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66章 星条旗的馈赠

第66章 星条旗的馈赠


横跨大西洋的航程比太平洋更为颠簸。

客轮抵达纽约港时,自由女神像在薄雾中显露出绿色的轮廓,曼哈顿的天际线如同参差不齐的巨人,沉默地俯瞰着海面。

何雨柱提着藤箱,随着人流踏上美国的土地,空气里混杂着汽油、咖啡和一种陌生的活力。

纽约的喧嚣与东京的压抑、德国的严谨截然不同。

代表团下榻在曼哈顿中城的一家酒店,窗外是川流不息的黄色出租车和闪烁的霓虹灯。

何雨柱,依旧是助理张明,安静地适应着这个新环境。

美国的行程更加商业化,拜访的对象多是贸易公司和一些对远东市场感兴趣的电子器件制造商。

在华尔街附近的一间办公室里,听着西装革履的经理用飞快的语速介绍着晶体管的应用前景。

何雨柱的目光却落在对方办公桌上那份被随意放置的、印着“贝尔实验室  -  内部通讯”字样的文件摘要上。

他的意念扫过这片区域,能“听”到更多。

隔壁房间的工程师在电话里抱怨着某个型号的磁芯存储器量产良率问题;

楼下仓库里堆放着即将发往加州大学的早期计算机部件;

甚至隔着一条街一栋不起眼建筑的地下室里,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正在调试一台占据了整个房间的、庞杂而原始的计算机器。

白天,他跟随代表团拜访公司,参观展示厅。

他看到那些被称为“未来”的电子设备,体积庞大,功能却远不及他认知中的万一。

但在当下,它们确实是尖端。

他留意着那些负责介绍的工程师随口提到的地名:新泽西的默里山、波士顿的128号公路沿线、加州那个正开始聚集电子公司的圣克拉拉谷。

行动不再局限于夜晚。

有时,在代表团自由活动的下午,他会以“想去博物馆看看”或“随便逛逛”为由独自离开。

他不再依赖偷车,而是利用出租车、巴士和步行,结合意念扫描,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撒向这座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科技节点。

纽约皇后区的一个小型电子元件仓库,一批标注着“高纯度硅材料”的密封罐在保安转身倒咖啡的瞬间消失。

布鲁克林码头附近,一个临时堆放着退役军用雷达部件的露天场地,几个封装最完整的部件在夜色掩护下不见了踪影。

他甚至光顾了哥伦比亚大学某个对外封闭的物理实验室,取走了几块用于实验的、纯度极高的锗晶圆和一小盒珍贵的早期集成电路设计草图。

过程依旧无声无息。

他的意念范围足够大,足以让他在一条街外,或者仅仅是从目标建筑楼下走过,就完成“收取”。

障碍物和墙壁形同虚设,锁具和警报器毫无意义。

几天后,代表团乘短途火车前往波士顿。

在这里,他的目标更加明确。凭借着前世模糊的记忆和在此世搜集到的信息,他锁定了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附近几个关联企业的仓库和研究所。

在剑桥市一间堆满杂物的实验室库房,几台处于原型机状态的、用于数据处理的“旋风”计算机的备用核心模块消失了。

在波士顿港区一个由军方租用的仓库里,一批用于导弹制导实验的微型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不翼而飞。

这些部件体积小,价值高,正是他清单上的重点。

他的行动愈发大胆,也愈发高效。

美国的物资极大丰富,管理相对松散,丢失一些“实验部件”或“库存材料”,初期往往只会被归咎于库存盘点的错误或内部流程的混乱。

在离开波士顿,前往西海岸的前一天,何雨柱独自一人来到了查尔斯河畔。

他靠在栏杆上,看着河面上划过的帆船,以及河对岸那些闻名遐迩的学府建筑。

他的意念如同轻柔的风,拂过那些深藏于地下的实验室、戒备森严的资料库。

他“看”到了更多,但也适可而止。

过于集中和敏感的目标容易引发连锁反应,他需要的是广泛而持续的“采集”,而非一场惊天动地的抢劫。

前往加州的火车横贯北美大陆。沿途是无尽的农田、荒漠和山脉。

何雨柱大部分时间待在车厢里,偶尔望向窗外,评估着这片土地的广袤与潜力。

在列车经过内华达州的一片荒漠时,他的意念扫过地面,意外地“看”到了深处某个被严格封锁的区域内,一些散发着特殊辐射信号的金属构件。

他没有动它们,时机和地点都不对。

旧金山湾区阳光明媚,这里聚集的电子公司还不多,但已初具雏形。

何雨柱在这里完成了最后的补充“采购”,主要目标是一些初创公司实验室里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和早期逻辑电路板设计。

同时,他开始执行此行的最后一项关键任务:物色“归舟”。

他的足迹遍布旧金山港和奥克兰港,意念仔细扫描着每一艘停靠的、吨位适中的货轮。

他需要一艘状态良好、航线合适(最好是前往远东)、货物价值不高且易于清理的船。

最终,他锁定了一艘名为“太平洋贸易者号”的万吨级货轮。

它刚完成检修,即将装载一批农产品和普通工业品前往日本和香港。

船龄适中,自动化程度一般,船员配置标准。

最重要的是,它的货舱布局清晰,结构坚固,非常适合进行“置换”。

在“太平洋贸易者号”启航前夜的黑暗中,何雨柱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登上了这艘船。

他仔细检查了货舱环境,确认了船舶的大致结构,并留下了几个微小的、只有他自己能感知的意念标记,便于后续行动时定位。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离开了货轮,回到了代表团下榻的酒店。

第二天,他将随代表团飞往夏威夷做短暂停留,然后返回香港。

他的藤箱依旧轻便,但他的静止空间里,已经囊括了美利坚合众国在电子技术、精密仪器乃至部分航空航天领域最精华的早期成果。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他像一只无声的饕餮,吞噬着这个超级大国赖以崛起的科技火种。

站在酒店房间的窗前,看着旧金山湾区的灯火,何雨柱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美国的篇章即将结束,接下来,是跨越太平洋的归途,那将是他此次远航的最后一幕,也是最危险、最宏大的一幕。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6/435294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