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朕,等不及了
李世民的声音,在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中,清晰地传开。
他环视着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声音陡然拔高。
“朕要让天下人,都来尝尝这饼的味道!”
他猛地转身,指向早已呆立当场的户部官员。
“把刚才的数字,再给朕,给天下万民,喊三遍!”
“朕要让每一个字,都刻在史书上!”
那户部官员一个激灵,连滚带爬地跑到高台边缘,用尽全身力气,扯着嗓子吼道:“土豆,亩产一千五百三十斤!”
“轰!”
人群的欢呼,又上了一个台阶。
“红薯,亩产二千五百斤!”
官员的声音已经嘶哑,带着哭腔。
“玉米,亩产八百斤!”
当他第三遍喊完,整个人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又哭又笑。
百姓们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只是跪在地上,一遍遍地磕头,一遍遍地高喊着“陛下圣明”。
在这片狂热的海洋中,叶凡却显得格外冷静。
他走到李世民身边,拱了拱手。
“陛下,臣还有一事禀告。”
李世民刚刚平复下激动的心情,闻言一愣。
“何事?”叶凡指了指那堆积如山的土豆和红薯,语出惊人。
“陛下,这产量,其实……少了。”
“什么?”
李世民怀疑自己听错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刚刚走上高台,听到这话,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魏征也停下抚摸红薯的手,猛地抬起头,满眼的不解。
整个高台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叶凡,以为他疯了。
亩产两千五百斤,还嫌少?
“守拙,你……此话怎讲?”
李世民的声音有些干涩。
叶凡走到一垄已经被挖开的地头,从里面刨出一棵长势明显不如其他植株的土豆藤。
他将那根藤上挂着的几个小土豆举起来,给众人看。
“陛下请看,同样的地,同样的种法,为何这一棵,结出的果实就又小又少?”
他将那几个小土豆扔在地上,拍了拍手。
“这叫水土不服。”
“这些作物,都是从海外蛮荒之地寻来。它们刚到我大唐,还没习惯咱们的土地,没习惯咱们的天时。”
“这一季,它们有一半的力气,都用在了跟这片土地较劲上。能有这个收成,已经是老天爷赏脸。”
叶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等咱们自己选出最好的种子,把那些长得最大、最多的留下来,做下一季的种。如此反复,养上几代,让它们彻底变成我大唐的种。”
他抬起头,看着已经完全呆住的李世民,抛出了一个更惊人的结论。
“到那时,陛下您再看。一亩地,三千斤,也未必就是尽头!”
三千斤!
如果说之前的数字是天雷,那这三个字,就是把天都给劈开了。
房玄龄张着嘴,手里那块刚刚捡起来的笏板,又一次“啪嗒”掉在地上。
他指着叶凡,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三……三千斤?”
杜如晦在旁边扶了他一把,自己也在晃。
“武国公……此言当真?”
“臣从不说假话。”
叶凡回答得干脆利落。
房玄龄猛地回过神,他一把抓住李世民的胳膊,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癫狂的亢奋之中。
“陛下!三千斤!若真如此,我大唐的人口,再翻一倍,也不怕没饭吃!”
“我大唐的府库,将再无空虚之日!我大唐的军队,可以开到天涯海角!”
他像个孩子一样,又哭又笑。
“武国公之功,何止是功盖秦皇汉武!此乃万世不移之基!万世不移啊!”
百官之中,再也没有人敢坐着了。
他们全都站起身,用一种看神仙的目光,看着那个站在田埂上的年轻人。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缓缓从人群中走出。
是魏征。
他一步一步,走到了叶凡的面前。
这位以刚直闻名于世,敢当着皇帝的面拍桌子的老人,此刻脸上却带着一种复杂而肃穆的神情。
他没有说话,只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对着叶凡,深深地,弯下了腰。一个标准的九十度大礼。
“魏公!使不得!”
叶凡连忙伸手去扶。
魏征却固执地没有起身,他保持着这个姿势,声音沙哑而又郑重。
“武国公。”
“老夫,为之前在朝堂上的所有偏见与指摘,向你致歉。”
“老夫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总以为仁义礼法,才是治国之本。今日方知,让天下百姓吃饱饭,才是这世间,最大的仁义!”
他缓缓直起腰,看着叶凡,眼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敬意。
“老夫,受教了。”
这一拜,比任何封赏和赞美,都更有分量。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知道,从今天起,再也没有人,能阻挡他这女婿,将大唐带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恢复了帝王的威严。
他走下高台,亲自从那堆积如山的作物中,拿起一个土豆,一个红薯,和一根玉米。
“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再次响起。
“此三物,乃上苍赐予我大唐之祥瑞!朕今日,为它们赐名!”
他举起手里的土豆。
“此物,名曰‘金豆’,寓意金玉满堂,生生不息!”
他又举起红薯。
“此物,名曰‘长生果’,愿我大唐子民,福寿绵长!”最后,是那根玉米。
“此物,名曰‘御麦’,为我大唐御赐之粮,泽被苍生!”
“另,三日后,朕将亲率百官,于太庙举行大典,以这三样祥瑞,祭告我大唐列祖列宗!以谢天恩!”
一系列的旨意颁布下来,将这场丰收的盛宴,推向了最高潮。回城的路上。
李世民坐在龙辇之上,车窗外的欢呼声,依旧不绝于耳。
他没有看外面,只是静静地看着车厢角落里,那几个作为样品被带回来的“祥瑞”。
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激动和狂喜。
许久,他开口了。
“王德。”
一直侍立在旁的老太监,立刻躬身。
“奴婢在。”
李世民的目光,从那几个祥瑞上移开,望向了皇城的方向。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传旨。”
“宣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立刻到甘露殿议事。”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24/435284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