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我还有个能文能武的大师兄呢?
同样的疑惑,李牧承也想知道他那么大的冯先生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直到午休时间已过,南城私塾下午有比试的学子们跟着其他两位先生离开,冯先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神情恹恹地走了回来。
“先生,你怎么了?”
李牧承颇为关心的迎了上去,还特别有眼色的端了一杯白开水。
冯先生听到李牧承的声音,猛然睁大眼睛,一脸惊喜地瞧着李牧承,像是瞧着一个失而复得的珍宝一样。
“你还问我呢,我倒是要问问你大中午的跑哪去了,害得我好找。”
李牧承挠了挠头,“我哪里也没去啊,一直在这来着。”
冯先生十分不悦,眼神里也带着不赞同。
“李牧承,你有才学没错,但做人不能谎话连篇,要实事求是。这是人品问题,是十分严肃的道德、原则和底线!”
李牧承猛然想起中午发生的事,连忙摆手解释。
“先生你误会了,我真的一直都在。中午的时候我去了趟茅厕,出来的时候就被不知道哪些私塾的学子们给围起来了。我年纪小人又瘦弱,实在是脱不开身。”
“我也扯脖子喊人来着,可咱们居住的这几个房子距离茅厕有些远,你们或许都没有听见……”
李牧承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有些心虚的,毕竟他从头到尾没求助过旁人。
“好在秦副院长这个时候过来了,或许是有事,刚好被他撞见了,才将我从人群里解救出来。等我回来的时候,就没见到您了。”
冯先生这才知道中午发生了什么事,也知道自己是误会了。
“刚刚我没搞清楚真相就胡乱指责你,是我这个做先生的不对。我就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李牧承也是没想到,冯先生竟然如此能屈能伸。
要知道大乾朝可是十分注重尊卑有序的,哪怕是大人犯了错,也从不会对小孩子道歉。
尤其是可以和父母相提并论的先生,能如此不在意脸面的对自己道歉,足以说明对方人品贵重了。
跟着这样的先生,李牧承是很庆幸的。
再想想他最近认识的几位私塾先生,没有一个能和冯先生一样光明磊落的。
李牧承再一次感慨自己和亲爹,还有亲爹好友们的眼光有多好。
李牧承其实还隐瞒了一件事,就是今日午休的时候,白马书院秦副院长对自己说过的话——
“李牧承,你是大乾朝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称你一声‘神童’也在情理之中。你这样的潜能,就应该到更能激发你的白马书院来才好。”
说实话,李牧承是心动过的。
毕竟已经决定了要走科举之路,白马书院的含金量无需多言,只要进去了就等同于半只脚踩入了朝堂。
白马书院秦副院长亲自递过来的橄榄枝,不管是哪个学子,都是认定那就是登云梯。
再加上入白马书院这件事,一直都是李牧承计划表里的一项。
毕竟在最初决定要走科举之路时就已经规划好了。先找一个氛围好的私塾考上童生,再去白马书院进行入学考试。
考过以后直接留在白马书院继续求学,为未来添砖加瓦。
可秦副院长真的找上自己的时候,李牧承反而犹豫了。
不是他不知好歹,有更好的书院不想去。而是他突然意识到,有一个好先生有多么重要。
秦副院长此人的确不错,可秦副院长的位置摆在那里。自己若是真的去了白马书院,会入哪个班?又是哪个先生教导自己?
教导自己的先生会是什么样的脾气秉性,又如何看待自己这个人?
只要是个人就有自己偏心的人事物,李牧承并不认为自己能做到是个人就喜欢的程度。
与其为了有白马书院学子的名头,倒不如踏踏实实的跟着现在这个对自己极好的冯先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考虑将来。
更何况就自家先生和秦副院长之间的互动来说,想来冯先生的个人能量并不一定真的就不如白马书院其他先生。
除非秦副院长亲口保证收自己为关门弟子,白马书院所有教育资源都要无条件优先倾向自己,否则免谈!
没办法,谁让这些人都以为自己年纪小,说话做事从不背着自己呢?
只看秦副院长对自家冯先生的态度就知道,冯先生此人搞不好就类似于寺庙里面特别厉害的“扫地僧”。
有一个这么厉害,且对自己十分疼爱的先生,傻子才换山头呢!
想到这里,李牧承也像是表忠心一样,同样也是再一次试探。
“秦副院长确实邀请我去参观白马书院了,还说给我时间考虑考虑。但我也说了,我现在是南城私塾的学子,冯先生才是我的授业恩师。让秦副院长有什么事找您谈。”
虽然李牧承说得十分客气,用的只是“参观白马书院”这个借口。
但冯墨扬听得很明白,也正是因为明白,此刻看着李牧承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
“你只管好好学习,忙你自己的事就好。其他的事情,不管是哪方面的,都有你师父我在。”
若说学子们都叫冯墨扬为“先生”,只是单纯的私塾之中师生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可冯墨扬刚刚说的是“师父”,这就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些。
先生和师父明着瞧只是不同的称呼而已,但实际上,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能称呼冯墨扬为先生的人,加在一起才三个人。
不对现在只剩下两个人了。
第二个称呼冯墨扬为先生的那个,早几年就被秦副院长给挖走了。
于是,冯墨扬提到自己的关门弟子时,想也不想就把那个叛师的给刨除在外了。
“你上头还有一个大师兄,不过你大师兄年纪比较大,辈分上来说可以做你叔叔了。”
“你大师兄现在是军营里的代将军许文远,想来你也听说过此人,从前是军营里的军师。”
什么?
李牧承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
要知道在大乾朝,文臣武将分得十分清楚。
军营里带兵打仗的将领是纯武将,负责写战报、制定作战方针的是纯文臣。
他大师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竟这般文武兼备!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17/435305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