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29章 纸墨传书,铁血新政

第29章 纸墨传书,铁血新政


次日清晨,叶凡换上常服,直奔工部。

工部尚书段纶正在府中用早膳,听闻叶凡求见,连忙起身相迎。

“冠军侯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段纶拱手行礼。

叶凡还礼道:“段大人客气了,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请坐,请坐。”段纶引叶凡入内厅,“不知冠军侯有何吩咐?”

叶凡开门见山:“段大人,陛下交待的造纸和印刷之事,可还记得?”

段纶点头:“自然记得,只是冠军侯所说的技术…”

“今日我便来传授。”叶凡站起身,“段大人,咱们这就去作坊吧。”

工部作坊内,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见段纶带着一位年轻人进来,都停下手中活计。

“诸位,这位是冠军侯叶凡。”段纶向众人介绍,“接下来的日子,他要教大家一门新技艺。”

工匠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长的师傅问道:“敢问冠军侯,要教我们什么?”

叶凡环视众人:“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

“造纸?”一个工匠挠头,“冠军侯,纸不是蔡伦大人发明的吗?”

叶凡笑道:“蔡伦的造纸术确有其法,但我要教你们的,是更为精进的技艺。”

说着,叶凡走到作坊中央:“首先是造纸。准备麻头、破布、破渔网,还有树皮。”

众工匠按他的吩咐,搬来各种材料。

“将这些原料剁碎,用石灰水浸泡。”叶凡边说边示范,“记住,浸泡时间不能太短,否则纤维分离不充分。”

段纶在旁仔细观察:“冠军侯,这和寻常造纸有何不同?”

“关键在配比和工序。”叶凡将浸泡好的原料捞出,“看,现在要蒸煮,火候要均匀。”

工匠们围在一旁,专注地看着叶凡的每一个动作。

蒸煮完毕,叶凡继续:“接下来要捣浆,直到纤维完全分离。”

一连数日,叶凡都在作坊内指导。期间不断试错,调整配方。

第三日,一个工匠兴奋地喊道:“冠军侯,你看,纸浆的颜色变了!”

叶凡走过去查看,点头道:“不错,这就对了。现在可以抄纸了。”

他拿起竹帘,在纸浆中轻轻一捞:“动作要轻,要匀,让纸浆在帘上摊开。”

随着帘子提起,一张薄薄的纸膜出现在众人眼前。

“成了!”工匠们欢呼起来。

段纶激动地搓着双手:“果然是神技!这纸比宫中用的还要洁白!”

叶凡将纸膜晾晒:“等干透了,就是成品。现在教你们活字印刷术。”

他拿出预先准备的胶泥:“先做字模,每个字都要单独制作。”

一个年轻工匠问道:“冠军侯,为何不直接刻版?”

“刻版只能印一本书,换个内容就要重新刻。”叶凡耐心解释,“活字可以随意组合,想印什么书都行。”

工匠们恍然大悟。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凡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字模、排版、印刷。

半个月后,第一本用新法印制的书籍出炉。

段纶拿着书,激动得声音发颤:“冠军侯,这简直是神迹!以往抄写一本书需要数月,现在只要几日!”

叶凡满意地点头:“段大人,此事务必保密。我这就入宫禀报陛下。”

他转身对段纶说道:“对了,让程处默率神武军围住作坊,任何人不得出入。”

段纶连忙应允。

太极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

“陛下,冠军侯求见。”王德禀报。

“快传。”李世民放下朱笔。

叶凡进殿行礼:“陛下,造纸和印刷之术已经成功。”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当真?”

“千真万确。”叶凡从袖中取出一本书,“这便是用新法印制的。”

李世民接过书册,仔细翻看:“字迹清晰,纸张洁白,比宫中用的还要精良!”

“陛下,此技若能推广,天下读书不再是难事。”叶凡说道,“世家垄断学问的根基,从此动摇。”

李世民合上书册,站起身来:“好!太好了!朕要亲自去看看。”

工部作坊外,神武军已经将四周围得水泄不通。

李世民在叶凡陪同下,步入作坊。

看到整齐摆放的纸张和印刷设备,李世民兴奋得双眼放光。

“段爱卿,这些纸张一日能产多少?”

