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太监无双 > 第99章 改革科举

第99章 改革科举


贡院房间内,苏无忌掷地有声地抛出了第一道策论题,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他紧接着又公布了后续题目。

“第二题:当今吏治腐化,贪墨横行,如何整饬纲纪,清明吏治?”

“第三题:辽东糜饷,辽族坐大,边患日渐严重,何以定边安民,长治久安?”

三道策论题,如同三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指大昭王朝眼下最沉疴积弊的三大要害:财政、吏治、边防。

大昭立国两百年,这三大问题已然无比严重。按照苏无忌对历史的了解和对这大昭的推算。

若是不进行改革,这大昭绝活不过五十年!

苏无忌若是反贼,自然无所谓这大昭亡不亡。而他眼下是权臣,那自然要让这大昭在他手上重新续命,而他也能以此功绩,屠龙证道!

这三题一出,完全颠覆了以往会试首场考察经义文章的传统,将选拔标准从“代圣贤立言”的空泛论述,拉到了“经世致用”的现实层面。

就是以往的策论题,都没有如此的务实和直指现实过!

毕竟,一般人就是能提出这些问题,也想不好答案是什么。这种积重难返的现实,大部分官员只会想着避开,而不是去解决。而没有答案,自然就无法评判考生的答案。

因此,即使是策论,以往的出题官也大都找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这样有解题答案,自然好评判。

包括八股文也是如此,有完整的评判标准,因此科举才将其选择。说白了就是图方便而已。

而苏无忌作为穿越者,脑海中自然装着诸如“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乃至更先进的财政理念;有着对权力监督,考核制度的构想;也有着对整军经武,治理辽东的长远策略。

三大问题,他都有解答之法。

因此,他才敢如此提问!也会以此答案,来找寻志同道合之人!

苏无忌深知,任何改革,绝非一人之力可成。他需要同道,需要一批真正理解问题、敢于任事,具备实干潜能的官员。这次科举改革,正是他打破僵化选拔机制,为自己也为这个王朝的未来,网罗人才的关键一步。

首场三道策论题发下,贡院内的举子们全部震惊了,这和他们预想中的科举完全不一样。

但科举已开,不得骚乱,再加上有拿着钢刀的西厂番子们虎视眈眈的进行巡逻,因此举子们也不敢捣乱,只好老老实实的答题。

其中有人双目一亮奋笔疾书,有人抓耳挠腮一头雾水,有人愤懑难平怒骂苏无忌,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而贡院考官房间内,气氛依旧微妙。

首场题目已出,接下来便是第二场的准备。

李明辅看着气定神闲的苏无忌,忍不住带着几分嘲讽开口问道:“苏主考,首场……策论题目已出。却不知这第二场,您又准备考些什么惊世骇俗的内容?总不能三场皆考策论吧?那这春闱大典岂不是真成了笑话?”

他特意在“笑话”二字上加重了语气,身旁的张孟德,王守澄也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苏无忌瞥了他们一眼,淡淡道:“李大人稍安勿躁。第二场,不考策论。”

“哦?”李明辅挑眉,心中暗忖,莫非这阉狗也知道怕了,要回归正轨?考诏、诰、章、表这些公文写作?

这本就是科举第二场的正规内容。

但想这阉狗不学无术,应该不太懂这些内容吧?

怕是又会闹出一场笑话来!

李明辅甚至已经在肚子里打好嘲讽的草稿了。

然而,苏无忌接下来的话,再次让他瞠目结舌。

“第二场,考算学。”苏无忌平静地宣布道:“考《九章算术》之应用。”

“算……算学?!”李明辅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声音都变了调道:“苏主考!你……你没说错吧?科举大典,考算学?!那是匠作之术,商贾之学!旁门左道而已!岂能登大雅之堂,入抡才大典?!”

张孟德也连连摇头,痛心疾首:“荒谬!实在荒谬!算学小道,君子不器!我等读书人,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能学那锱铢必较的算计之术?”

王守澄更是冷笑连连:“苏主考莫非是想让未来的朝廷命官,都去当账房先生不成?简直可笑至极!”

面对三人几乎不加掩饰的鄙夷和反对,苏无忌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道:“诸位大人此言差矣。算学,乃经世致用之基。《周礼》保氏教国子六艺,‘数’居其一。前朝亦有‘明算科’取士,何来不能登大雅之堂之说?”

