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火炮震朝堂(为国庆加更)
次日清晨,太极殿内文武百官齐聚,叶凡踏出班列。
朝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昨日火炮试验已毕,臣有要事启奏。”
李世民放下手中奏折:“守拙,试验结果如何?”
“回陛下,火炮威力远超预期。”
叶凡声音洪亮,“二尺厚墙,一炮轰塌,若用于攻城,天下城池无一可挡。”
殿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声,长孙无忌眉头微皱,出班问道:“武国公,此言当真?二尺厚墙岂是寻常武器可破?”
叶凡转身面向群臣:“舅父若不信,可亲自前往神武军驻地观看。昨日段尚书与程处默将军皆在场见证。”
段纶连忙出班:“陛下,武国公所言属实,老臣亲眼所见,那火炮轰鸣如雷,威力惊人。”
程处默也大步上前:“陛下,末将可以性命担保,此火炮乃攻城利器,有了它,何愁城池不破!”
李世民听罢,呼吸急促起来,猛地站起身:“当真有如此威力?”
“陛下,臣岂敢欺君。”
叶凡正色道:“此火炮射程可达1里半,威力足以轰塌城墙,若大量装备军中,我大唐军威必震天下。”
李世民在龙椅前来回踱步,激动得双手颤抖:“好!好!大唐有此神器,天下何人可敌!”
房玄龄担忧道:“陛下,此物虽好,但造价如何?若耗费过巨,恐怕…”
叶凡打断道:“房相多虑了,火炮虽需精铁铸造,但一门火炮可抵千军万马,这笔账如何算都划算。”
李世民重新坐下,眼中精光闪烁:“守拙,你说得对,朕决定全力生产此火炮。”
叶凡趁热打铁:“陛下,臣以为可先造百门火炮,装备神武军。届时臣必能为陛下扫平周边不臣之徒。”
“哪些不臣之徒?”李世民追问。
叶凡环视群臣,缓缓开口:“高句丽。”
这两个字如重锤敲击,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李世民呼吸更加急促,双眼放光:“高句丽…那弹丸小国,屡次犯我边境。”
“正是。”叶凡点头,“高句丽仗着地势险要,城池坚固,屡次挑衅我大唐。若有火炮在手,管他什么坚城,一炮轰平。”
长孙无忌沉声道:“武国公,攻打高句丽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
“舅父所言有理。”叶凡拱手,“臣并非建议立刻出兵,而是先做准备。有备无患,方能一击必胜。”
李世民激动得站起身:“说得好!朕决定了,立刻增产火炮,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造出百门!”
正在此时,魏征大步出班,朝着李世民深深一拜:“陛下,臣有话说。”
李世民皱眉:“魏爱卿有何话说?”
魏征抬起头,神色严肃:“陛下,还请以民为本,切勿好战喜功。”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李世民脸色阴沉下来:“魏征,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大唐刚刚平定内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魏征毫不退缩,“若此时大兴土木,制造火炮,必然耗费民力财力。”
李世民怒火中烧:“你是说朕不体恤百姓?”
“臣不敢。”魏征跪下,“臣只是担心陛下被胜利冲昏头脑,忘了治国之本。”
“好你个田舍翁!”李世民勃然大怒,指着魏征大骂,“朕必杀尔!”
魏征面不改色:“陛下要杀便杀,臣死而无憾。”
房玄龄连忙出班劝阻:“陛下息怒,魏征也是为国着想。”
长孙无忌也跟着劝道:“陛下,魏征忠心可鉴,还请三思。”
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在龙椅前走了几圈,才勉强压下怒火,重重坐下。
他从案几上拿起一份奏折,用力扔给叶凡:“守拙,你看看这个。”
叶凡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
这是锦衣卫昨日传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安北城和镇西城的近况。
密报显示,两城周边已建起十多座小城,形成拱卫之势。
草原牧民在大唐治下,反抗者日益减少,近段时间更是销声匿迹。
通过互市和文化传播,草原牧民逐渐融入大唐,今年产出的战马更是往年的两倍。
密报最后询问,这些战马该如何处置。
叶凡看完密报,心中暗喜。
这说明他的边疆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稳定了边境,还为大唐提供了大量战马。
“陛下,这是好事啊。”叶凡合上奏折,“边疆稳定,战马充足,正是我大唐国力强盛的体现。”
李世民点头:“那这些战马如何处置?”
叶凡思索片刻:“臣建议,将神武军中上了年纪的战马淘汰下来,换上新马,保持骑兵战力。”
“剩余的战马呢?”
“优先供给高原兵和水师。”叶凡条理清晰,“高原兵需要适应高原环境的良马,水师虽主要在水上作战,但登陆作战时也需要骑兵。”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此法甚好,就这么办。”
魏征见状,再次出班:“陛下,臣还有话说。”
李世民脸色又沉了下来:“你还要说什么?”
“陛下,战马虽多,但养马耗费不小。”魏征据理力争,“若大量扩充骑兵,必然增加军费开支。”
程咬金忍不住了:“魏征,你这老头子怎么什么都要管?有了好马不用,难道留着生锈?”
尉迟恭也跟着说道:“就是,打仗哪有不花钱的?花钱买平安,值得!”
魏征转向两人:“二位国公,臣并非反对用兵,而是希望量力而行。”
叶凡见争论不休,开口道:“魏大人的担心有道理,但请魏大人想想,若边疆不稳,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魏征一愣:“这…”
“强军才能保民。”叶凡继续道,“我大唐军力强盛,周边小国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百姓也能安心生产。”
房玄龄点头赞同:“武国公说得有理,军备和民生并不冲突。”
长孙无忌也表态:“适度的军备投入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分寸。”
李世民看着群臣争论,心中已有决断:“朕意已决,火炮继续生产,战马按守拙说的分配。”
魏征还想再说,被李世民挥手制止:“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
叶凡见时机合适,又补充道:“陛下,臣建议派遣工匠前往安北城和镇西城,就地建造火炮。”
“为何?”李世民问道。
“一来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二来可以就近训练炮手。”叶凡解释道,“边疆将士熟悉火炮操作,战时更能发挥威力。”
李世民大手一挥:“准了!段纶,你立刻安排工匠前往两城。”
段纶出班领命:“臣遵旨。”
散朝后,魏征走到叶凡身边,叹息道:“武国公,老夫并非故意与你作对。”
叶凡拱手回礼:“魏大人忠心为国,小子敬佩。只是国情不同,策略也当有所调整。”
魏征摇头:“老臣担心陛下被胜利冲昏头脑,重蹈隋炀帝覆辙。”
“魏大人多虑了。”叶凡笑道,“陛下英明神武,岂会犯如此错误?”
魏征深深看了叶凡一眼,转身离去。
他心中暗想,这个年轻的武国公野心不小,但愿不会成为大唐的祸患。
叶凡看着魏征的背影,心中也在思考。
魏征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强大的军力就无法保护百姓。
程咬金走过来,拍拍叶凡的肩膀:“叶小子,那个老头子就是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程叔叔,魏大人也是为国着想。”叶凡摆手,“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尉迟恭也凑过来:“叶小子,你说的那个火炮真有那么厉害?”
叶凡神秘一笑:“尉迟叔叔不信的话,改日可以亲自去看看。”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5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