段纶拱手道:“回陛下,熟练后一日可造纸千张。”

“那印书呢?”

“一日可印十本。”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有了这技术,朕就不怕世家了!”

回到宫中,李世民越想越兴奋。

当夜,他召集房玄龄、杜如晦等心腹,商议次日早朝之事。

“诸位爱卿,明日早朝,朕要宣布新政。”李世民环视众人,“清丈田亩、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房玄龄皱眉:“陛下,此举恐怕会激起世家强烈反对。”

“朕心意已决。”李世民挥手道,“世家盘踞已久,是时候动动他们了。”

杜如晦担忧道:“陛下,若是操之过急…”

“有叶凡在,朕无惧任何人。”李世民自信满满。

次日早朝,太极殿内气氛凝重。

李世民端坐龙椅,扫视群臣:“今日早朝,朕要宣布三项新政。”

朝臣们面面相觑,不知皇帝又要搞什么动作。

“第一,清丈田亩。全国土地重新丈量,按实征税。”

“第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改为按田亩征收。”

“第三,火耗归公。地方火耗不再归官员私有,统一上缴国库。”

话音落下,朝堂一片哗然。

崔弘默第一个跳出来:“陛下,此举有违祖制,臣不能同意!”

“臣等附议!”数十名文官齐声反对。

王珪出列道:“陛下,新政事关重大,还请三思。”

卢承庆也说道:“陛下,如此急进,恐民心不稳。”

李世民冷眼看着这些反对的官员,心中冷笑。

“诸位爱卿,朕意已决。”他站起身,声音如雷,“退朝!”

说完,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午后,太极殿内。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秦王府旧臣已在殿中等候。

叶凡踏进殿门,见到这阵势,心中了然。

“冠军侯,请坐。”李世民指了指身旁的椅子。

叶凡拱手坐下,环视在场众人。

“叶凡,今日早朝你也看到了。”李世民开口道,“新政阻力不小。”

叶凡点头:“陛下,新政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事。”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推行?”长孙无忌问道。

叶凡沉思片刻:“臣以为,当前最要紧的是扩军。”

“扩军?”房玄龄不解,“新政和扩军有何关系?”

叶凡起身,走到殿中央:“房大人,新政触动的是世家根本利益,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杜如晦若有所思:“冠军侯是说,世家可能会…”

“不错。”叶凡点头,“世家盘踞数百年,根基深厚。若无强力镇压,新政难以推行。”

李世民沉声问道:“你想扩军多少?”

“十万。”叶凡竖起一根手指,“将神武军扩编至十万人。”

“十万!”房玄龄倒吸一口冷气,“军费从何而来?”

叶凡胸有成竹:“此次北征缴获的金银,正好够武装十万人。”

李世民犹豫道:“十万大军,会不会…”

“陛下担心什么?”叶凡直视李世民,“担心臣功高震主?”

李世民被他看得心虚,摆手道:“朕不是这个意思。”

叶凡继续道:“陛下,大唐必须趁着突厥还未缓过劲来,除掉体内毒瘤。”

“可是…”李世民还是有些顾虑。

“而且。”叶凡压低声音,“世家多年积累的财富,也能充实国库。”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精光:“冠军侯说得有理。”

李世民皱眉:“可如此做法,会不会引起民怨沸腾?”

叶凡摇头:“陛下,世家代表的是世家的民意,从来不是普通百姓的民意。”

“此话怎讲?”杜如晦问道。

“普通百姓所求,不过一日三餐的温饱。”叶凡缓缓道,“他们受世家压迫已久,巴不得有人为他们出头。”

房玄龄点头:“冠军侯言之有理。”

叶凡继续分析:“世家垄断土地,百姓无田可种。垄断官职,寒门难以出头。垄断学问,百姓子弟无书可读。”

“打破这些垄断,受益的是天下百姓,受损的只是少数世家。”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说得好!”

“陛下,机不可失。”叶凡拱手道,“现在正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李世民在殿内踱步,思索良久。

终于,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叶凡:“好!朕同意你的计划!”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6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