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43章 神武军同乐,锦衣卫初立

第43章 神武军同乐,锦衣卫初立


一个月后,长安城外神武军大营。

秋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校场上,十万将士正在进行日常操练。叶凡身着一袭青色常服,腰间悬着义父李靖所赠的玉佩,缓步走入营门。

“侯爷!”守门的士兵立刻挺直身躯行礼。

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大营,程处默、秦怀玉等八名心腹将领匆匆赶来。

“叶大哥!”程处默大步上前,咧嘴一笑,“听说你这几日忙着准备婚事,脚都不沾地,今日怎么有空来营中?”

秦怀玉也跟着起哄:“就是,义母张夫人可是把侯府管得井井有条,连婚服都亲自监制,侯爷这个新郎官是享清福了。”

叶凡摆摆手:“少来取笑我。婚事有义母操持,我倒是清闲得很。今日来,是有事要与诸位商议。”

众将收起笑容,齐声道:“侯爷请吩咐。”

“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叶凡朝校场走去。

号角声响起,十万将士迅速在校场集结。黑压压的人群整齐列队,兵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叶凡登上高台,环视众军,朗声道:“将士们!本侯今日前来,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本侯大婚在即,想着与众兄弟同乐。因此,大婚当日,全军放假一天!”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侯爷威武!”

程处默挠挠头,大声喊道:“侯爷,放假是好事,可兄弟们在营中,怎么个同乐法?”

叶凡笑道:“本侯已命府中管家备下足够的酒肉,到时一并送来营中。诸位兄弟,务必要吃好喝好!”

这下欢呼声更加热烈,不少士兵激动得面红耳赤。

“谢侯爷!”

“侯爷万福!”

叶凡压压手,示意安静:“还有一事,诸位可还记得北征之时,咱们在草原上的约定?”

众将士面面相觑,随即有人大声回应:“记得!侯爷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正是。”叶凡点头,“今后无论何时,只要是神武军的兄弟,本侯都不会亏待。这话今日重申一遍,望诸位切记。”

台下再次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

程处默等人眼中满含敬佩,这样的主将,值得他们拼命追随。

“好了,诸位继续操练,本侯还有要事在身。”叶凡挥挥手,转身下台。

走出大营,叶凡策马向长安城赶去。路上,他脑中反复思索着一个问题。

前世记忆中,大唐接下来几年会有持续的天灾。关中大旱、蝗虫成灾,百姓流离失所。这些天灾若能提前预警,必能减少损失。

但他一个武将,如何能知晓天象变化?说出来必然引人怀疑。

思来想去,叶凡想到了一个办法。

明朝的锦衣卫。

这个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既是皇帝的耳目,也是监察百官的利器。

更重要的是,作为情报组织,它可以收集各地消息,包括天象变化、民情动向等等。

有了这个身份做掩护,自己预言天灾就有了合理的借口。

想到这里,叶凡加快马速,直奔皇宫。

太极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

“陛下,冠军侯求见。”内侍通报。

“快宣。”李世民放下朱笔。

叶凡快步入殿,躬身行礼:“臣参见陛下。”

“免礼。”李世民笑道,“你这个准新郎官,怎么还有心思入宫?难道丽质那丫头又有什么要求?”

“陛下误会了。”叶凡起身,“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个想法,想与陛下商议。”

李世民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叶凡整理思路,缓缓开口:“陛下,臣以为,如今朝中虽有御史台监察百官,有大理寺审理案件,但缺少一个直属陛下的情报机构。”

李世民眉头微皱:“情报机构?”

“正是。”叶凡点头,“此机构不经三省六部,直接对陛下负责。负责收集天下情报,监察官员动向,甚至可以……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最后八个字说得很轻,但在大殿中却如惊雷般响亮。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目光锐利地盯着叶凡:“你说什么?”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叶凡重复道,“陛下,这个机构的职责,就是为陛下分忧,为江山除害。若事事都要上报,岂不延误时机?”

殿中陷入沉默。李世民在龙椅前踱步,神色变幻不定。

许久,他才开口:“此事,关系重大。朕需要仔细考虑。”

“臣明白。”叶凡躬身,“臣只是提出建议,一切全凭陛下定夺。”

“你先退下,明日早朝再议此事。”

“臣告退。”

第二日早朝,太极殿内群臣齐聚。

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扫视群臣:“昨日冠军侯向朕提出一个建议,朕觉得颇有道理,特在朝堂上与诸位商议。”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又有什么新政要出台。

“冠军侯建议设立一个直属朕的情报机构,专门收集天下情报,监察官员动向。此机构不经三省六部,直接向朕负责,且有皇权特许,先斩后奏之权。”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陛下不可!”

“此举有违祖制!”

“先斩后奏,岂不是要让这些人凌驾于法律之上?”

房玄龄出班奏道:“陛下,此事恐怕不妥。若人人都有先斩后奏之权,朝纲何在?”

杜如晦也跟着道:“是啊陛下,御史台已有监察之责,何需再设新机构?”

其他文官纷纷附和,朝堂上一片反对之声。

李世民脸色阴沉,正要发作,忽然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诸位,且听老夫一言。”

魏征缓步出班,环视群臣:“诸位所虑,无非是担心此机构会滥用职权,祸害朝纲。但诸位想过没有,这个机构的好坏,全看当朝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群臣一愣,没想到魏征会支持这个提议。

魏征继续道:“若陛下是明君,此机构便是国之利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若陛下是昏君,就算没有这个机构,照样会有其他方式作恶。”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更何况,如今世家门阀虽被清除,但余党尚存。地方官员中,难保没有阳奉阴违之辈。有此机构在,正可以震慑宵小,维护朝纲。”

房玄龄皱眉道:“魏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先斩后奏之权,实在太过……”

“太过什么?”魏征冷笑,“太过厉害?太过有效?诸位,老夫问你们,若发现有官员勾结外敌,危害国家,是先上奏请示,还是立刻拿下?若选择前者,等消息传开,人早就跑了。”

这番话说得群臣哑口无言。

李世民见状,拍板道:“魏爱卿所言极是。朕意已决,设立此机构。至于名称……”

叶凡出班道:“臣建议,可称'锦衣卫'。”

“锦衣卫?”李世民念了一遍,“好名字。锦衣代表荣耀,卫代表守护。就叫锦衣卫。”

房玄龄最后争取道:“陛下,此机构若要设立,指挥使一职,须慎重选择。”

李世民点头:“爱卿所言甚是。此职责重大,须选忠诚可靠之人。”

叶凡心中一动,开口道:“陛下,臣举荐一人。”

“何人?”

“长孙冲。”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眼中闪过诧异之色,随即是掩不住的欣喜。

李世民思索片刻,看向长孙无忌:“齐国公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出班道:“臣以为,冲儿虽年轻,但忠心可靠,且有勇有谋,堪当此任。”

“好。”李世民一锤定音,“长孙冲为锦衣卫指挥使,即日生效。”

朝会结束,群臣散去。叶凡心中暗自得意,锦衣卫成立,接下来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预警天灾了。

作者有话说:

大大们想看大唐的哪些情节,可以在这里留言哦!作者君会酌情加入读者大大们喜欢看的情节!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58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