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帝王密议,吐谷浑之谋
李丽质站在宫殿的最高处,看着下方那片灯火辉煌,听着那震天的欢呼声。
她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公主。”侍女走了过来,递上一个火漆封口的信封。
“这是信使,单独交给您的。”
李丽质接过信,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字迹,手指微微颤抖。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
“丽质,吾妻。
见字如面。
漠北风寒,不及思你之切。
此战功成,不日即可归家。
勿念。
夫,叶凡。”
短短几行字,李丽质却翻来覆去地看了十几遍。
她将信纸,紧紧地贴在胸口。
而在皇宫的另一边,甘露殿。
李世民屏退了所有人,独自坐在灯下。
白天的狂喜,已经渐渐平复。
在他面前,摊开着另一份奏折。
这是叶凡,通过信使,单独呈给他的密报。
夜深人静。
甘露殿内,灯火通明。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前的桌案上,摊着叶凡的密报。
他已经将这份密报,看了不下十遍。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刻刀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密报的内容,只有一个核心。
征伐吐谷浑,剑指吐蕃。
叶凡在密报中,用极为详尽的篇幅,分析了吐谷浑的战略价值,以及吐蕃对大唐未来的潜在威胁。
“吐蕃狼子野心,松赞干布一代枭雄,其国力蒸蒸日上。
若不趁其羽翼未丰,将其扼杀于高原之上,不出二十年,必成我大唐第一心腹大患。”
“吐谷浑,乃吐蕃之门户,亦是我大唐之西陲屏障。
得吐谷浑,则可俯瞰高原,将战火拒之国门之外。失吐谷浑,则河西、陇右,将永无宁日。”
“臣请陛下,准许臣,平吐谷浑,筑坚城,练高原之兵。
将吐蕃这头猛虎,永远困死在雪山之上!”
好大的手笔!
他刚刚才因为平灭了东突厥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秦皇汉武。
可叶凡,却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西方。
叶凡为大唐画出的宏伟蓝图,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万世基业!
“来人!”李世民沉声喝道。
“传朕旨意,立刻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入宫议事!”
半个时辰后,三位大唐的顶级重臣,睡眼惺忪地赶到了甘露殿。
“陛下,深夜召臣等前来,可是有何要事?”房玄龄问道。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将叶凡的密报,递给了他们。
“你们,都看看吧。”
三人传阅着密报,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到震惊,再到凝重。
大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这……这……”
杜如晦第一个开口,声音都有些结巴。
“冠军侯这是……疯了吗?”
“刚打完突厥,国库空虚,将士疲惫,他竟然还想立刻远征吐谷浑?”
“而且,还要在高原上建城?练兵?他知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我们的士兵,到了那里,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恐怕就要超过一半!”
杜如晦一向以果决著称,但此刻,他也被叶凡这个疯狂的计划,给吓到了。
房玄龄也紧锁眉头。
“陛下,杜相所言,不无道理。从后勤上来说,支撑这样一场高原战争,所耗费的钱粮,恐怕比这次北伐,还要多上数倍。”
“我大唐,刚刚经历了大战,百废待兴,实在是……无力承担啊。”
他从一个宰相的角度,考虑的是国家的钱袋子。
长孙无忌没有说话,但他的脸色,同样难看。
他考虑的,是政治风险。
“陛下,吐谷浑与我大唐,素来交好。其王子慕容顺,还在我长安为质多年。
我们若是无故出兵,师出无名,恐失信于天下,让西域诸国,人人自危。”
“更何况,与吐蕃交恶,非同小可。这恐怕不是一场战争,而是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对峙。我大唐,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三位重臣,从军事、后勤、政治三个方面,全部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们的担忧,都是老成谋国之言。
然而,李世民听完,却只是笑了笑。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但是,你们都忽略了一点。”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机会!”
“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今,我大唐刚刚大破突厥,军威之盛,震古烁今。
将士们士气如虹,百战百胜。这股气,不能泄!”
“我们就要趁着这股锐气,一鼓作气,扫平西陲!”
“至于师出无名?”李世民冷笑一声,“叶凡的另一份奏报里说。
吐谷浑已经主动挑衅,杀了我们的商人。这个理由,够不够?”
“钱粮?”李世民看向房玄龄,“这次北伐,我们缴获的牛羊、金银,堆积如山。
足以支撑我们再打一场更大的战争!”
“后勤和高原反应?”李世民看向杜如晦,“叶凡在信里说,他有办法。朕,信他!”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三位心腹大臣。
“三位爱卿,朕知道你们的顾虑。但是,你们想过没有?
如果我们今天,因为畏惧困难,而放过了这个机会。
那么,二十年后,当吐蕃真的成了气候,从高原上冲下来的时候。
我们的子孙后代,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去面对这个敌人?”
“朕,不想把这个难题,留给后人!”
“这一战,朕非打不可!”
李世民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帝王的霸气,展露无遗。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奈。
他们知道,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
“臣等,遵旨!”三人躬身行礼。
“好!”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议一议,如何支持前线。”
“房玄龄,你负责调集钱粮,保证供给。杜如晦,你负责打通前往吐谷浑的道路,建立补给线。
长孙无忌,你负责坐镇长安,稳住朝堂,同时,利用锦衣卫,给吐谷浑,再添一把火。”
李世民的目光,变得幽深。
“朕要让吐谷浑,自己乱起来。朕要让慕容顺,亲自打开国门,来迎接我大唐的大军!”
一瞬间,三位大臣,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他们知道,大唐这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又要开始全力运转了。
而这一次的目标,是遥远的西方。
作者有话说:感谢用户18542312的催更符和点赞打赏,感谢爱吃腊味豆丝的墨用爱发电。
谢谢大家的支持!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5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