他目光扫过三人,语气转厉:“况且,为官一任,若连一县赋税几何,田亩产出多少、库银利息累积,工程耗用计算都弄不清楚,如何治理地方?如何掌管部务?难道事事都交给胥吏,自己当个糊涂官吗?不清算,何以廉?不算明,何以公?”

“我大昭就是官员懂得太少,以至于让各路胥吏中饱私囊!”

“这……”李明辅被怼的一时语塞。苏无忌搬出《周礼》和前朝旧例,又扣上了“清廉”,“公正”的大帽子,让他难以从道理上直接反驳。

而眼看他们哑口无言,苏无忌不再理会他们,直接命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第二场考题下发。

题纸上,并非复杂的理论推导,而是一系列紧密结合实际的应用题:

“某县有田若干亩,亩产粟米若干,按三十税一,应纳赋税几何?”

“官府借贷库银千两与民,年息二分,五年后本息共计多少?”

“修筑河堤,需土方若干,民夫每日可担土几何,需几日完工?耗银多少?”

这些题目,对于精通八股的举子而言,或许比经义更让他们头疼,但确确实实是地方官员日常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苏无忌就是要开风气之先,让天下学子不再苦学于四书五经,变成一个个书呆子,而是真正能处理政务的官员。

李明辅看着下发的算学题,脸上的嘲讽之色更浓,心中暗道:“胡闹!简直是胡闹!看这些读圣贤书的举子们,有几个能算得清楚!这下,乱子更大了!”

“也好!闹吧,闹吧!最好搞得天翻地覆的才好!”

他几乎已经预见到这次的科举考试结束后,举子们怨声载道,各种上书的局面。

到时候,这苏无忌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很快,第一场,第二场的考试陆续结束。

而到了第三场,不用李明辅再问,苏无忌直接公布了考题——律法。

“第三场,考《大昭律》。”

苏无忌道:“出题如下:“子殴父,该如何判?”

“民盗官粮三石,该如何罚?”

“田产纠纷,兄弟相争,依律当如何断?”

这一次,李明辅等人连嘲讽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考律法?虽然比考算学听起来稍微“正经”一点,毕竟官员确实需要断案,但会试第三场传统是考经史时务策,突然改成考察具体的律条应用,依然是离经叛道。

他们看着苏无忌,眼神复杂,仿佛在看一个无可救药的疯子。他们已经懒得再去争论了,反正这届科举已经被苏无忌彻底搅乱,而局面越是混乱,对他们后续的计划就越有利。

“好,好,好!苏主考真是……别出心裁!我等佩服!佩服!”李明辅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心中不断冷笑。

其他两位副主考官也是在旁讥笑,幸灾乐祸,准备看苏无忌怎么死呢!

果然,太监就是太监,不学无术!

一朝得势便为所欲为,乱改乱来,连科举如此严肃的事情都敢无天无法,却不知道这天底下的事情都是有规矩的。

一旦打破规矩,便需要受到反噬,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当年九千岁魏公都不敢做的事情,你居然敢做。一个小小的东西厂提督,连司礼监都没掌握就敢如此嚣张!正好,这次科举乱局结束后,便是我帝党重新崛起的机会!”李明辅激动的想道,甚至已然看到了他帝党重新掌握朝局,小皇帝亲政的局面!

而至此,本届春闱会试的三场考试科目全部确定:

第一场:经世策论

第二场:算术应用

第三场:律法实务

苏无忌以主考官之权,对沿袭百年的会试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摒弃了首场八股,次场公文,三场策论的传统模式。

苏无忌深知,这次改革必将掀起滔天巨浪!

落榜的举子,帝党,朝野腐朽,都会趁机对自己发难!

即使他现在身居高位,想要度过也有些困难。

但苏无忌更知道,为政者,当有万夫不当之勇气!

这天下,若是连他苏无忌都不敢改革,那便没人再敢改革!

更何况,他两世为人,可不是只为了单纯的争权夺利,睡睡女人的。

好不容易重回一世,有机会执掌大权,那自然要以这万里江山为纸,画下属于自己的千古名画!

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602/426439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