前那帮大臣全都又召集了过来。
这一次,李成桂不打算侃侃而谈了,以免大家联想起他之前的‘运筹帷幄’。
众大臣过来后,李成桂简单讲了几句,就让财政大臣出来告知众人情况,让众人商议对策。
朝鲜的财政大臣不用说,自然是模仿的大明的财部尚书而设立的。
在水平上嘛,他跟大明财部尚书周光之间最起码差了一个黄育才。
根据有限的知识和见解,财政大财简单扼要的说道:“诸位大人,我长话短说哈。
现在的情况呢,是这样,我们要从大明买粮食和军械、药品、丝绸等,需要很多钱,而我们国库的钱财是有限的,几轮大型采购下来,我们的钱已经快见底了。
而我们除了用实打实的金银铜钱去兑换大明的币钞以及本国税收等有限的手段外,向大明低价出售商品也能获取钱财。
可是咱们的东西卖价太低,无论是开采还是生产又太费时间,以至于咱们的东西渐渐有点赶不上趟了,很多对外售卖的交易不得不暂时停下来。
我啊,就怕这些大明商人因此而去寻找新的供货商,到时候咱们就算是有东西,也卖不出去了,那就只能靠金银铜钱兑换和税收来获取钱财了。”
文武大臣们彼此对视了几眼,都敏锐的捕捉到了财政大臣话里的关键。
缺货。
税收!
“既然缺货,那就召集百姓多多搞出货物来啊,甭管是人参还是松子、宝石、海鲜,多派人去,百姓还能因此挣点钱糊口,这多好啊。”
“朴不成大人所言极是,既然货品不够,那就多想办法搞货。”
“不如大王下令各地贵族、衙门自行收集货品,自行对外售卖,这样也好节省时间。”
“……。”
李成桂静静听着,心中却是怒火冲天。
一帮短视的家伙,要么只知道掩耳盗铃说废话,要么只知道谋利,一点国家概念都没有。
缺货就要搞货,这种话还用你说吗?
问题是现在搞不成啊,调集的人若是太多,谁来当兵?谁来种田?
全去想方设法的搞货,好叫你们赚钱自肥吗?
还有你这老货,居然想不听本王统一调度,让地方上各自为营,自行卖货。
本王虽然史书学得不好,三国演义也还是看过的。
汉朝末年诸侯做大,不就是因为朝廷准许地方上自行募集兵马吗?
当我傻啊!
“诸位爱卿,朝鲜国力有限,人口不足,目前能调集去搞货的人已经是极限了,万不可再加大加重,百姓负担不起,国家更负担不起。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828/424072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