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靖的到来,以及禄东赞
他们都明白了禄东赞的意思。
这是一次外交的博弈,也是一次国运的赌博。
松赞干布看着禄东赞,说道:“大相,这个使者,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禄东赞躬身行礼:“为了吐蕃,臣,万死不辞。”
“好!”松赞干布站起身。
“你立刻准备,带上重礼,前往长安。”
“记住,你的任务,不是去示弱,也不是去挑衅。而是要去,看清楚,我们这个邻居,到底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还是一头,已经苏醒的,饥饿的猛虎。”
“臣,遵命。”
禄-东赞退下后,松赞干布又对论科耳说道:“大将,你立刻集结兵力,在边境线上,严加防范。但,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向唐军,发起任何攻击。”
“是!”论科耳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领命。
一场针对大唐的紧急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吐蕃这台刚刚整合起来的战争机器,开始小心翼翼地,应对来自东方的巨大压力。
而禄东赞,这位吐蕃最杰出的外交家,即将踏上一条,未知的旅途。
半个月后,李靖率领的后援大军,终于抵达了镇西城。
当李靖站在一座小山坡上,看着远处那座巨大的工地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还是那个破败的伏俟城吗?
只见数万名衣衫褴褛的吐谷浑人,在唐军的监视下,如同蚂蚁一般,搬运着土石。
一座崭新的,更高、更厚的城墙,已经拔地而起,初具规模。
整个城市,都充满了喧嚣和活力。
“这……这都是守拙干的?”李靖问身边的副将。
“回大帅,是的。冠军侯说,要在这里,建一座大唐的西门。”
李靖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义子,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不是来打仗的,他是来搞基建的。
李靖进城的时候,叶凡正在城墙的工地上,和一群工匠,对着一张巨大的图纸,争论着什么。
他身上,沾满了灰尘,看起来,比那些工匠,还要狼狈。
“义父!”叶凡看到李靖,丢下图纸,跑了过来。
“你可算来了!”
李靖看着他,哭笑不得:“守拙,你这哪像个侯爷,分明就是个包工头。”
“义父见笑了。”叶凡嘿嘿一笑,“要建好一座城,不亲力亲为,怎么行?”
两人回到了王宫。
屏退左右后,李靖问道:“守拙,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想干什么?”
“义父,吐谷浑,已经没了。”叶凡说道。
“从我踏进这座城的第一天起,它就不存在了。”
叶凡走到地图前,指着镇西城西南方向,那片广袤的高原。
“吐蕃。”
李靖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叶凡说道:“突厥是狼,但他们是一盘散沙。而吐蕃,是虎,一头刚刚统一,饥肠辘辘的猛虎。
而眼下我大唐连番大战,打下大片土地,需要时间来消化。”
“而这座镇西城,就是我大唐,插在高原上的第一颗钉子。也是我们,观察吐蕃,防御吐蕃的眼睛。”
李靖看着地图,久久不语。
他不得不承认,叶凡的眼光,比他,看得更远。
“我明白了。”李靖说道,“这座城,确实该建。”
“义父,建城的事,接下来,就要交给您了。”叶凡说道,“我把所有的图纸和工匠,都留给您。”
“那你呢?”
“我?”叶凡笑了笑,“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他将李靖,带到了一个独立的军营。
这里,驻扎着三万名士兵。
他们,就是叶凡从蜀中和陇右,精挑细选出来的那支山地营。
此刻,他们正在进行着一种,李靖从未见过的训练。
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石块,在营地里,一圈一圈地慢跑。
他们的呼吸,都很沉重。
“这是在做什么?”李靖不解地问道。
“让他们,适应高原。”叶凡说道,“我称之为,高原适应性训练。”
李靖听得是云里雾里。
但他知道,叶凡从不做没有目的的事。
“这三万人,是我为未来,与吐蕃的战争,准备的利刃。”叶凡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我称他们为,高原兵。”
“义父,我把他们,也交给您了。”
“我只打下了地基,如何将他们,锻造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就要看您的了。”
李靖看着那些挥汗如雨的士兵,又看了看叶凡。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守拙。一年之内,我必为你,练出一支,天下无双的高原铁军!”
就在李靖抵达镇西城的第三天,长安的信使和吐蕃的使团,几乎是前后脚,赶到了这里。
给叶凡的,是皇帝的密旨。
密旨上,只有一句话:见信速归,另有重用。
而吐蕃的使团,领头的,正是他们的大相,禄东赞。
禄东赞此行,是奉了赞普之命,前往长安,面见大唐皇帝。
路过镇西城,按礼节,自然要先拜会这里的主帅。
李靖接见了禄东赞。
一番客套之后,李靖对禄东赞说道:“大相远来是客,如今我大唐与吐蕃,已是邻邦,理应互帮互助。”
“冠军侯不日将返回长安,不如,大相与侯爷,结伴同行如何?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禄东赞心中一动。
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探一探那位冠军侯的虚实。
如今有这样好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如此,就叨扰卫国公和冠军侯了。”禄东赞欣然同意。
于是,一支奇怪的队伍,从镇西城出发了。
队伍里,有大唐的战神冠军侯,也有吐蕃的第一智者大相。
两人的护卫,加起来,也不过百人。
一路上,气氛有些微妙。
禄东赞骑着马,与叶凡并行。
他看着沿途那些,被唐军控制的吐谷浑部落,心中感慨万千。
“久闻冠军侯,在漠北,以雷霆之势,平定草原。今日一见,才知侯爷治政之能,亦是当世无双。”禄东赞率先开口。
他指着那些,在唐军监督下,放牧的吐谷浑人。
“不出十年,这里,恐怕就再无吐谷浑,只有大唐的子民了。”
“大相过誉了。”叶凡淡淡地说道,“我只是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饿死罢了。”
“我听说,吐蕃的百姓,生活也很艰苦。赞普仁德,想必也为此,费了不少心思吧?”
禄东赞笑了笑:“赞普常说,百姓如牛羊,需要好的草场。我吐蕃之地,虽然广袤,但好的草场,并不多。”
他话锋一转,看向叶凡。
“不像吐谷浑,水草丰美,是个养兵的好地方。”
言下之意,你占了这么好的地方,是不是想对我们吐蕃动手?
叶凡像是没听懂他的话外之音。
“是啊,水草丰美,不仅能养兵,还能种地。”
“我打算,向陛下建议,从关中,迁徙一些百姓过来。在这里,开垦梯田,种粮食。”
“到时候,粮食多了,大家都能吃饱饭了。”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5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