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长安剑客萧书生贰 > 第二十五章寒山寺内出悬案(一)

第二十五章寒山寺内出悬案(一)


天顺七年,十月十三,寅时三刻。

苏州府城笼罩在浓稠的雾气中,寒山寺的晨钟本该在卯时准时响起,今日却提前了两刻。钟声穿透薄雾,惊飞了枫桥边的水鸟,也惊醒了枕戈待旦的六扇门经历司主事萧琰。

“大人,寒山寺报官,住持圆空和尚在钟楼发现一具男尸。”  捕头陆峥的声音带着晨露的湿冷,打断了萧琰对卷宗的审阅。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六扇门主事,一袭玄色劲装衬得身形挺拔,眉宇间却凝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郁  ——  三年前师兄在查一桩寺庙悬案时离奇身亡,从此他对古刹疑云便格外敏感。

寒山寺的晨雾尚未散尽,青石铺就的路径上已挤满了闻讯而来的香客。萧琰出示六扇门腰牌后,立刻被知客僧引至钟楼。这座始建于南朝的钟楼高达九丈,飞檐下悬挂的铜铃在风中作响,与楼内沉闷的气息形成诡异对比。

“死者身份尚未查明,卯时初刻巡夜僧发现钟下有异动,开门便见此情景。”  圆空住持双手合十,念珠在指间不停转动,“寒山寺百年未出凶案,如今竟在钟下藏尸,恐是神佛降罚啊。”

萧琰没有接话,目光已扫过现场。死者俯卧在青铜大钟旁,后背插着一支断裂的禅杖,伤口边缘整齐,显然是一击致命。令人费解的是,钟楼上除了入口并无其他通道,门窗皆从内部完好闩住,竟是一桩密室凶案。

“苏医官,验尸。”  萧琰沉声吩咐。随行的女医官苏晴立刻蹲下身,银针探入死者齿缝,随即眉头微蹙:“大人,死者牙龈呈青黑色,死前曾中剧毒,禅杖一击或许只是补刀。”

萧琰的指尖抚过钟身斑驳的铭文,忽然停在一处新鲜的划痕上。这道痕迹呈弧形,深浅不一,不像是意外磕碰所致。他抬头望向那口重达万斤的青铜钟,钟体与钟架间的缝隙里,似乎卡着什么东西。

“陆峥,搭把手。”  两人合力推动钟体,一枚雕刻着莲花纹的象牙牌从缝隙中滑落。牌上除了莲花,还刻着半个残缺的  “梵”  字。

“这是梵音寺的信物。”  知客僧忽然开口,“梵音寺在西山,与本寺素有往来,但上月起突然闭寺,说是要整修佛堂。”

萧琰将象牙牌收好,目光落在死者腰间的荷包上。荷包绣着精致的牡丹纹样,针脚细密,绝非男子所用之物。他解开荷包,里面并无银钱,只有半张被水浸泡过的素笺,上面用朱砂写着  “子时枫桥,钟鸣三声”。

“住持,近三日可有携带此类荷包的香客?”  萧琰举起荷包问道。

圆空思索片刻,忽然脸色微变:“前日有位京城来的女香客,腰间正是这般荷包。她捐了百两香油钱,求的是平安符,说是要去西山探望故人。”

此时苏晴的验尸有了新发现:“大人,死者指甲缝里有微量朱砂,与素笺上的墨迹成分一致,且他袖口沾着松烟墨  ——  寻常香客怎会携带这些?”

萧琰走到窗边,推开木闩向外望去。钟楼外是丈许宽的天井,四周均是光滑的石壁,常人绝无攀爬可能。他忽然注意到窗沿下有几点不易察觉的水渍,顺着水渍望去,墙角竟藏着一朵枯萎的白梅。

“现在并非梅开时节。”  萧琰捻起花瓣,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苦杏仁味  ——  这是剧毒鹤顶红的特征。

晨光渐盛,雾气消散,更多线索浮出水面。死者靴底沾着的泥土里,混杂着只有西山才有的青黛石粉末;钟楼梁柱上,留着几枚细小的指印,似乎有人曾攀爬过。

“大人,梵音寺那边传来消息,”  一名捕快匆匆跑来,“寺内空无一人,禅房里发现了大量血迹,还有半块同样的象牙牌!”

