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87章 广州采购

第87章 广州采购


聋老太太被“处理”后,易中海显得非常烦躁!也低调许多。

易中海本身并不聪明,很多事情都是聋老太太耳提面命的,他的水平只能算半吊子。

或者说,离开了聋老太太的指点,他根本什都不是。

为什么?没有引路人了,没有军师了。

他能当上管事大爷完全就是因为这个院里大部分都是轧钢厂的。

别的原因也有,但不多。

看他技术好,在车间有点分量的面子上,才会听从他那些所谓的“大道理”。

这也只是时代的缩影,毕竟那个时候的文化水平真的不高,七八十年代我们还在办扫盲班呢。

但凡是个现代人穿越过去,只要自己不作死,易中海根本没办法拿捏穿越者。

你说工作?别的师傅就不需要徒弟了?整个四九城就只有一个轧钢厂可以进了?

再说了,只要识字,钳工知识在四级之前,都很简单。四级才是个分水岭。

贾东旭死的时候估计应该是四级,愿意接受反驳,留言。死因也存疑。

易中海变得愈发沉默,55年工资又调整回来了,现在他的工资应该是60-70,贾东旭的下调了,还是三十多。

引得贾张氏骂骂咧咧的,但是没有办法。

只能加点班多做点鞋子,何雨柱还找她定做了几双呢,也不贵挺好穿。

跟她们家暂时没什么矛盾,没必要到处搞得都是敌人,何雨柱还想提醒早点转户口,但是,算了,尊重他人命运。

平时秦淮如带着棒梗,做家务,洗一家的衣服。

这个时候的秦淮如还没有天天霸占公用水池,天天在工人下班的时间洗衣服。

没什么必要,表演给谁看?

养老联盟直接无了一个定海神针,备胎何雨柱早就脱钩。

易中海麻爪是正常的,此时他在院里威望一般。

可能还比不过何雨柱,人家起码是个科长,工资收入全院第一。

不过何雨柱年纪才20,也不愿意管理这些,不然还要三个大爷干什么?

早被院里人推翻了,整天人五人六的。

说实话现在是阎埠贵还没那么过分,没做到后面雁过拔毛的份上。

不然何雨柱也干他!

何雨柱懒得理这些,民政局刚好有个任务,需要出个差。

就是个简单任务,副科以上就能交接完毕。

何雨柱想补充点空间特产,揽下了这个活。

八月的羊城热浪袭人,何雨柱走出火车站时,额角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这边是湿热,但经商环境应该比内地要强。

这趟来广州对接社会福利档案的公务很轻松,他有充足的时间办自己的事。

招待所的房间带着南方特有的潮湿气息。

何雨柱放下行李,站在窗前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街边的骑楼下,小贩们用粤语吆喝着,空气里飘着海产和热带水果混合的独特气味。

第二天上午就办完了正事。

何雨柱信步走进一家老字号茶楼,点了虾饺和肠粉。

邻桌几位老茶客的闲聊引起了他的注意。

"最近珠江口的黄脚立正肥美。"

"斗门的膏蟹也不错,这时候最当季。"

何雨柱默默记下这些名字。

结账时,他特意向掌柜打听哪里能买到这些特产。

"去黄沙市场吧,"掌柜很热情,"那边海鲜最全,不过要会挑才行。"

何雨柱自无不可,想办法坐车过去吧。

黄沙市场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海腥味。

何雨柱在一个摊位前停下,玻璃池里游动着一种通体银白的鱼,鳍尾透着淡淡的黄色。

"这是黄脚立?"他用前世就会的粤语问道。

老板惊讶抬头:"先生识货!今早刚到的,最生猛。"

何雨柱仔细端详。

这些鱼体型匀称,游动时带着特有的优雅,一看就好吃。

他挑了十多条最精神的,看着老板用厚实的防水纸包好。

在市场深处,他找到了卖膏蟹的摊位。

这种蟹壳泛着青黑光泽,在盆里张牙舞爪地吐着泡泡。

"这时节的蟹最肥,"老板边捆草绳边说,"膏满肉厚。"

何雨柱挑了二十多只,空间里也有,但没这个品种。

看着老板熟练地捆好。他提着这些收获,找了个僻静处。

意念微动,鱼和蟹都进了空间的鱼塘。

继续逛着,他在一个水果摊前停下。

这里卖的都是北方少见的热带水果,最吸引他的是几株带着土球的荔枝苗。

北方没有,黑市能买到,但价格太高,来都来了,直接买下就是了。

"这是桂味,这是糯米糍,"摊主热情介绍,"都是好品种。"

(友情提示,妃子笑味道一般,价格最低)

何雨柱仔细查看苗木,根系完整,土球湿润,正是移植的好时机。

他每种都要了两株,又挑了十多挂带果的鲜枝,有个几十斤。

"这些苗要尽快种下,"摊主叮嘱道。

何雨柱点点头,找了个没人的角落,连苗带土送进了空间。

黑土地应该能模拟出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

经过一个干货摊时,他注意到几种特殊的菌种。

除了鹿茸菌,还有鸡枞菌和干巴菌,都是北方难得一见的珍品。

"这些都是云南来的好货,"老板见他驻足,主动介绍,"煲汤炒菜都是一绝。"

何雨柱每种都要了十斤,来一趟也不容易。

这些菌类,煲汤是一绝,但不好种植,他确实不会,空间不是万能的。

他也不是,两枪胸口一枪头,他照样会死。

回到招待所,他进入空间查看。

黄脚立在鱼塘里游得正欢,膏蟹在池底爬行。

荔枝苗已经种在黑土地上,枝叶挺拔。

各种菌种整齐地存放在静止空间里。

第二天返程的火车上,何雨柱望着窗外掠过的蕉林,心情很是舒畅。

但坐火车也是挺磨人的,虽然是卧铺,主要是时间太长了。

卧铺里就他一个,现在出差的人,并不多,出门都要介绍信的年代。

绿皮火车还是挺磨人的,偶尔他也躲进空间里,空间气温恒定,比开空调还舒服。

一路吃荔枝,结果到了四九城,上火了。

这趟出差,空间的物产也更加丰富了不少,老是反向使用上司也不好,何雨柱考虑转铁道那边。

没别的原因,出行更加自由而已。

回到四九城,单位里销了假,就回四合院了。

东西没有过明路,直接放在空间里带回去,因为没有必要。

在东跨院门口关好门拿出来,神不知鬼不觉的。

把何大清静姝何雨梁他们也叫了过来,一家人在何雨柱家里吃荔枝吃了个痛快,但也没多吃。

你没看何雨柱都上火了吗?

果皮果核都交给何雨柱处理,这些不适合北方种,空间能种,但挂果时间长,要好几年。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6/435294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