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45章 长安张灯结彩,夜观天象起凶兆

第45章 长安张灯结彩,夜观天象起凶兆


长安城内,红绸飞舞,锣鼓喧天。

距离冠军侯大婚还有三日,整座城池已经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

各家商铺门前挂起了红灯笼,街头巷尾贴满了喜字。

百姓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议论着这场即将举行的盛大婚礼。

“听说陛下要按亲王之礼为冠军侯办婚事,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啊!”

“那是自然,冠军侯北征突厥,又铲除世家门阀,功劳盖世,陛下不重赏才怪呢。”

“长乐公主那可是陛下的掌上明珠,能嫁给这样的英雄豪杰,真是天作之合。”

冠军侯府门前,送礼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各路官员、世家、商贾纷纷前来道贺,府门前堆满了各色礼品。

叶凡站在府门内,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中五味杂陈。

“侯爷,魏国公府送来黄金千两,玉器百件。”管家拿着礼单,一一汇报。

“宋国公府送来良马二十匹,丝绸百匹。”

“英国公府送来…”

叶凡摆摆手,打断了管家的汇报:“不用一一说了,按规矩收下就是。记住,来者是客,都要好生招待。”

“是,侯爷。”

这时,府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叶凡抬头看去,只见长孙冲策马而来,身后跟着数名身着便服的年轻人。

“侯爷!”长孙冲翻身下马,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叶凡看出他神色有异,朝管家使了个眼色:“你去忙你的,我和长孙兄说几句话。”

两人走进侧厅,长孙冲这才开口:“侯爷,锦衣卫的事遇到了麻烦。”

“什么麻烦?”叶凡倒了两杯茶,递给长孙冲一杯。

长孙冲接过茶杯,却没有喝,皱眉道:

“招人的事不顺利。朝中不少人对锦衣卫心存芥蒂,暗中阻挠。我想从各军营挑选人才,却被告知需要上级同意。”

叶凡笑了:“这很正常。锦衣卫刚成立,大家都在观望。你急什么?”

“可是陛下催得紧,要求一个月内初见规模。”

长孙冲有些着急,“现在连基本的人员都凑不齐,更别说遍布全国了。”

叶凡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既然从军营挑人有阻力,那就换个思路。”

“换什么思路?”

“面向民间招募。”

叶凡放下茶杯,“长安城内藏龙卧虎,不少人有一技之长却无门路。

你可以张贴告示,公开招募。条件嘛,设得严格些,既要有本事,又要品行端正。”

长孙冲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好!可是如何考验他们的能力?”

“分几个方面考。”

叶凡掰着手指数道,“文的考察见识学问,武的考察身手功夫,还要考察察言观色的本事。毕竟锦衣卫是做情报工作的,察人之能必不可少。”

“那品行如何考察?”

“这个简单。”叶凡笑道,“派人暗中调查他们的底细,看看平日里的为人如何。赌博成性的不要,欺压百姓的不要,品行有亏的一律不要。”

长孙冲连连点头:“侯爷说得对。还有一事,锦衣卫的驻地还没着落。”

“这个我来想办法。”叶凡沉吟片刻,“城北有座废弃的王府,地方够大,位置也隐蔽。我回头跟陛下提一声。”

“那就麻烦侯爷了。”长孙冲起身行礼,“侯爷大婚在即,还要为锦衣卫的事操心,在下心中过意不去。”

叶凡摆摆手:“都是为陛下分忧,说这些做什么。对了,你刚才带来的那几个人是?”

“都是我物色的人才。”长孙冲解释道,“有读书人,有江湖中人,还有几个退伍的老兵。我想先组建一个小队,试试效果。”

“带进来我看看。”

不久,几名年轻人被带进侧厅。叶凡上下打量,发现这几人气质各异,但都颇有精神。

“你们都说说,为何想加入锦衣卫?”叶凡开门见山。

其中一名文士模样的青年拱手道:

“回侯爷,小人姓王名铁笔,曾在县衙做过小吏。听闻锦衣卫直属陛下,为国除害,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一名身材精瘦的汉子接话道:“小人段云,曾在军中服役十年。退伍后无所事事,如今有机会重新为国效力,自然不会放过。”

其余几人也纷纷表态,言辞间都透露出对这份差事的渴望。

叶凡点点头:“都是有志之士。不过我要提醒你们,锦衣卫的活计不好干。要能忍受寂寞,要能守住秘密,要能面对危险。你们可想清楚了?”