萧琰的眼神骤然锐利。寒山寺的密室凶案,竟与闭寺的梵音寺扯上了关系。他将那半张素笺递给苏晴:“查朱砂产地,还有这牡丹荷包的绣法,苏州城里定有线索。”

当萧琰带着陆峥赶往西山时,苏晴在验尸房里有了惊人发现。死者的后颈处,竟有一个淡红色的印记,形状酷似六扇门密档中记载的前朝秘符  ——  那个象征着  “藏宝图”  的图腾。

西山梵音寺的山门紧闭,门环上的铜绿已积了厚厚一层。陆峥一脚踹开木门,尘埃在阳光中飞舞,庭院里的杂草竟有半人高,显然早已人去楼空。

“大人,这边!”  捕快的呼喊从后院传来。萧琰循声而去,只见禅房的地面上凝结着大片发黑的血迹,墙角的佛龛被砸得粉碎,佛像头颅不翼而飞。

“血迹至少有十日之久,看来梵音寺闭寺并非整修那么简单。”  苏晴的声音从佛堂传来。萧琰走进佛堂,立刻被墙上的壁画吸引  ——  原本绘着的西方极乐世界,被人用墨涂抹得面目全非,只留下几处模糊的字迹,依稀能辨认出  “地宫”“钥匙”  等字样。

佛堂中央的蒲团下,藏着一块松动的地砖。萧琰掀开地砖,露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密道入口,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

“陆峥,带两人下去探查。”  萧琰点燃火把,率先迈入密道。密道狭窄潮湿,墙壁上布满苔藓,每隔数丈便有一盏油灯,显然近期有人来过。

行至密道尽头,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一间约十丈见方的地宫,四壁镶嵌着铜镜,中央摆放着一个石制佛台。佛台上空无一物,只留下几道深深的划痕,像是被利器撬动过。

“大人,这里有具骸骨!”  一名捕快的惊呼打破了寂静。地宫角落的木箱里,蜷缩着一具白骨,颈骨处有明显的断裂痕迹,身旁散落着一枚六扇门腰牌  ——  正是三年前失踪的师兄林风!

萧琰的心脏猛地一缩,指尖抚过腰牌上熟悉的刻字,三年前的记忆汹涌而至。师兄当年追查  “佛骨失窃案”,最后线索指向梵音寺,却从此杳无音信。如今骸骨重现,意味着两桩案件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晴仔细检查骸骨,忽然发现指骨上套着一枚戒指,戒指内侧刻着  “圆慧”  二字。“这是僧人的法号戒指。”  萧琰立刻想起寒山寺的知客僧曾提过,梵音寺的住持正是圆慧。

地宫中的铜镜忽然反射出一道微光,萧琰顺着光线望去,发现其中一面铜镜的背面刻着地图。地图标注着从梵音寺到寒山寺的路径,终点处画着一口大钟  ——  正是寒山寺的那口青铜钟。

“原来钟下有密室。”  陆峥恍然大悟,“凶手杀了死者后,将他拖入钟下密室,再从密道离开?”

萧琰摇头:“寒山寺的钟下并无密道入口,这地图定有玄机。”  他注意到地图上标注着  “子时水涨”  四字,忽然想起寒山寺外的运河与枫桥相连,每逢子时潮汐会上涨数尺。

此时苏州城内传来消息,苏晴查出朱砂产自京城,牡丹荷包的绣法是宫廷特有的  “双面绣”,只有尚衣局的绣娘才能绣出。“死者可能与宫廷有关,”  苏晴在信中写道,“且荷包里的素笺残片,与三年前佛骨失窃案中发现的字条材质相同。”

萧琰的思绪豁然开朗。三年前师兄追查的佛骨失窃案,涉案的佛骨据说藏着前朝藏宝图,而梵音寺住持圆慧、寒山寺的密室凶案、宫廷绣品……  这些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正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陆峥,去查近一个月从京城来苏州的女子,尤其是与梵音寺有牵扯的。”  萧琰吩咐道,“我去寒山寺再探钟楼,钟下定有秘密。”

