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武状元开科,海贸兴邦(为八月大佬加更)
太极殿内,烛火摇曳。
叶凡接过长孙冲递来的密报,快速扫了一遍。高句丽边境频繁调兵,探子往来不断,甚至有小股部队越境挑衅。
“陛下,高句丽这是在试探我大唐的底线。”叶凡将密报放在案几上。
李世民眼中闪过怒火:“隋朝三征高句丽而败,朕心中一直不甘。如今我大唐国力日盛,正是雪耻之时!”
“陛下息怒。”叶凡拱手道,“臣以为,此时征伐高句丽,时机尚未成熟。”
“为何?”李世民皱眉。
叶凡走到舆图前,指着东北方向:
“陛下,我大唐虽强,但东岛州初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维持。五大军区刚刚成立,新帅上任,军心未稳。”
“再者,国库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连年征战,消耗甚巨。”
叶凡转身面向李世民,“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
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鱼贯而入。
“陛下,臣等听闻高句丽有异动?”长孙无忌上前询问。
李世民将密报递给众人传阅:“高句丽小儿,竟敢挑衅我大唐威严!”
魏征看完密报,沉声道:“陛下,臣以为武国公所言极是。当下我朝内政改革正值关键时期,不宜轻启战端。”
房玄龄也点头附和:“陛下,新政推行需要稳定的环境。若此时征伐高句丽,恐怕会影响改革进程。”
杜如晦接过话头:“况且五大军区初立,各部磨合尚需时日。贸然出兵,恐有不测。”
长孙无忌最后开口:“陛下,臣以为当循序渐进。待新政尘埃落定,兵强马壮之时,高句丽唾手可得。”
李世民听着众臣的劝谏,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
他在殿中踱了几步,最终叹了口气:“诸位爱卿所言有理,朕不该意气用事。”
叶凡见李世民情绪稳定下来,趁机开口:“陛下,臣还有两个建议。”
“说来听听。”李世民重新坐回龙椅。
“第一,我大唐有文状元,却无武状元。”
叶凡拱手道,“文可治国,武可安邦,当齐头并进。臣建议开设武举,选拔武将人才。”
李世民眼睛一亮:“武举?这个想法不错。”
魏征皱眉道:“武国公,武举如何考试?总不能只比力气大小吧?”
叶凡早有准备:“武举分三科。第一科考骑射,第二科考兵法,第三科考实战指挥。”
“骑射好理解,兵法也能笔试。”
房玄龄疑惑道,“这实战指挥如何考核?”
“搭建沙盘,模拟战场。”
叶凡解释道,“给考生一定兵力,让他们指挥作战。胜负高下,一目了然。”
杜如晦拍手叫好:“妙!这样选出来的武将,必定文武双全。”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就按守拙说的办。礼部负责制定具体章程,明年春天开始实施。”
“臣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叶凡见第一个建议通过,继续道:“第二个建议,关于发展商业。”
“哦?”李世民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叶凡走到舆图前,指着东岛州的位置:“陛下,臣在东岛州时,派遣船队向西探索,发现了不少小国。”
“这些小国物产丰富,但缺少我大唐的茶叶、丝绸、瓷器。”
叶凡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臣建议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原货物远销海外。”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精光:“武国公的意思是,让商人出海贸易?”
“正是。”叶凡点头,“不过朝廷要收税。按市场价向商人收取货物所赚利润的三成作为税收。”
房玄龄快速心算了一下:“如果贸易兴盛,这笔税收确实可观。”
杜如晦担心道:“可是出海贸易风险极大,商人未必愿意。”
叶凡胸有成竹:“所以朝廷要给予支持。提供海图,派遣护卫,甚至可以入股分红。”
“入股分红?”李世民被这个新词吸引了。
“陛下可以国库出资,与商人合作经营。”
叶凡详细解释,“朝廷出钱出船,商人出人出技术,利润按比例分成。”
魏征皱眉:“这样做,会不会有损国体?”
叶凡摇头:“魏大人,赚钱不丢人。况且这样做,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促进商业发展,一举两得。”
李世民沉思片刻:“守拙,你觉得这海上贸易,一年能为国库增收多少?”
叶凡伸出三根手指:“保守估计,一年的税收不下于,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殿内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数字实在太惊人了。要知道,大唐一年的税收总额也不过千万贯左右。
房玄龄激动道:“若真有上千万两,国库每年的收入定能更上层楼!”
杜如晦也点头:“有了这笔钱,无论是修路建城,还是练兵备战,都不会再受到掣肘。”
李世民站起身来:“好!就按守拙说的办!户部立刻制定章程,工部负责造船,兵部派遣护卫。”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叶凡见两个建议都被采纳,心中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既转移了李世民征伐高句丽的注意力,又为大唐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陛下,臣还有一个小建议。”叶凡继续道。
“还有?”李世民笑道,“今日你这建议可真不少。”
“海上贸易需要大量船只,臣建议在东岛州设立造船厂。”
叶凡解释道,“那里木材丰富,工匠众多,正适合造船。”
长孙无忌点头:“武国公考虑周全。东岛州造船,确实比在内陆方便得多。”
李世民拍板:“就这么定了!工部立刻派人前往东岛州,筹建造船厂。”
散朝后,叶凡走出太极殿,心情轻松了不少。
长孙冲追了上来:“叶大哥,你今天这几个建议,可真是高明。”
叶凡摆手:“什么高明不高明的,都是为了大唐好。”
“特别是那个海上贸易,三百万贯的税收,想想都让人激动。”长孙冲眼中闪着光芒。
叶凡笑了笑:“长孙兄,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参与进来。锦衣卫的情报网络,对海外贸易很有帮助。”
长孙冲眼睛一亮:“叶大哥,你的意思是?”
“锦衣卫可以提前收集海外各国的情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货物,愿意出什么价格。”
叶凡拍了拍长孙冲的肩膀,“这样商人出海就不会盲目,成功率大大提高。”
长孙冲兴奋地搓着手:“好主意!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收集海外情报。”
两人正说着话,程咬金从远处走了过来。
“叶小子!”程咬金大声喊道,“听说你又给陛下出了好主意?”
叶凡笑道:“程叔,消息传得这么快?”
“那是当然!”程咬金得意道,“武举的事,整个军中都传遍了。老程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想试试呢。”
叶凡哭笑不得:“程叔,武举是给年轻人准备的。您老人家就别凑热闹了。”
“谁说老程不能参加?”
程咬金瞪眼道,“老程虽然五十多了,但宝刀未老!”
长孙冲在旁边偷笑:“程叔,您要是去参加武举,那些年轻人还怎么出头?”
程咬金挠了挠头:“这倒也是。算了,老程就不去欺负小辈了。”
三人说笑着走出皇宫,夕阳西下,长安城笼罩在金色的光辉中。
叶凡望着远方,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安排。
武举要筹备,海上贸易要启动,造船厂要建设,每一件事都需要精心安排。
不过这些都是好事,至少比打仗强多了。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4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