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93章 各怀鬼胎

第93章 各怀鬼胎


车间的早晨总是格外忙碌。何雨柱换上工装,跟在周总工身后走进装配车间。

空气中弥漫着切削液的味道,天车在头顶隆隆驶过,吊装着沉重的机床部件。

几个苏联专家正在主轴箱工位旁讨论着什么。

伊万诺夫看见何雨柱,远远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就是这里。”周总工指着一台正在装配的机床,“每次装到这里就卡壳。”

何雨柱仔细观察着装配过程。

工人们的技术很熟练,每个步骤都严格按照工艺卡执行。

但在安装主轴轴承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苏联技术员总是亲自调整预紧力,不让中国工人插手。

“这个调整有什么特殊要求吗?”何雨柱用俄语问道。

正在操作的苏联技术员吓了一跳,手里的扳手差点掉下来。

伊万诺夫快步走过来,接过话头:“这是精密装配,需要经验。”

何雨柱不再多问,转而帮助旁边的中国工人校正一个夹具。

他手法娴熟,很快就解决了困扰工人半天的问题。

他还是去进修了几天的,红星轧钢厂,通过部里的关系,不打没把握的仗,是他的优点。

几个中国工人都投来佩服的目光。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周总工压低声音说:“看见了吧,关键步骤都不让咱们碰。”

何雨柱慢慢嚼着馒头:“他们很谨慎。”

“可不是嘛。”周总工叹了口气,“昨天你把他们喝倒之后,今天态度倒是好了点,可该保密的一点没松口。”

现在其实是中苏关系最好的时候,但技术人员仍旧会防备我们,技术方面可不会完全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

命运中所有的馈赠,早已暗中标明了筹码!

苏联强的是重工业,虽然也是傻大黑粗,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是够用了。

他们缺的是轻工业,还有各种农业产品,但我们现在还是农业国,只能用口粮换技术,还了很多年。

这段历史相当心酸,他们甚至用筛选器筛选我们精心送去的鸡蛋。

不合格的,直接拒收,剩下的拉回来?都不够运费。

所有矛盾早就埋下,后来我们在边境陈兵百万,你们以为是没有征兆的吗?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苏制的东西,也很快就会被淘汰。

可能这段表述顺序有误,但确实是这样的,看似蜜里调油,实则暗中防备,各怀鬼胎。

高精尖技术?抱歉,不会给你。

所有国家对我们技术都是封锁的!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呢?

下午,何雨柱主动提出要给技术员们做个培训。

教室里坐满了人,中国技术人员坐在前排,苏联专家们坐在后排,像是来监考。

何雨柱讲的不是机床,而是机械振动的基础理论。

他在黑板上写公式,用粉笔画出振型图,讲解得深入浅出。

讲到关键处,他用俄语和汉语各讲一遍,确保所有人都能听懂。

后排的苏联专家们开始还漫不经心,后来都坐直了身子。

有个年轻专家忍不住提问:“何同志,你这个阻尼系数的算法和教科书上的不一样。”

“这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公式。”

何雨柱在黑板上写下推导过程,“更符合工程实际。”

教室里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伊万诺夫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培训结束后,伊万诺夫主动找到何雨柱:“何同志的理论功底很扎实。”

“还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何雨柱谦虚地说。

伊万诺夫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问:“何同志对刀具热处理有研究吗?”

“略知一二。”何雨柱心跳微微加速,但面色如常,“特别是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每时每刻都是现场直播。

伊万诺夫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周总工凑过来,声音里带着兴奋:“有门儿!他主动提热处理了。”

“别急。”何雨柱看着伊万诺夫的背影,“他在试探我。”

何雨柱干了这么多年工作,早就有经验了,对人性,也有点把握。

果然,第二天伊万诺夫安排了一场技术讨论会,主题就是刀具热处理。

会议室里,苏联专家们准备了厚厚的资料,但关键数据都用纸片遮住了。

何雨柱早就料到这一手。

他不看那些被遮住的数据,没有那个功能。

直接讲起不同钢材的热处理曲线,引用的都是公开文献上的数据。

讲到某个关键温度点时,他故意说错了一个数字。

“不对。”伊万诺夫下意识地纠正,“应该是1280度,不是1250度。”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伊万诺夫意识到说漏嘴了,脸色变得很难看。

“谢谢指正。”何雨柱平静地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数字。

讨论会不欢而散。周总工激动地拍着何雨柱的肩膀:“太好了!终于套出一个关键参数!”

但何雨柱却皱起眉头:“打草惊蛇了。”

果然,接下来的两天,苏联专家们的态度明显变得疏远。

伊万诺夫不再安排正式的技术交流,只让何雨柱在车间里随便看看。

更让人担心的是,何雨柱注意到专家组办公室的安保加强了。

以前只有晚上锁门,现在白天也经常锁着,而且总是有人值班。

周五晚上,何雨柱正在招待所看图纸,周总工急匆匆地找来,脸色发白:“坏了,刚接到通知,专家组下周就要撤走!”

“这么快?”何雨柱站起身,“原计划不是还有一个月吗?”

“说是莫斯科来了新指示。”周总工急得直搓手,“这下完了,关键技术还没拿到......”

何雨柱走到窗前,看着专家组办公室的方向。

夜色中,那栋小楼的几个窗户还亮着灯,隐约能看到有人在里面走动,像是在整理东西。

“明天厂里要办欢送晚宴。”周总工说,“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

何雨柱沉默了一会儿,转身拿起外套:“走,去你办公室,我要再看一次主轴箱的图纸。”

这个夜晚,机床厂技术科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6/435294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