重返寒山寺时,已是暮色四合。萧琰避开香客,独自潜入钟楼。他按照地图标注的位置敲击钟体,果然在底部发现一块可活动的石板。石板下是一条狭窄的通道,直通寺外的运河暗口  ——  这便是密室的真相。

通道墙壁上刻着许多梵文,萧琰虽不识梵文,却认出其中夹杂着几个汉字:“佛骨在,牡丹开”。他正欲细看,身后忽然传来异动。

“施主深夜闯钟楼,是想偷钟下的宝贝吗?”  圆空住持不知何时出现在入口,手中念珠已停止转动,眼神变得阴冷。

萧琰立刻掣出腰间绣春刀:“住持既知钟下有宝贝,为何隐瞒不报?”

圆空忽然笑了,笑声在通道里回荡:“那是前朝留下的祸根,三十年前梵音寺住持为护佛骨而死,如今又有人为它喋血钟楼。施主,这宝藏是催命符啊。”  他抬手一挥,两侧暗门突然打开,数十名手持禅杖的僧人涌了出来。

“住持这是要与六扇门为敌?”  萧琰握紧刀柄,后背已贴上冰冷的钟壁。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陆峥带着捕快们冲了进来:“大人,我们查到了!死者是京城锦衣卫百户,奉命来苏州追查失窃的佛骨!”

圆空的脸色瞬间惨白,瘫坐在地:“佛骨……  佛骨就在钟下密室的暗格里,是梵音寺圆慧上月托付给我的,说等风头过后再处置。可前日他突然派人来取,还带来了这个。”  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信,信封上正是那朵牡丹纹样。

萧琰展开信纸,上面只有一行字:“牡丹已开,速献佛骨,否则梵音寺的下场便是先例。”  字迹凌厉,与素笺上的朱砂笔体截然不同。

“圆慧现在何处?”  萧琰追问。

圆空摇头:“自上月闭寺后便再未见过,只派过几个蒙面人来送东西。对了,那些人腰间都挂着与死者相同的象牙牌,只是上面刻的是完整的‘梵’字。”

萧琰心中一动,难道除了梵音寺,还有第三个势力在觊觎佛骨?他快步走向钟下密室,暗格里果然存放着一个鎏金佛龛,龛内的佛骨却不翼而飞,只留下一枚刻着牡丹的金钗。

“这金钗是尚衣局的样式。”  苏晴不知何时也赶了过来,拿起金钗仔细端详,“钗身上刻着‘婉’字,或许是主人的名字。”

夜色渐深,寒山寺的钟声再次响起,却不再是祈福的梵音,而是暗藏杀机的警示。萧琰望着运河上往来的船只,忽然明白素笺上  “子时枫桥,钟鸣三声”  的含义  ——  凶手是在利用潮汐和钟声传递消息。

天顺七年,十月十四,辰时。

六扇门苏州分舵的议事厅里,线索被一一铺展在案上。死者身份已确认,乃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沈毅,本月初奉指挥使陆炳之命,秘密追查三年前失窃的佛骨。

“沈毅的卷宗显示,他在苏州追查期间,曾多次前往西山梵音寺。”  陆峥将卷宗推到萧琰面前,“更奇怪的是,他的直属上司正是三年前负责佛骨失窃案的李千户  ——  也就是当年下令师兄停止追查的人。”

萧琰的指尖划过卷宗上  “李千户”  的名字,眸色愈发深沉。三年前师兄查到关键线索时,突然被以  “擅闯禁地”  为由停职,不久后便死于  “意外”,这其中的巧合未免太多。

“苏医官,佛骨失踪与剧毒有何关联?”  萧琰转向苏晴。

“佛骨本身无毒,但据古籍记载,前朝为保护藏宝图,曾在佛骨外层涂过一种名为‘牵机引’的剧毒,接触者七日之内必会暴毙。”  苏晴调出六扇门密档,“沈毅身上的剧毒正是牵机引,但他中毒不过一日,显然不是接触佛骨所致。”

这就更蹊跷了。萧琰思忖着,沈毅既是追查佛骨,为何会中另一种剧毒?难道他还在查其他案子?

