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惊人的学术理论,震撼全场!
偌大的龙科院大礼堂。
气氛无比热烈,浓重,每个人都是聚精会神的盯着林渊,竖起耳朵。
“【山海经】原文里的‘一日九变’,并非神话中的形态变幻,”
林渊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礼堂,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通过古籍中记载的星象轨迹反推,结合地质岩层中的时间印记发现,其真实含义是:在某种未知驱动力的催动下,月球每天会产生九次规律性推动力,以每次两丈的距离远离地球。”
“另外,根据极地冰芯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证实,在两亿年前,地球自转速度较慢,一年大约有400天。”
“那么十万八千年,就是4000多万天,以每天远离两丈换算下来,这段期间,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被足足拉伸到了8500多万丈!”
“一丈的距离呢,是3.333米,那么用这个数据乘以8500多万丈,也就是将近25万—28万千米!”
“再加上一些不确定因素等等,通过我们前面提到的地球原本紧挨在地球差不多8万千米位置,便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月球原本距离地球8万千米位置,然后在十万八千年里,又被推离25-28万千米。”
“那么加起来的数字呢,就是33--36万千米!”
话语刚落。
全场一片死寂!
一众见多识广的龙科院院士们,这一刻不自禁张大了嘴巴,嘴唇哆嗦着,彻底震惊了!
简直是振聋发聩!
这个数字结论,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月球和地球的距离,是如此的相近!
如果说。
一开始都只是林渊个人单方面的理论,缺乏实际证据!
那么此时,林渊用逻辑完整的一系列数据分析,给所有院士们,交出了一份令人头皮发麻的答案!
几秒后。
直播间里,无数网友激动到嗷嗷大叫了。
“妈呀,太牛了!”
“盘古开天描绘的开天过程,换算下来,正好对应上如今地月之间的距离,如果说这是巧合?那也太巧了吧!”
“绝不可是巧合,这就是林总师的逻辑推断结果,它一定是真实的!”
“呜呜,这样说的话,盘古开天其实就是华夏先祖针对地球的救市计划,而月球呢,在远古之时就已经被我们华夏先民所利用!”
“呜呜,现在突然能够理解林总师为什么说月球自古是华夏领土了,诚然啊,没有华夏,哪来现在的地球文明啊!”
“太震撼了,【山海经】里原本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硬生生被林渊推改为一场波澜壮阔的救世计划!关键是……这位年轻的龙科院院士,居然说服了我!”
“说的很有道理,我也信了!”
“妈呀,这【山海经】也太神奇了吧,我记得林渊之前还说过,他研发七代机玄鸟,也是从【山海经】里获得的灵感和技术!”
“这样说的话,林渊的话,就更有道理了!”
一时间。
就连现场的一众院士们,都是心头狂跳无比。
作为科学家,他们一向信奉实事求是。
但好不否认的是。
刚刚这位年轻院士的话语,像是给他们彻底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心头震撼莫名。
“难道……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山海经】,真的隐藏了惊人的秘密!”
陈铁生颤抖的呢喃,和身边几位院士们交流意见。
“以前我会觉得不可能,但现在嘛……或许,我要好好研究一番【山海经】了。”
陈季礼意味深长说道。
“是啊,【山海经】里那些看似晦涩的记载,或许根本不是故事,而是我们尚未破译的‘文明密码’。”
“这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可能是上古时期的地理坐标,可能是史前文明的技术记录,甚至可能是宇宙维度的隐晦描述。”
“而全场这么多人,偏偏只有这位年轻的林总师,从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字句里,捕捉到了那一抹足以撬动认知的端倪……”
“不管怎样,我承认,他刚刚一番话语,已经说服了我,他今天的演讲,无疑是成功的!”
另外一名院士感慨万分的说道,最后带头鼓掌起来。
顿时。
龙科院大礼堂里,响起一阵掌声。
现场每一位院士们,每一名专家们,全部自发性的站起身,目光注视着台上那个年轻人,向对方送上来最为热情的掌声。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虽然没有涉及到任何精尖的技术内容,但这位林总师的每一句话,都能点在关键处,让我大受启发!”
“山海经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瑰宝啊,回去后,我一定要好好研究一通!”
“盘古开天,实际上是推动月球成为【盾牌】的救世计划,令人大开眼界啊!”
在底下院士们议论纷纷的同时,林渊再次一笑。
“当然,刚才以上一番言论呢,可能还是会有人觉得我是在牵强附会。”
“但科学精神呢,本就是提出假设,小心求证!”
“有一点呢,我其实很想请问下一些专家们。”
林渊笑道:“如今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呢,还有月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呢,两两相除,刚好是395倍。”
“而太阳直径是138万公里,月球直径是3400公里,两者相除,也是395倍。”
“如此巧合的数字,各位难道真的觉得只是巧合吗?”
林渊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反问的力度。可没等台下回应,他便摇了摇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答案当然不是,因为黄帝那一批人,掌握了先进的黑科技。或许,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理解那套技术体系,但从结果倒推来看,他们当时的科研学术力量,足以支撑他们提前验证这一切。”
“所以在当时,通过逻辑缜密的计算,黄帝算出了月球直径和太阳直径后,选定了36万千米的太空坐标,将其作为月球新的坐标点。”
“同时通过某种黑科技手段,更改了月球角速度,使得它每年远离地球3.8厘米,以此达到了最为精准的距离测定!”
“毕竟,太阳和月球的距离,每年也都在发生着变化,但通过这一系列完美,精准的数据,便能让二者达到平衡,使月球这面【盾牌】,以最为完美的姿态,替代地球阻挡了陨石的袭击!”
“另外就是,在天文学术的研究当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支持一个理论,那就是月球根本不像是一个自然演化的星球。它的密度、自转周期、乃至内部结构,都和太阳系其他卫星差异太大。”
“最后就是月球本身呢,因为现代科技限制的缘故,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模糊的照片来探索月球。”
“在这些照片中,月背的陨石坑都十分清浅,曾经有科学家研究过,若是一颗直径10里的陨石以每秒约10公里(换算下来每年约五万里)的速度撞击月球,那么其穿透深度,应该是其直径的四到五倍,也就是40到50里。”
“但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只有4里,但它的直径却又190里,按在先前的理论,其深度最少要达到700里。”
“但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被陨石撞击后的深度,是如此的浅。”
“这一点很诡异?”
“但这也间接说明了一个更加让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林渊的声音放低了些,却像惊雷般炸在每个人耳边。
“真相很简单,因为在将月球推离至预定轨道前,黄帝等人已经对月球进行过了深度改造!”
一席话说完。
现场一众院士们,集体石化般,一个个愣在了座位上。
网上更是直接爆发了轩然大波!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514/435327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