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最不怕死的街道干事 > 第138章 冉家来人~

第138章 冉家来人~


脑海里,系统依旧保持着它一贯的高冷,没有任何回应。

宁伟撇撇嘴,也懒得再追问。

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那不断跳动上涨的数字彻底吸引了过去:

“128101…128288…128443…”

看着面板上已经再次突破十二万大关,并且势头不减,直奔十四三而去的情绪值,宁伟感觉自己的心像被小猫爪子挠似的,痒得不行。

穿越前他就是一个月光族,虽然穿越后经历了一路逃荒,性格沉稳了不少,但骨子里那种“及时行乐”的因子还在。

守着这么一座金山却不能花,对他而言简直是一种煎熬。

“不行,得抽!”

“留着应急固然重要,但增强实力更是当务之急,万一哪天又碰上敌特或者人贩子,多一个技能就多一分保障!”

他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后开始设定心理底线。

“只要…只要今天能突破十四万…”他想了想,觉得十四万目标有点大,随即改口,“算了,只要达到十三万五千,我就把零头,那三万五情绪值都抽了!”

“对,就这么办!”

立下这个“flag”之后,整个下午,宁伟都有点心神不宁。

写材料时,会不自觉地停下笔,暗中调出系统面板瞅一眼;

听杜红和孙大姐聊天时,耳朵听着,心思却飘到了那串数字上;

甚至连去上厕所,都在心里默算还差多少能达标。

【情绪值+11】

【情绪值+9】

【情绪值+15】

每一次微小的涨幅,都让他的心跳加速几分,仿佛赌徒看着不断累积的筹码。

杜红注意到他的异常,凑过来小声问:“宁伟,你干嘛呢?一下午魂不守舍的,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叹气的,琢磨啥好事呢?”

“啊?没…没什么。”宁伟猛地回过神,赶紧收敛表情,一本正经地敲了敲桌上的材料,“琢磨这个报告怎么写才能更完美。”

“切,信你才怪。”杜红白了他一眼,扭身回去了。

时间在宁伟焦灼的期盼中一点点流逝。

眼看墙上的挂钟指针快要指向下班时间,宁伟看着情绪值在134443上不动了。

距离他设定的十三万五千目标,就差五百多~!

“特么的,晦气~!”宁伟忍不住在心里爆了句粗口,一股说不出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仿佛煮熟的鸭子就在眼前飞走了。

他悻悻地关掉面板,决定愿赌服输,今天这奖是抽不成了。

看了看时间,离下班还有十来分钟。

王主任一早去市里开会还没回来,今天又是新年第一天上班,大家都没什么事。

宁伟率先行动起来,他拿起自己的搪瓷缸子,走到水池边仔细冲洗干净,然后用毛巾擦干水滴。

回到工位,又将散落在桌上的文件、钢笔归置整齐,笔记本合上,椅子推进桌下。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下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见状,互相递了个眼色,也都有样学样,纷纷开始收拾桌面,清洗茶杯。

孙大姐笑着打趣道:“瞧瞧咱们宁股长,这下班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谁都到位!”

老周也笑道:“那是,领导不在,咱们也得自觉嘛!”

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中,下班铃声终于清脆地响了起来。

“下班喽!”

“明天见!”

众人说笑着,陆续离开了办公室。

宁伟也拎起自己的帆布包,骑着自行车,汇入了下班的人流。

--------

另一边,95号大院今天的气氛也有些异样。

前院的闫家,大门紧闭,一整天都没见闫埠贵出来遛弯或者摆弄他那几盆宝贝花草。

有邻居好奇地问三大妈杨瑞华:“三大妈,老闫今天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杨瑞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和慌乱,支支吾吾地搪塞道:“啊…是,是有点不太得劲,在屋里歇着呢…”

说完就赶紧躲回屋里,生怕别人再多问。

自家老头子在学校干的那些丢人事,她哪里敢往外说?

这要是传开了,闫家在这大院可真就没脸待了。

邻居们虽然觉得奇怪,但见问不出什么,也就没太放在心上,只当闫埠贵是真病了。

傍晚时分,轧钢厂下班的工人们陆陆续续回到大院,让院子重新热闹起来。

可直到家家户户屋顶都冒起了炊烟,闫家那扇门依旧关得死死的。

“这闫老西,病得这么重?一天没出门了?”有人开始嘀咕。

“不对劲啊,以前发烧三十九度也没见他这么老实待在屋里…”

正当众人疑惑之际,宁伟推着自行车进了院。

他刚把车停好,早就等在门口的几个半大孩子就“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开始汇报:

“宁股长,您可回来了!今天闫老师家不对劲,一天没开门!”

“三大妈说他病了,可我刚才扒门缝看,他还坐着叹气呢!”

“还有还有,中院的傻柱哥刚刚回来,身上臭烘烘的,跟他打招呼都不理人!”

“......”

孩子们争先恐后,把自己看到、听到的零碎信息都倒了出来,眼巴巴地看着宁伟。

宁伟听着,心里也有些好奇这闫埠贵又在搞什么鬼,但他眼下做饭要紧。

他笑了笑,从兜里掏出几块水果硬糖分给孩子们:“行了,知道了,表现不错,拿去甜甜嘴儿。”

孩子们欢呼一声,接过糖,美滋滋地跑回家炫耀去了。

宁伟没太把这事放在心上,转身进了自家厨房,淘米、洗菜,准备晚饭。

刚把炖菜的锅子端上煤炉,就听到大院门口传来一阵略显陌生的说话声。

他探出头望去,只见门口站着三个人。

一对年纪约莫五十上下、知识分子打扮的中年夫妇,男人戴着眼镜,面色沉郁;

女人挽着发髻,气质温婉,但此刻也是眉头紧锁。

他们身后,跟着一个穿着列宁装、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姑娘。

她俏脸含霜,抿着嘴,一副受了极大委屈的模样。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31/434784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