“大人,我们查到京城来的女子了!”  一名捕快匆匆闯入,“上月有位姓苏的女子入住苏州驿站,腰间挂着牡丹荷包,出手阔绰,据说一直在寻找梵音寺的僧人。”

“姓苏?”  萧琰立刻起身,“带我们去驿站。”

苏州驿站的客房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缕淡淡的檀香。萧琰掀开床板,发现下面藏着一个暗格,里面的锦盒已不翼而飞,只留下几片干枯的牡丹花瓣。

“这是洛阳红牡丹,此时并非花期,定是从京城特意带来的。”  苏晴捻起花瓣,“而且这檀香是宫廷秘制的‘龙涎香’,只有后宫嫔妃才能使用。”

驿站掌柜的证词更印证了猜测:“那位苏姑娘十日前进了西山,就再也没回来。同行的还有个蒙面男子,出手的腰牌是锦衣卫的。”

萧琰立刻带人赶往西山,在梵音寺后山的竹林里发现了新的踪迹。地面上有打斗的痕迹,散落着几枚锦衣卫的腰牌碎片,还有一支断裂的发簪  ——  正是刻着  “婉”  字的那支金钗。

“看来苏姑娘也遭遇了不测。”  陆峥蹲下身,捡起一块沾着血迹的丝帕,“这上面绣着‘苏婉’二字,应该是她的名字。”

丝帕的边缘沾着青黛石粉末,与沈毅靴底的成分一致。萧琰顺着血迹追踪,在一处断崖下发现了一具女尸。死者正是苏婉,颈骨被拧断,脸上却带着诡异的笑容,手中紧紧攥着半块象牙牌  ——  与沈毅身上的恰好拼成完整的  “梵”  字。

“她的指甲缝里有皮屑,或许能查出凶手身份。”  苏晴仔细检查尸体,忽然在死者发髻里发现一张极小的字条,“大人,这里有字!”

字条上用针刺着几个小字:“佛骨在寒山寺钟底,牡丹为钥。”  字迹娟秀,显然是苏婉所写。

萧琰立刻赶回寒山寺,再次探查钟下密室。这一次,他注意到佛龛底座刻着牡丹花纹,与荷包上的图案完全吻合。他将金钗插入牡丹花蕊的凹槽,底座果然缓缓打开,露出一个夹层  ——  里面没有佛骨,只有一本泛黄的账本。

账本记录着近十年来梵音寺与京城官员的往来账目,其中多次出现  “李千户”  的名字,数额高达数万两白银。最令人震惊的是,三年前佛骨失窃当天,有一笔  “佛骨转交”  的记录,接收人竟是  “六扇门经历司”——  正是师兄当年的职位。

“难道师兄当年是被收买了?”  陆峥难以置信。

萧琰摇头,指尖划过账本上师兄的签名,忽然发现笔迹有些僵硬。他取出三年前师兄的卷宗对比,果然发现签名的笔画有细微差别  ——  这本账本是伪造的!

此时,苏州知府派人送来急报:京城锦衣卫千户李嵩已抵达苏州,说是要协助六扇门查案。

“来得正好。”  萧琰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们去会会这位李千户。”

李嵩住在知府衙门的别院,见到萧琰时,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萧主事年少有为,沈百户的案子就劳烦你了。”

“李千户客气,”  萧琰将账本放在桌上,“只是不知千户大人为何与梵音寺往来如此密切?还有这本伪造师兄签名的账本,又该如何解释?”

李嵩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脸色一沉:“萧主事这是在怀疑本官?六扇门虽有权查案,但也不能随意污蔑朝廷命官!”

“是否污蔑,一查便知。”  萧琰站起身,“沈毅是你的下属,他追查佛骨时中毒身亡,而你三年前就与梵音寺有牵连。现在佛骨失踪,苏婉惨死,你难道能脱得了干系?”

李嵩猛地拍案而起:“萧琰,你别太放肆!别忘了你师兄当年是怎么死的!”

这句话戳中了萧琰的痛处,他一把揪住李嵩的衣领:“我师兄的死,是不是与你有关?”

