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军事会议
督军府,书房。
这里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一个微型的军事指挥所。一整面墙挂着巨大的江北及西北军事地图,上面红蓝旗帜交错,标示着各方势力范围。另一面墙则立着满满的书架,中西书籍混杂,散发着与主人气质相符的冷硬与博杂。
盛时庭一身戎装,未戴军帽,身姿笔挺地站在地图前。他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指挥棒,眼神锐利如鹰。
长条桌旁,正襟危坐着他麾下的三位核心师座:
· 第一师师长,程国韬:程思怡的父亲,盛家军元老,年近五十,作风稳健,是盛时庭父亲时代的旧部,对盛家极为忠诚。
· 第二师师长,赵怀远:保定军校毕业,盛时庭的心腹爱将,年富力强,战术激进,是“主战派”的代表。
· 第三师师长,孙永昌:后勤与谋略见长,性格更为审慎,负责江北防务,是“保守派”的中坚。
空气中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盛时庭的指挥棒点在西北“姜家”的势力范围上,声音沉稳有力:“西北姜大帅的急电,大家都看过了。姜双隆病重,他的那几个儿子和底下几位有权利的大将都对那个位置虎视眈眈。他的嫡子姜世均独力难支,向我们求援,条件是开放陇州商路,并许以未来三年关税的三成。”
赵怀远立即起身,神情激动:“少帅,这是天赐良机!我听闻自从姜双隆病重以来,姜家军在不似以前那样治军严谨,我第二师精锐尽出,必能一举击溃。届时,我军势力便可名正言顺进入西北,陇州商路是通往西域的咽喉,其战略价值与经济利益,不可估量!”
孙永昌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摇头道:“怀远,稍安勿躁。西北距我关中北方腹地千里之遥,劳师远征,乃是兵家大忌。后勤补给线漫长,极易被切断。再者,姜家虽与我们交好,但毕竟不是自家兄弟。若我军在前线与姜家军鏖战,后方若有变故,如何应对?我看,不如提供些军火粮饷,做个顺水人情即可。”
程国韬沉吟片刻,看向盛时庭:“少帅,孙师座的顾虑不无道理。不过,姜世均的信誉在西北是金字招牌,他既开口求援,若我等只是敷衍,恐寒了盟友之心,日后在北方联盟中,说话的分量也要轻了。关键在于,出兵多少,如何出兵,既能解姜家之围,又能确保我军利益最大化,且江北根基稳固。”
会议陷入了僵持。赵怀远与孙永昌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盛时庭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他的目光掠过地图上蜿蜒的路线,脑中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
正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盛时庭眉头微蹙:“进来。”
进来的是映雪。她身后跟着两名丫鬟,手中端着托盘,上面是几碗刚炖好的冰糖燕窝。她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已经开始显怀了,但仍藏不住她清丽的气质。
“打扰诸位商议正事了。见诸位辛苦,我让厨房炖了些甜品,给大家润润喉。”她的声音温和,带着女主人的得体与关怀。
几位师座立刻起身行礼:“夫人。” 盛时庭立刻扶着她,关切的说道:“这些事让下人来就好,你不必事力亲为,好好休息。”
映雪让丫鬟将甜品端给各位,轻轻对盛时庭说道:“我没事,经常躺着也不行,多走动一下对胎儿好,你也吃点,注意休息,别太累了。”
她放下碗盏,柔声道:“诸位慢用。” 便带着丫鬟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房门。
然而,就在她离开后,盛时庭的目光重新落回地图时,脑中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起在军营时,映雪曾与他分析过历史上远征作战的案例,其中特别提到了“以战养战,就地取材”以及“建立前沿后勤枢纽”的重要性。
他猛地抬头,眼神恢复了之前的清明与决断。
“不必再争了。”盛时庭的声音斩钉截铁,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他拿起指挥棒,再次点向地图:“我意已决,出兵西北!”
“赵怀远!”
“到!”
“命你率第二师为主力,抽调各师直属骑兵团,组成混成先遣军,三日后开拔。你的任务不是击溃罗三炮,而是拖住他,消耗他!”
“孙永昌!”
“在!”
“你的第三师,不仅要保障江北防务,更要负责组建一支快速运输车队。不依赖漫长的传统补给线,而是在陇州以南的小青山,依托姜家的配合,建立前线物资中转基地。所有军需,化整为零,通过多批次、小车队快速输送至基地,再由基地分发给前线部队。这叫跳跃式补给!”
“李正峰!”
“老朽在!”
“您德高望重,坐镇北方大本营,统筹全局后勤,并负责与各方势力周旋,稳住我们的后方。”
盛时庭的部署清晰果断,既采纳了赵怀远出兵的建议,又完美解决了孙永昌对后勤的担忧,甚至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几位师座听完,眼中都流露出钦佩之色,齐声应道:“是!谨遵少帅将令!”
会议结束,众人领命而去。
书房内只剩下盛时庭一人。他端起那碗微凉的燕窝,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内心很是杂乱...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8/435259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