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朱元璋一个激灵,吼道,“没钱!没钱!!”

“……你听都没听。”

“不用听,就是没钱。”

朱元璋没好气道,“你的计策就没有不烧钱的,咱是真怕了你了。”

“不听算了。”许青撇了撇嘴,“臣告退。”

朱元璋见他真的要走,顿时有些坐不住了,闷声道,“有屁就放!”

“……”

许青就靠拉动内需,从而复苏大明经济的计划,和朱元璋说了一下。

听完朱元璋的不快神情消失,欣喜道,“这个法子真能达到你说的效果?”

“当然!”

许青信心十足,举例道,“各省都有盛产的东西,将这些东西流动起来,百姓们就可以享受全国资源……”

说着,许青给他科普了一下经济学。

这先进数百年的理念,朱元璋哪里听得懂,别说是他,估计就是新科状元来了,也是一知半解。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许青不是经济学专家,只是其然,不知所以然,讲得不是太明白。

见朱元璋听得满头雾水,许青抓了抓头发,突然灵光一闪,道,“皇上,你知道范仲淹吧?”

“好像听说过,是宋朝的官吧?”

“嗯。”许青点头,“北宋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饥荒,灾民高达数百万,皇帝开仓赈灾,当时各地方官都号召百姓省吃俭用,但范仲淹却反其道而行之……”

朱元璋打断道:“咱听说这范仲淹是个好官啊!”

“是好官。”许青笑道,“臣还没说完呢。”

他继续道,“范仲淹不仅不节俭,反而翻修县衙、鼓励寺庙重建佛堂,他自己和当地富商整日游山玩水,并鼓动他们举行赛龙舟、点花灯……各种活动不断。”

朱元璋皱了皱眉,“灾荒年间国库本就空虚,他这么做目的何在?”

许青笑呵呵道,“翻修县衙需要人吧?建佛堂要人吧?玩赛龙舟需要造船……”

“要人做事,首先得让人吃饱饭吧,百姓们有了活计,自然就不会饿死了,并且,范仲淹花得大多都是富人的钱,所以当时只有范仲淹管理的杭州安然度过灾荒。”

朱元璋好像明白了,但明白的不彻底。

ps:驾驶证到期了,忙了一天,后面两章晚十点更!

逻辑上十分通顺,但情理上朱元璋还是没能理顺其中的关系。

见状,许青指了指外面,继续道,“皇上在皇宫城外,大建公侯宅院,虽然耗费了不少钱,但也让很多穷苦百姓有了活计,就比如上次的那几十个灾民。”

其实建设公侯宅院几乎没用到百姓,绝大数都是士兵在做。

少部分百姓也只做了一个月,春耕一到,便被朱元璋打发回去种地去了。

饶是如此,也解决了数千百姓的口粮问题。

许青笑道,“钱若是放着不动,那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只有将它们流动起来,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朱元璋缓缓点头,“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但咱现在是真没钱啊!”

“哎?”许青不以为意道,“国库没有,财主士绅有啊,咱们可以发有余之财。”

接着,许青就富人开办车马行、镖局、漕运等政策扶持,以及放宽对他们的限制,对朱元璋阐述了一下其中利害。

许青知道,朱元璋对商人一直不待见,登基后,他还专门颁布了一道圣旨,商人不允许穿丝绸,只允许他们娶一个媳妇儿。

商人有钱,却不能穿绫罗绸缎,也只能娶一个妻子,妾室上倒没有限制,不过这也表明了朱元璋的态度。

朱元璋的这一态度,直接导致他们不敢经商,人人自危,唯恐犯了皇帝忌讳。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528/427210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