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135章 传檄定西藏

第135章 传檄定西藏


逻些城内,叶凡站在布达拉宫的高台上,俯视着城下忙碌的神武军将士。

连日来的清理工作已近尾声,但城外传来的消息却让他眉头紧锁。

“元帅,又有三个牧民聚集地发生暴动。”程处默快步走上高台,手中拿着刚刚送来的战报。

叶凡接过战报,扫了一眼:“伤亡如何?”

“我军阵亡十二人,伤三十余人。”程处默咬牙道,“这些吐蕃牧民就像疯了一样,明知必死也要反抗。”

“意料之中。”叶凡将战报放下,“灭国之仇,岂是一朝一夕能消的。传令下去,召集所有投降的吐蕃贵族和僧侣到大殿。”

“是!”

一个时辰后,布达拉宫大殿内聚集了二十多名吐蕃贵族和高僧。

这些人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叶凡。

叶凡坐在王座上,目光扫过众人:“你们都是吐蕃的贵族和高僧,在牧民中有威望。

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为你们的族人做最后一件事。”

一名年长的高僧颤抖着问道:“武国公要我们做什么?”

“写信。”

叶凡的声音冰冷,“用吐蕃文字,写给各个牧民聚集地。

告诉他们,从今日起,若有任何聚集地敢反抗大唐,不论其他牧民是否参与,整个聚集地将被夷为平地,一个不留。”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句话震住了。

“武国公,这…”一名贵族想要说什么,却被叶凡的眼神制止。

“这不是商量,是命令。”

叶凡站起身,“你们可以选择不写,但后果自负。”

那名高僧咬了咬牙:“我们写。”

“很好。”

叶凡满意地点头,“记住,措辞要严厉,让他们明白反抗的代价。写完后,立即派人送往各个聚集地。”

两日后,载着书信的骑兵奔向吐蕃各地。

书信如雪花般洒向每一个牧民聚集地,上面用吐蕃文字写着同样的警告。

起初,许多牧民并不相信这个威胁。

一个名叫扎西的聚集地首领撕碎了书信。

愤怒地对族人说道:“大唐人想用恐吓让我们屈服?我们宁死不屈!”

三日后,扎西聚集地发动了袭击,伏击了一支运送粮草的神武军小队。

消息传到叶凡耳中,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传令程处默,率三千人马,将扎西聚集地夷为平地。记住,一个活口都不要留。”

“是!”

程处默领命而去。当日黄昏,扎西聚集地燃起冲天大火,三百多名牧民全部死在刀下,包括妇孺老幼。

消息传开后,其他聚集地的牧民终于明白,大唐人说到做到。

接下来的半个月,又有两个较大的聚集地试图反抗,结果都被神武军彻底屠灭。

鲜血和恐惧终于让吐蕃高原安静下来。

这日上午,叶凡在大殿中召集李靖、李绩商议后续安排。

“义父,李叔,现在吐蕃已经基本平定,是时候考虑长远之计了。”

叶凡指着摆在案几上的地图,“我的想法是在吐蕃建立七座城池,两座大城,五座小城,将这里彻底纳入大唐版图。”

李靖仔细看着地图:“守拙,你打算如何安排驻军?”

“镇西城留一万兵马即可,其余八万全部调来逻些城。”

叶凡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这里改名安西城,作为西藏的治所。”

“西藏?”李绩疑惑道。

“吐蕃这个名字太容易让人想起旧事,不如改为西藏,寓意大唐西部的宝藏之地。”叶凡解释道。

李靖点头:“此名甚好。那其他几座城池呢?”

“这里地势险要,可建拉萨城。这里水草丰美,建日喀则城。”

叶凡逐一指点,“五座小城分布各地,既能控制要道,又能就近管理牧民。”

李绩担忧道:“守拙,建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仅凭现有兵马恐怕…”

“所以需要朝廷派遣工匠和民夫。”

叶凡早有考虑,“同时从国子监选派身体强健的学子前来,教授当地牧民汉语和中原文化。”

“此计甚妙。”李靖抚须而笑,“文化同化比武力征服更加彻底。”

叶凡点头:“正是此理。只有让他们从心底认同大唐,才能永绝后患。”

李绩想了想:“那我们何时回长安?”

“你们先回去。”

叶凡站起身,“我要亲自坐镇安西城,监督建城和教化工作。等一切步入正轨,我再回长安。”

“守拙,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会不会…”李靖有些担心。

“无妨。”叶凡摆手,“有五万神武军在此,足以应付任何变故。

况且经过这段时间的杀戮,吐蕃人已经被彻底震慑住了。”

当日下午,叶凡亲自为李靖、李绩送行。

十三万神武军整齐列队,准备踏上归途。

“义父,李叔,此次辛苦你们了。”叶凡对两位长辈拱手道。

“应该的。”李靖拍了拍叶凡的肩膀,“守拙,你在这里要多加小心。”

“放心吧。”叶凡笑道,“记得回长安后,向陛下禀报我的计划。

还有,一定要为战死的兄弟们建立烈士墓园,让他们永享香火。”

李绩郑重点头:“这件事我们一定办好。”

“还有一事。”叶凡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给长乐的家书,麻烦义父带回去。”

李靖接过信件:“守拙放心,我一定亲自送到。”

“出发!”

十三万神武军缓缓启程,旌旗猎猎,步伐整齐。

叶凡站在城头,目送大军远去,直到消失在地平线上。

与此同时,八百里加急的捷报已经飞奔在通往长安的官道上。

信使策马狂奔,马蹄声如雷鸣般响彻大地。

五日后的黄昏,信使终于冲进长安城门。

“神武军大捷!神武军大捷!”信使一路高喊,声音传遍大街小巷。

整个长安城瞬间沸腾了。百姓们涌上街头,欢声雷动。

酒楼茶肆里,人们举杯相庆,赞颂神武军的威名。

皇宫太极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听到外面的喧闹声,抬头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陛下,神武军捷报到了!”一名太监快步跑进殿内,手中拿着叶凡的奏章。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接过奏章快速浏览。

看完后,他哈哈大笑:“好!好!好!守拙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宣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等人入宫议事!”李世民兴奋地下令。

不到一个时辰,几位重臣匆匆赶到太极殿。

“诸位爱卿,看看这份奏章。”李世民将叶凡的奏章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接过细看,脸上露出震惊之色:“陛下,武国公竟然…竟然灭了整个吐蕃?”

“不仅如此。”李世民指着奏章,“守拙还提出了治理西藏的详细计划。诸位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仔细看完奏章,点头道:“陛下,武国公的计划极为周详。建城设治,文化教化,确实是长久之计。”

杜如晦也赞同道:“建立烈士墓园一事,更是体现了朝廷对将士的关怀,必能激励军心。”

魏征却皱着眉头:“陛下,武国公在西藏的杀戮是否过重?恐怕…”

“魏爱卿。”李世民打断他的话,“对待叛逆,就该用雷霆手段。守拙做得对。”

房玄龄思索道:“陛下,武国公的计划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臣建议立即着手准备。”

“说得对。”李世民当即下令。

“工部立即选派精干工匠前往西藏,国子监挑选身体强健的学子随行。户部准备充足的粮草和建材。”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4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