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荒野独居365天 > 第11章 我在荒原玩泥巴

第11章 我在荒原玩泥巴


想了想,林墨还是决定选择第二种。

要做,就做最好的。

一次成功的投入,远胜于次次失败的浪费。

【主播在干嘛?怎么不直接烧?】

【好像要盖个东西?】

他首先在远离庇护所和火源的空地上,选了一处土质坚实的地方,用石斧和  生存刀开始挖掘一个直径约半米、深三十公分的圆坑,然后将挖出的泥土堆在一旁备用。

接着,他在火膛一侧挖出一条倾斜的、通往底部的浅沟,这是用来通风的烟道。

然后,他开始用湿润的黏土混合之前收集的沙砾,围绕火膛边缘,一圈圈地垒砌起一道矮墙,并逐渐向上收拢,最终形成一个穹顶结构,只在顶部留下一个不大的排烟口,还在在窑室壁上小心地掏出几个观察孔。

整个过程耗时巨大,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

林墨几乎是上午忙到了晚上。

他全身沾满了不少泥浆。

【这工程量不小啊!】

【我以为捏个碗就行了,这是要盖窑炉?!】

【这哥们儿是来搞工业革命的吧?】

演播室里,龙爷的赞叹声再次响起:“土窑!他选择了建造土窑!了不起的判断力!露天烧制看似省事,实则失败率高,浪费燃料和时间。建造土窑虽然前期投入大,但一劳永逸,能为后续烧制出大量坚固的陶器打下基础!他的眼光太长远了!”

潇潇看着屏幕里像个泥人似的林墨,忍不住笑了:“好认真啊,像个严谨的工程师。”

腾哥吐槽:“别人荒野求生,他荒野搞基建顺便烧个陶瓷。我服了。”

就在林墨专注于和泥巴斗争时,直播间的镜头也切到了其他的选手。

仅仅只是一天的时间,一百位选手中,已经有部分选手展示出了非同寻常的能力。

“樵夫”老周,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面容黝黑、手脚粗壮的男人。

他的营地选在了一片相对开阔的石林边缘。

镜头下的他,沉默寡言,动作却异常麻利。

他正在搭建一个半地穴式窝棚。先向下挖出一个半人深的方坑,四壁拍实,然后在坑沿架上粗壮的树木作为主梁,再覆盖上厚厚的树枝和苔藓。

这种方法利用了地下的恒温特性,防风保暖效果极佳,且非常节省材料,显得极为实用和老道。

【哇!新大佬!】

【这老师傅手法好利索!】

【看起来好稳的感觉!】

“哦?这位选手很有意思。”龙爷点评道,“半地穴式,非常传统且有效的庇护所形式,保暖性极好。这位‘老周’选手经验非常丰富,效率很高,是务实型的生存者。”

腾哥:“看着就靠谱!比猛男哥那种花架子强多了!”

潇潇:“感觉他和林墨是两种风格呢?”

龙爷:“没错。林墨是创新和精细派的代表,而这位老周,则是传统和经验派的典范。目前看来,都非常优秀。”

丽莎退赛后,另一位名为“荒野精灵”的女选手玛雅也是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力。

她的庇护所是在一片树林中,用了几根硬木做骨架,其他地方则是树枝和树皮勉强遮盖,完成度对比老周和林墨偏低。

此时的她正在一片林地中,用一根削尖的硬木棍,小心地挖掘着冻土,寻找一种已知耐寒的、块茎富含淀粉的植物根茎。

她身边放着几个树皮小盒,里面分门别类装着她采集到的各种苔藓、地衣和干燥的浆果,看起来数量不少。

“这么多东西,够吃好多天了吧。”潇潇张大了嘴巴。

“嗯。”龙爷点了点头,“玛雅是国际上有名的植物学家,这是她在野外求生的最大优势,所以她将自己的庇护所建在了这片树林旁边。对于她来说,这片树林就是她的生存宝库。”

【小姐姐好厉害!认识这么多植物!】

【这是走的科技路线啊!】

【希望她能坚持下去!】

【但是她的庇护所建的也太草率了,真的能防寒吗?】

镜头再切回林墨时,简易的小土窑已经初具雏形。

一个小小的、圆鼓鼓的泥土穹窿坐在地上,看着有些滑稽,却又透着一种严谨。

林墨顾不上休息,开始着手捏制陶坯,他取出一块揉好的泥料,先是在石板上摔打成厚饼状作为器底,然后搓制泥条,采用泥条盘筑法,一圈圈向上垒叠、捏合、抹平。

慢慢的一个深腹的锅和一个广口就出现在了镜头里。

这两样是他目前最缺少的工具。

林墨的手指灵活而稳定,细心地将内外壁抹得光滑,调整着器型的匀称。

【啦啦啦,我在西伯利亚玩泥巴】

【这手法,练过吧?】

【期待烧出来的样子!】

林墨将初步成型的陶坯小心地放在阴凉通风处,等待其慢慢阴干。

这是一个急不得的过程。

随后,他又开始收集大量的柴火,特别是耐烧的硬木,为接下来的烧窑做准备。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570/426736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