“住手!”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圆空住持被两名锦衣卫押了进来,“李千户,老衲都招了,佛骨是你让圆慧偷的,沈百户发现后你又杀人灭口!”

李嵩脸色惨白,瘫坐在椅上:“是又如何?那佛骨里藏着前朝宝藏,有了宝藏,我就能步步高升!圆慧那个老东西想独吞,我只好灭了梵音寺满门。沈毅不识好歹,苏婉更是多管闲事,他们都该死!”

萧琰冷笑一声,示意捕快将李嵩拿下:“你以为这就结束了?苏婉手中的象牙牌,还有你账本上的漏洞,都说明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

就在此时,苏晴匆匆跑来:“大人,苏婉指甲缝里的皮屑化验出来了,与三年前师兄身上的残留物一致!凶手是同一个人,但不是李嵩!”

案情再次陷入僵局。李嵩承认自己偷了佛骨,却否认杀人,而化验结果也印证了他的话。那么真正的凶手是谁?他为何要接连杀害师兄、沈毅和苏婉?

萧琰回到寒山寺,独自坐在钟楼里。青铜大钟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忽然想起圆空住持说过的话:“三十年前梵音寺住持为护佛骨而死”。或许,这桩悬案的根源,远比想象中更深。

他再次转动佛龛底座,这一次,夹层的底部露出了一行梵文。萧琰虽不识梵文,却认出这是佛教中的  “轮回”  符号。他忽然想起师兄当年留下的笔记,里面画着一个类似的符号,旁边写着  “牡丹教”  三个字。

“牡丹教……”  萧琰喃喃自语。这个被朝廷取缔多年的邪教,据说以牡丹为图腾,当年正是因觊觎前朝宝藏而被剿灭。难道这个邪教死灰复燃了?

天顺七年,十月十五,子时。

枫桥边的渡口异常寂静,只有潮水拍打岸边的声音。萧琰按照苏婉字条上的提示,在子时三刻来到这里,果然看到一艘乌篷船停在岸边,船头挂着一朵白色牡丹。

“萧主事果然守信。”  船舱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清脆却带着寒意。

萧琰掀帘而入,只见一名身着白衣的女子端坐其中,脸上蒙着白纱,只露出一双清冷的眼眸。她腰间的荷包与沈毅、苏婉的一模一样,只是绣的是白色牡丹。

“你是谁?牡丹教的人?”  萧琰握紧了腰间的绣春刀。

女子轻笑一声,摘下白纱,露出一张绝美的面容,只是眼角的疤痕破坏了整体的美感:“我是梵音寺圆慧的师妹,也是牡丹教的圣女。三十年前,我师父为护佛骨被朝廷杀害,三年前你师兄查到了真相,也被我们灭口。”

“是你杀了我师兄和沈毅?”  萧琰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是,也不是。”  女子拿起桌上的茶杯,“李嵩偷佛骨是为了钱财,我们杀他的人,是为了夺回属于牡丹教的宝藏。当年前朝皇帝将宝藏图藏在佛骨里,却被叛徒出卖给了朝廷,我们蛰伏多年,就是为了复仇。”

她起身走到舱外,指向寒山寺的方向:“佛骨其实还在钟下密室,只是你们没找到真正的夹层。今夜子时潮汐最大,钟下的暗门会自动打开,里面不仅有佛骨,还有你师兄的遗物。”

萧琰盯着她的眼睛:“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我需要六扇门帮我除掉李嵩背后的人。”  女子的眼神变得锐利,“李嵩只是个棋子,真正想得到宝藏的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他当年利用牡丹教作乱,趁机剿灭我们,就是为了独吞宝藏。”

这番话如同惊雷,让萧琰震惊不已。陆炳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权倾朝野,若真如女子所说,这桩案子恐怕会牵动整个朝廷。

“我凭什么相信你?”  萧琰问道。

女子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正是六扇门的最高信物  ——  鹰符:“这是你师兄当年从我这里抢走的,他发现了陆炳的秘密,却来不及上报就被灭口。现在,我把它还给你,只求你能还我们一个公道。”

萧琰接过鹰符,上面果然刻着师兄的私印。他终于明白,师兄当年的  “意外”  死亡,根本就是一场谋杀。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028/502468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