“侯爷放心,我们都想清楚了。”几人齐声回答。

“那好。”叶凡看向长孙冲,“你先带他们去熟悉一下基本职责,过几日我再详细指导。”

送走长孙冲等人,叶凡回到主院。

此时天色已晚,府中依然热闹非凡。

各路宾客络绎不绝,管家和下人们忙得团团转。

红拂女从内院走出,看到叶凡,笑道:“凡儿,你义父在书房等你,说有要事相商。”

因为婚期临近,李靖和红拂女为了方便,便暂时住在了冠军侯府上。

叶凡点头:“义母辛苦了。这几日府中事务繁杂,全靠您操持。”

“说什么辛苦,能为你办婚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红拂女眼中满是慈爱,“快去吧,别让你义父等急了。”

来到书房,李靖正在翻看兵书。见叶凡进来,放下手中的书卷。

“义父。”叶凡行礼。

“坐吧。”

李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找你来,是想问问你对锦衣卫的安排。长孙冲刚才来过,可是遇到了困难?。”

叶凡坐下,将刚才的对话简单复述了一遍。

李靖听后点头:“你的建议很好。不过我担心的不是人员问题,而是锦衣卫成立后会引起朝臣的反弹。”

“义父是指?”

“你想想,锦衣卫有先斩后奏之权,又直属陛下,这等于是在所有官员头上悬了一把剑。”

李靖神色凝重,“人人自危之下,难免会有人暗中使绊子。”

叶凡沉思片刻:“义父说得有道理。不过这也正是陛下想要的效果。有了这把剑,官员们做事就会收敛一些。”

“话是这么说,但你要小心。”李靖提醒道,“锦衣卫是你提出的,将来若出了什么事,别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叶凡心中一动,明白义父的担忧。

历史上锦衣卫确实恶名昭著,但那是因为后来的皇帝滥用这个工具。

可李世民在历史上,可是明君典范,应该不会出大问题。

“义父放心,我心中有数。”叶凡想了想,又道,“对了,这几日我观天象,发现有些异常。”

李靖眉头一挑:“什么异常?”

叶凡起身走到窗前,抬头望向夜空:

“义父你看,荧惑星位置偏移,太白星光芒暗淡。按天象学说,这是大凶之兆。”

李靖也走到窗前,顺着叶凡的手指方向看去。夜空中星光点点,确实有些异样。

“你的意思是?”

“恐怕要有天灾。”叶凡语气凝重,“不是旱就是涝,或者是蝗灾。”

李靖脸色变了:“你确定?”

“八九不离十。”叶凡转身,“义父,我想趁着大婚之前,暗中做些准备。”

“什么准备?”

“粮食储备,灾民安置,还有赈灾物资。”

叶凡说道:“这些事现在做,名义上是为了婚礼庆典,实际上是为天灾做准备。”

李靖沉吟片刻:“这事重大,你确定不先告知陛下?”

“现在说了,陛下未必相信。”叶凡摇头,“等天灾真的来了,再拿出准备好的东西,陛下就会明白我的先见之明。”

“你这是在赌博。”李靖皱眉,“万一天象判断有误,岂不是白费功夫?”

“就算判断有误,多储备些粮食物资也没坏处。”

叶凡笑道:“再说了,咱们家现在不缺钱。查抄世家的财富,陛下分给我不少。用这些钱做善事,也算是积德行善。”

李靖看着这个义子,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叶凡有先见之明,担忧的是他总是想得太多,考虑太远。

“既然你主意已定,我也不多说什么。”李靖叹了口气,“不过记住,凡事要量力而行,别把自己搭进去。”

“义父放心,我心中有数。”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叶凡这才告辞回房。

回到卧房,叶凡站在窗前,再次抬头望向夜空。

繁星点点中,那颗荧惑星确实位置异常。

前世的记忆告诉他,贞观初年确实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天灾。

先是关中大旱,接着蝗虫肆虐,最后引发饥荒。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为此焦头烂额。

如今他有机会提前准备,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毕竟这个世界的百姓,也是活生生的人。

叶凡在心中盘算着:粮食要多买一些,药材也要准备充足。

还要暗中联系一些大户,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这样既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又能扩大影响力。

想着想着,叶凡忽然笑了。

前世的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哪里想过要拯救天下苍生。

如今有了这个身份和能力,倒真的有了些担当。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吧。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5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