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盐不够,你可知制作大酱啊
事实证明,白老院长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疯批。
而且是越老越疯的那种变态。
“冯墨扬,你先生我老了,已经没有从前的精力了。若是那李牧承真的比白马书院任何一个学子都优秀,我也不会毁了他,更不会对他做什么。”
“就好比当年的秦征,到现在都好好的,不是也没出什么事嘛。”
冯墨扬冷笑一声,眼神仿佛淬了毒的刀子。
“是啊,不过是把我们全都关在白马书院水牢之中十年而已,宁死不从你那令人作呕的游戏,你便以我冯氏一族的性命相挟,只为了让我们能完完全全听你的话。”
“你没想到吧,就算是你联系了许多朝臣帮你陷害我冯家,我爹和我娘依然选择宁死也不对我发出求救。如今你白马书院的麻烦事都解决掉了吗?”
“真以为你退位给你儿子,换个院长就万事大吉了?还是以为把秦征扣在你身边,成了你女婿就能操控整个白马书院所有人了?”
“白马书院早就不该存在了,上一个圣上昏聩,这个圣上愚蠢至极!大乾有你这样的读书人做表率,早晚要亡。”
白老院长依然笑眯眯的,尽管冯墨扬恨透了他,他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先生我倒是希望你的嘴巴能一直这么硬,等到李牧承那小子被抓回来之后,你也能这么犟。冯墨扬,我早就提醒过你,你这辈子都只能是白马书院的人。”
“还有啊,你这一辈子不生个一儿半女的,前朝皇室血脉就此断了的话,你可就成了不孝子孙了。你先生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得操心你的香火问题,你得体谅啊。真以为叫了几年冯墨扬,就是冯家人了?”
冯墨扬不再说话,算算时间沈修竹应该带着李牧承逃到安全的地方了,也不用浪费口舌和这个老东西虚与委蛇。
干脆闭上双眼,直接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我已经给你挑好了十个名门氏族家的嫡女给你传宗接代,个个饱读诗书,气质卓绝。今天晚上开始你就洞房吧,一天一个。一个月后若是没有人怀孕,我就再给你换一批新的。”
“哦对了,听说望月城这边的所有青楼都缺花魁。若是没法在你这里怀孕,那她们就去当花魁好了。放心,先生我特意找千金圣手确认过的,她们都处在易孕期间。哈哈哈哈哈哈……”
白老院长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连那令人听了只觉得毛骨悚然的笑声也消失后,冯墨扬才冷着一张脸看着大敞四开的门。
“疯子!前朝都亡了三百余年还在做复辟美梦的疯子!”
……
对这些往事毫不知情的李牧承,此刻正就着冷水咬硬邦邦的大饼子,只觉得牙齿都在痛。
“沈先生,咱们什么时候能出去?”
沈修竹做了个嘘声的动作,又将耳朵贴在地上仔细听声音,过了许久才轻声开口。
“不急,等信号。再过两个时辰,等外面查探痕迹的人走了,咱们就可以出去换个好点的地方过夜了。”
两个时辰后。
“沈先生,您口中的好点的过夜的地方,就是换个青石砖打造的豪华坟包啊?”
沈修竹轻车熟路的推开一口棺材,还轻轻拍了拍棺材盖子。
“来!和先生进去,里面大有玄机。”
李牧承很想骂人,奈何力气实在是太小,和沈修竹没得比。
“开棺见喜,升官发财,多好的寓意啊。”
李牧承沉默。
这词是这么用的吗?
直到李牧承和沈修竹进入棺材并重新扣好盖子以后,李牧承终于知道所谓的大有玄机到底是什么了。
在棺材彻底合上的那一刻,棺材竟然动了。大概五息时间,就感受到了有风吹拂脸颊。
没一会儿,许文远举着火把出现在了李牧承眼前。
“沈先生,辛苦你了。”
沈修竹笑着摆了摆手,“朝堂那边的动向可打探清楚了?白马书院那边的探子可有消息传回?”
许文远摇了摇头,“什么都没有,咱们这望月城边关大军也像是被大乾遗忘了一样。”
嘶——
沈修竹倒吸一口凉气,又看了一眼李牧承。
“看来,今年不能让牧承小子下场了。”
许文远继续摇头,“不,师弟必须下场吸引全大乾的人注意到这边,不然这望月城绝对是第一个乱起来的。”
李牧承听得莫名其妙,这俩人说出口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怎么组合到一起就听不明白了呢?
“可若是这样的话,牧承小子他……”
“放心,我师弟这次下场只是考童生而已,后面还有秀才和举人呢,暂时还是安全的。但今年若是不下场,被那群人盯上的他,才叫真正的有危险。”
沈修竹慈爱地摸了摸李牧承的脑袋,轻轻叹息道:
“咱们这大乾还真是有够幸运的,每次遇到大劫难,都会出现一个旷世之才。”
李牧承觉得脑子更乱了,想不通的事索性不想了。
反正有一句话他听懂了,不管他想还是不想,愿还是不愿,今年下场科考是既定事实。
“沈先生,我还有一事相求。”
许文远再次开口,“干旱越发严重,边关倒是不怎么缺水,口粮也还够用。只是盐巴已经快断半个月了,劳烦沈先生帮着想想办法。”
李牧承在心里哦了一声,难怪大师兄说边关像被遗忘了呢。
这盐可是朝堂管控的,就算是有私盐贩子从中搅局,也没有哪个私盐贩子敢舞到军营这边来。
朝堂不给发盐,边关大军就算是私人掏腰包买盐,这么多人口所需要的盐根本就买不齐。
这事儿的确挺棘手的。
但如今有李牧承在,这事儿还棘手吗?
“没有条件制盐,那就用少量的盐作为原材料,制作含盐的调味料使用也行,相信买一部分盐还是可以做到的。”
黄豆酱油就算了,李牧承不会。但在穿越前小的时候没少去东北姥姥家玩儿,那一大缸大酱够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吃到过冬的。
姥姥家还会把洗干净的小土豆和小黄瓜,还有路边挖出来的野菜用赶紧的布袋扎起来放在酱缸里,一小根咸黄瓜吃下去,能配一碗大米饭,还可以熬大酱汤。
对于如今的军营来说,二两盐能出一斤酱的调味品再合适不过了。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17/4335201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